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健康工程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14 11:10:00

導語:農民健康工程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健康工程工作意見

為推進實施農民健康工程,加快我市農村衛生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鞏固初級衛生保健工作成果,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認真落實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農村衛生服務機構基本服務能力建設。結合我市20*年農村衛生工作目標管理任務和當前衛生工作實際,制定*市20*年實施農民健康工程具體工作意見如下:

一、繼續鞏固初級衛生保健先進市工作成果。

按照《江蘇省初級衛生保健評價指標(2001-2010年)》的要求,在深入推進實施農民健康工程的同時,切實提高初級衛生保健工作質量。各鎮初級衛生保健工作綜合評價要達到合格標準,保障廣大農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農村衛生面貌大為改觀。20*年丁伙鎮創建成國家衛生鎮,創建省級衛生鎮1個,每個鎮新增1-2個省級衛生村。全市新增無害化衛生戶廁1萬座。

二、全面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業人口覆蓋率要達到95%以上,除仙女鎮以外,其它各鎮鎮區居民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范圍,保證農村低保困難戶全部參保。合作醫療籌集標準按人均100元建立,其中個人繳納20元,鎮級財政資助15元,其余部分由市級以上財政承擔。各鎮參保農民籌集資金在3月底前全部完成上劃,鎮級政府資助資金在10月底前完成上劃。提高參保患病農民補償比例,平均報銷比例力爭達45%以上,個人最高補償費用提高到6萬元。提高結報效率,在全市各定點醫療機構全部開通“即看即報”,手工審核僅限于門診和市外就醫,并且做到按月結報。各鎮要加強經辦機構能力建設,明確專人負責,適當補助辦公經費。加強合作醫療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嚴禁弄虛作假,嚴格執行補償公示制度,定期將合作醫療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布。了解定點醫療機構和經辦機構的服務工作情況,不斷改進工作,今年上半年對上年度得到補償的參保農民開展“萬人問卷跟蹤調查”。

三、認真落實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這方面工作要求,我局已下發了江衛[20*]7號文,提出了*市20*年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具體實施意見,請各地、各單位認真貫徹實施。

四、不斷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基本服務能力建設。

1、加快鄉鎮衛生院基本設施配套建設。按照省衛生廳制定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對農村衛生服務機構舊危房進行改造,添置必要的基本設備。大橋、邵伯中心衛生院要按二級醫院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和能力提升,其中大橋衛生院要適應沿江開發要求,做好發展建設的論證。丁溝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發揮省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桿作用,進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功能。20*年全市再創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

2,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以市為單位制訂和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衛生機構設置規劃,保證農村居民步行15-20分鐘能夠得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整合衛生資源,規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數量,理順撤并后衛生防保所的職責范圍,保證各項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協調開展。

3、大力開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向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轉型,年內全市所有規劃內的鄉鎮衛生院全部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全市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154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基本達到全覆蓋。實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一體化”管理,管理率達50%以上。3—4月份將召開農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現場推進會,并出臺社區衛生服務鎮村“一體化”管理暫行辦法。

4、加強農村衛生隊伍建設。嚴格農村衛生技術人員資格準入管理,對沒有執業資格的人員要堅決清退,對達不到執業標準的人員要轉崗分流。繼續實施衛生對口支援和雙向互動工作,在市直單位選擇一批業務好、素質高、中級以上職稱的醫療衛生骨干到基層進行掛職帶教,在鄉鎮衛生院選擇一批有基礎業務水平、素質可靠的醫技人員到市直單位學習提高。加強農村衛生隊伍的繼續教育,在前兩年的基礎上,今年全科知識培訓率要達到80%以上,完成鄉村醫生全科知識培訓。做好鄉村醫生中專學歷補償教育,爭取45歲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鄉村醫生全部達到補償教育中專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