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22 09:18:00

導語: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意見

根據《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國務院令第526號)、《國務院關于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川府發[20*]20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實施準備工作的通知》(川府發[20*]29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切實抓好我市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增強抓好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學校災后恢復重建是重大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抓好學校災后恢復重建,有利于受災學校師生早日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有利于加快我市教育發展,提高整體辦學水平,培養造就更多優秀人才,為實施“四大戰略”、推進“五個突破”、打好老區建設發展翻身仗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抓好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從講政治的高度,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把學校災后恢復重建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力以赴抓好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二、明確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到2010年,全面完成災后學校和幼兒園的恢復重建工作并投入使用。所有重建學校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布局、規模合理,設施設備齊全,使學校成為最安全、最牢固的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應急避難場所。義務教育階段城鄉、城區、學校之間師資和辦學條件趨向均衡,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教育體系結構基本合理,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四縣(區)逐步成為教育優先、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示范縣(區)。

階段目標:今秋學期結束前,完成所有受災學校校舍維修加固,完成恢復重建實施規劃編制和審批,做好項目實施前期工作,先期啟動一批學校重建項目。2009年9月前,全市完成學校規劃總投資的70%,大部分學生回到永久性校舍學習和生活。2010年9月前,完成學校規劃總投資的100%,所有受災學校、幼兒園恢復重建任務全部完成,所有學生回到牢固安全的校舍正常學習和生活。

三、落實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措施

(一)明確責任主體

各級人民政府是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責任主體、實施主體、工作主體、資金籌措主體。按照轄區負責和分級管理的原則,市直屬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由市人民政府負責,鄉(鎮)中心校及以上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由縣(區)人民政府負責,村級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市、縣(區)教育部門作為具體責任部門,要切實擔負起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規劃編制和組織實施工作,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市、縣(區)發改、財政、規劃和建設、國土資源、環保、消防等有關部門為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協作部門,要在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手續辦理中特事特辦,大力支持。

(二)科學規劃布局

堅持“科學重建”的原則,按照“小學向鄉鎮集中,初中向中心鄉鎮集中,高中學校向城區集中”的總體要求,綜合考慮學校的資源狀況、服務半徑、發展前景和群眾意愿,進一步優化校點布局,整合教育資源,形成規模效益。推進寄宿制學校建設,擴大寄宿制學校規模和寄宿生比例。村校建設布點要因地制宜,鼓勵幾村聯辦村校。增加九年一貫制學校,新建的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原則上建在縣城,現有高完中逐步實行高初中分設。

災后恢復重建的學校要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則,做好地質評價,避開災害易發地點,確保校園安全。嚴格執行強制性建設規范標準,巴州區、通江縣、南江縣新建校舍按7度、平昌縣新建校舍按6度抗震設防,配備好防雷電設施,增強抗地震、抗雷電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學校功能設計應根據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按標準配備各種功能用房、教學儀器、圖書、體育、藝術等設施設備,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堅持勤儉辦教育,反對盲目追求學校建設的高標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律不允許搞豪華裝飾工程。

(三)加大投入力度

各縣(區)人民政府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統籌專項資金,優先滿足受災學?;謴椭亟ǖ男枰?,特別是要優先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受災學校的恢復重建。市、縣(區)財政要把學校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兌現落實中央、省專項資金的配套資金。統籌使用好中央、省、市、縣(區)財政投入、社會捐助和國際援助等各類資金,社會捐贈、國際援助資金要優先用于學校建設。要充分利用災區恢復重建的各項金融優惠政策,多方籌措資金,將學?;謴椭亟椖柯涞綄嵦帯W校災后恢復重建資金到位后,及時撥付給學校10%的項目啟動資金。

(四)規范項目招投標

學校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的實施,必須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災后重建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工作的通知》(川府發[20*]21號)精神,嚴格按招投標規定規范辦理。

(五)落實優惠政策

1、設置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成立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協調班子,由聯系教育工作的副秘書長(副主任)牽頭,教育、發改、財政、稅務、質監、環保、規劃和建設、國土資源、安監、消防、氣象等相關職能部門確定專人參加,定期集中協調解決學校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手續辦理相關問題。市、縣(區)教育部門要組織好建設業主單位統一到政務中心集中審批辦證??梢园凑諈^域劃分,根據實際情況將幾個學校建設項目實行“捆綁式”辦理建設審批手續,切實提高審批實效,各審批單位確保在收到學校申請材料30個工作日內完成各項審批。

2、減免有關稅費。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所簽訂的建筑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房屋租賃合同免征印花稅。學校災后恢復重建一律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免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防空地下室異地建設費、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費、工程定額測定費、白蟻防治費、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河道沙石管理費、房屋安全鑒定費、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費、噪聲超標排污費、房屋所有權證書和土地使用權登記證書一次性工本費、房屋產權產籍查詢費等項目。免收的全國性政府性基金包括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城市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鎮公用事業附加等項目。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可研、環評、地質勘察、施工圖設計、校園規劃和施工圖評審、招標、工程監理、檢驗測試等服務性收費,按收費標準低限的70%收取。學校災后恢復重建涉及的水、電、氣、加密電視、互聯網等配套設施建設費,學校只承擔材料費和安裝費,其他費用一律免收。免收學校建設項目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市、縣(區)兩級所有報批費用。

3、保證學校災后重建用地。市、縣(區)國土部門要根據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負責做好學校遷建、擴建用地的規劃,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學?;謴椭亟ㄓ玫?。學?;謴椭亟ㄓ玫厥掷m可以邊建設邊報批。對搬遷或擴建的學校,可以采取土地置換的方式解決建設用地,整合土地資源。對暫時不使用的學校建設規劃用地劃定紅線實行保護,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得占用。凡己有地形圖的,不得重新測繪和收費。積極支持學校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根據國家安排的資金組織實施好學校涉及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和重大地質災害治理項目。

4、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對需長期保留村校的恢復重建,各地要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議”政策,可發動村民籌資投勞建設;對需暫時保留的村校,可發動村民籌資投勞進行維修加固,確保村校師生在安全堅固的校舍中學習生活。

四、加強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領導和監管

加強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領導。市政府成立以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教育、發改、財政、規劃和建設、國土資源、環保、稅務、安監、氣象、消防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加強對本轄區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市、縣(區)教育主管部門要成立專門的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班子,切實抓好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強化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監管。要遵照新頒布的學校建設標準,遵守建設程序和項目管理規范,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監理制。嚴格執行災后恢復重建工程施工驗收規定,限時驗收,未經竣工驗收不得投入使用。要合理確定施工工期,杜絕搶工、怠工現象,確保施工安全和建設工程質量。要嚴格資金監管,堅持??顚S?,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學校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益。要嚴格審批監管,堅持效能問責,實行限時辦結制,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拖延辦結時限,凡逾期不辦結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從嚴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加大學校災后恢復重建的督查?;謴椭亟ㄈ蝿占{入對縣(區)政府和部門年度目標考核,堅持定期督查和專項督查,逗硬考核,嚴格獎懲,以推動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扎實開展,確保按期完成全市學校災后恢復重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