黨工委加快服務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12-02 09:29:00
導語:黨工委加快服務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鎮鄉黨委、街道黨工委,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機關各部門:
為加快我市服務業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務水平,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1、總體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強工業、興三產、優環境、促民生”的工作方針,按照“提升傳統、鼓勵創新、培育特色”的發展思路,通過政策引導、財政拉動、民間投資等方式,加快我市服務業發展,逐步構筑起“高增值、強輻射、廣就業”的服務業發展新格局。
2、發展目標2009年~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5%以上,新增就業崗位2萬個。到201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力爭突破65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2%以上。
二、重點發展行業
3、商貿服務業加快溪西商業中心建設,開發建設大型購物中心、星級酒店、特色餐飲、高檔休閑娛樂等設施,打造集購物、觀光、娛樂、餐飲、休閑于一體的商業集聚區,突出體現*現代商業城市形象。圍繞“一個商圈三條商業街”,著力提升老城區商業品位,加大捷盛·中央廣場的建設和招商力度,形成老城區商圈的核心;改造提升人民路、和平路和中山路(解放路)三條商業街,打造老城高檔精品特色商業街區。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商業企業到市區興建大型購物中心,開設直營連鎖網點、專業店、專賣店等。推動家居、建材、紡織、電腦通訊等專業市場整合。注重區域合作聯動,利用“半小時經濟圈”的地域優勢,加強與金華“浙中購物中心”的互動與合作。
4、旅游業堅持保護、開發、利用并重,改造提升諸葛—長樂、芝堰—白露山、黃大仙景區。依托古城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休閑旅游項目。挖掘利用自然生態優勢,培育發展“農家樂”特色旅游村。加大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力度,探索市場化運作開發機制,加快實施六洞山風景區擴容項目,推進外嶼洲開發。按照“布局優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聯動”的要求,加強市內外資源合作,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鼓勵旅游企業上等級,做大地接量,開發特色旅游商品。加大旅游業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體系,提高旅游服務質量,組建綜合性旅游企業集團,構建交通、餐飲、購物、休閑、景區全方位聯動的旅游服務體系。
5、物流業抓住錢塘江中上游水運開發的重要機遇,科學規劃建設*港,實施蘭江岸線整治和航道疏竣工程,啟動方下店港區建設。編制*物流業發展規劃,加快物流中心(企業)建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具有省內競爭力的成長型現代物流企業集團。利用*的區位和港口優勢,初步構筑公路、鐵路、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相配套的立體式物流網絡。
6、穩健發展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積極發展社區服務業、文化體育業、科技信息服務業等其他業態。
三、政策措施
7、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從2009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的服務業發展專項扶持基金(不包含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主要安排用于商貿服務業、物流業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資金補助和扶優扶強等獎勵,扶持基金結余部分轉入下年度滾動使用,并根據財政狀況及服務業發展需求逐年增加。
8、放寬市場準入
(1)凡國家法律法規未明令禁入的服務業領域,全部向外資、社會資本開放,并實行內外資、內外地企業同等待遇。
(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一般性服務業企業降低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除法律法規和依法設立的行政許可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降低到3萬元。
(3)凡服務業企業組建集團的,其母公司注冊資本放寬到1000萬元,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冊資本放寬到3000萬元。
(4)除有特殊規定外,服務業企業設立連鎖經營門店可持總部的連鎖經營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直接到門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5)文廣新聞出版、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體育、建設等部門,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放寬市場準入。
(6)有關部門要對分離設立的三產企業給予扶持,在市場準入、登記注冊、資質認證等方面簡化手續,降低相關費用。
9、實行稅費減免優惠
(1)對試點物流企業和從事貨運、拆遷、保險、知識產權、廣告、會展等企業取得的業務收入,實行差額征收營業稅。
(2)對服務業集聚區重點服務業企業、新辦高新技術服務企業和連鎖超市、重點物流企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按規定納稅確有困難的,經批準,酌情減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水利建設專項資金。
(3)對從工業企業主輔分離設立的三產企業,其形成的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留地方部分第一年給予80%的獎勵,第二年和第三年比上年增長部分給予50%的獎勵,涉及不動產過戶所繳納的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市級財政留成部分,給予全額補助。
(4)各有關部門要做好涉企收費的清理工作,根據不同情況實施緩交、暫停、免收、取消等措施,減輕服務業企業創業負擔。對確需收費的項目,各收費單位按規定做好收費公示,暢通投訴渠道,接受社會監督。物價、監察、財政等部門對各部門行政性收費清理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切實抓好落實工作。對服務業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凡收費標準有規定上、下幅度的,按下限額度收費。
(5)落實服務業用水(除桑拿、洗浴、洗車等高耗水行業外)、用電價格與一般工業同價政策。
10、加強用地保障
(1)在編制城市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應根據《*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的要求,保障我市服務業發展用地,優先安排服務業重大項目所需新增建設用地。
(2)支持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傳統商業街等存量房產、土地資源興辦符合商業網點規劃要求的專業市場、農貿市場等,土地用途和使用權人可暫不變更。
(3)鼓勵城區工業企業“退二進三”,對符合規劃、整體搬遷的,給予原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
11、改善企業融資環境
(1)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服務業的貸款規模,加大對重點服務業企業的授信額度,簡化貸款辦理手續和流程,將服務業貸款比例納入金融機構年度評價依據。
(2)引導和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和推廣適應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個性化金融產品,拓展應收賬款、動產、商鋪使用權、林權、股權、收費權質押等適合服務業企業特點的信貸擔保形式,積極開辦“多戶聯保、逐年授信、動態調整、周轉使用”的服務業企業聯保貸款業務,以幫助服務業企業解決信貸難題。
(3)完善服務業貸款風險補償金制度,每年從服務業發展專項基金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對鼓勵發展領域的服務業及市重點服務業項目進行貸款風險補償,在省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0.3個百分點。
12、改善人才、就業環境
(1)建立企業招工、勞動力就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改善我市招工、就業的軟環境。
(2)制訂《*市服務業高端人才引進計劃》,鼓勵服務業企業引進專業人才。
(3)完善服務業人才培訓體系,積極實施“人才強商工程”,分期分批對分管服務業發展的干部和行業重點企業負責人進行培訓。
(4)鼓勵高校、企業合作開辦人才實訓基地,支持國內外從事現代服務業培訓的組織來蘭創辦、合辦培訓機構。
13、推進品牌建設
(1)促進服務業走品牌發展之路,提升企業競爭力。對首次通過ISO9000系列認證、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SA8000系列認證的服務業企業;首次進入全國500強、省100強、金華市100強的市服務業重點企業;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地區級名牌、商標、商號的服務業企業;被評定為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賓館、飯店、專業市場和3A、4A、5A級物流企業以及率先在物流、餐飲、社區服務等領域開展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的企業,分別給予一定的獎勵。
(2)對實繳地方稅費首次突破500萬、300萬、200萬的服務業企業,分別給予一定的獎勵。
14、鼓勵服務業創新
(1)對知識含量較高的服務企業,可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對提升服務業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的重大項目,予以優先立項。
(2)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專業市場建設“網上商城”、“網上市場”。對投資額100萬元以上的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及信息服務平臺項目,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
(3)深入推進“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引導連鎖經營龍頭企業加快連鎖經營網絡向鎮鄉、社區、學校延伸。凡在鎮鄉、社區或學校新設連鎖經營門店的,按單家連鎖店的經營規模和食品配送率給予一定的補助。
(4)鼓勵鎮鄉、社區發展服務業。對完成《服務業發展規劃》或《商業網點發展規劃》編制,并經論證通過實施的鎮鄉、街道和被省或國家商貿主管部門認定為商貿服務示范社區的,分別給予一定的補助。
(5)鼓勵服務業企業參加國內外各種有效的專業展會活動。對服務業企業參加由市主管部門組織或確認的,由國家、省主辦或承辦的各種專業展會活動,給予一定的補助。
15、推進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
(1)對投資1000~5000萬元的新建項目(不含土地出讓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按《服務業發展規劃》要求列入改造、擴建的項目,且投資額在3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一定的補助。
(2)對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經批準自開業之日起五年內,企業所得稅留地方部分予以全額獎勵,增值稅、營業稅留地方部分的50%予以獎勵。
(3)對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和引進國內外高端品牌企業投資的項目以及新建的集團總部實行“一事一議”政策。
(4)列入特色商業街(區)改造的項目,并按統一規劃設計要求裝修改造的,按裝修投資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
四、加強服務業發展的組織領導
16、建立、健全管理協調機制。成立加快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按照服務業的分類和發展重點,分別成立若干服務業行業發展協調推進小組,及時研究、解決和協調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完善市領導聯系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企業制度。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的組織領導,制訂行業實施細則,認真抓好落實。
17、強化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及考核評價制度。成立市服務業統計調查中心,統計調查中心設在統計局,建立健全服務業發展的監測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成立服務業統計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服務業統計調查的總體部署和組織協調,健全服務業信息制度,做好對有關部門和鎮鄉、街道服務業發展的統計、監測、評價工作。建立服務業工作績效考核機制,形成服務業發展合力。
18、本意見自文件之日起執行,《關于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意見》(蘭政〔20*〕6號)同時廢止。符合本意見規定的補助獎勵,由各服務業企業申報,經行業主管部門、發改局、財政局審核,報市政府審批后兌現。當年內同一項目符合本意見同一獎項多項獎勵條件的,不重復獎勵,按就高原則兌現。獎勵的總額不超過企業當年實繳地方稅收總額(新辦企業、公益性事業除外)。
- 上一篇:安監局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意見
- 下一篇:安監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