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27 11:34:00
導語: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用引領,以“興谷富民”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改革,擴大規模,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水平,大力培養服務生產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目標任務。“十一五”期間是我縣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到“十一五”末,要實現以下目標:
1、構建體系。落實“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形成“政府主導、依靠企業、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多元辦學格局,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滿足人民終身學習需要,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密切結合,具有*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體系。
2、形成規模。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到2010年全縣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2000人左右,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數與普通高中達到0.8:1?!笆晃濉逼陂g為社會輸送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4000人。
3、擴大培訓。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年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骨干5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引導性培訓4000人次,2008年—2010年培訓城鄉后備勞動力3000人次,全縣城鄉勞動者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二、發展計劃與實施工程
(一)發展計劃
1、縣級職成教育中心建設計劃?!笆晃濉逼陂g要對縣職成教育中心進行完善,將縣委黨校、職工學校、教師進修學校納入縣職成教育中心體系??h政府要將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整合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把縣職成教育中心建成集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學歷教育、短期培訓為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基地。
2、示范性職業學校建設。到2010年,要將縣職業中學建成國家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年招生達到1500人,在校生達到4500人的高標準、大規模、現代化的國家級示范標準。山西省航空(基礎)學校完成獨立設置,通過省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驗收。同時,每年要建設兩所省級示范農廣校,全面提升農村遠程教育培訓能力。
3、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十一五”期間,完成職業中學實訓車間建設及配套工作,使鉗工焊接、數控成為服務當地、資源共享、符合標準的骨干示范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力爭成為省級示范專業點。計算機、幼師專業實訓基地成為市級示范專業點。
4、職業學校師資素質提高計劃。3年內,兩所學校教師達標率有大幅提高,“雙師型”教師從目前的15%提高到30%左右;努力培養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2名,市級學科帶頭人2名,骨干教師5名。
實行職業學校教師準入制度,解決職業中學教師編制不足,文化課專業課師資結構不合理,“雙師型”師資短缺的問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逐步按1:10師生比配備教師,并按學生總數的1—3%計增加附加編制。在教師配備時首先考慮增加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的編制,按4:6配備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其中空出10%—20%的編制,根據專業教學急需,面向社會招聘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級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工資待遇由縣財政列入年度預算予以解決。山西省航空基礎學校教職工編制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二)實施工程
1、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
認真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工程”。根據我縣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優勢產業的需求,辦好兩所職業學校,加快瑪鋼鑄造、醫藥、化工以及現代化服務業等領域緊缺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十一五”期間培養技能型人才2000人。要充分發揮行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行業主管部門和大型企業要積極開展技能型人才需求預測,認真制訂好本行業企業職工培訓計劃,與職業學校加強合作與溝通,依托職業學校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并要積極主動為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實踐提供便利。
2、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
繼續強化“三教統籌”,促進農科教結合。各職業學校和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定點培訓基地,特別是縣職成教育中心要主動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任務,每年自主培訓的人數應不少于5000人,勞動力轉移培訓不少于2000人。進一步加強縣、鄉、村三級成人教育隊伍建設。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專職干部和教師按當地人口萬分之一的比例予以配齊?!笆晃濉逼陂g,全縣建成3所高標準建制的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學校以短期培訓為主重點進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外出務工人員和初中學生分流就業指導。組織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培養計劃,為每個行政村培養一名村干部、一名醫生、一名文化骨干、一名科技教育帶頭人。
3、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
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以提高職業技能為重點。要推動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開展學習型單位的創建活動。全縣建成3個企業、3個鄉鎮、3個機關、10所中小學、50個家庭學習型單位示范點。全縣60%的鄉鎮、60%的社區、60%的機關成為學習型單位,30%的家庭成為學習型家庭。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和繼續教育水平。15周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左右,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以上。全縣從業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比重達到10%左右,具有初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占勞動力總數的35%以上。為20%以上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轉移培訓。企業職工年崗位培訓率達到45%以上,全縣再就業培訓率達到75%以上,農村勞動力年培訓率達到40%。
4、科教興縣興鄉工程
要鞏固科教興縣成果,到2010年,全縣九個鄉鎮全部達到市政府科教興鄉先進單位標準通過驗收。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鞏固和提高掃盲教育,溶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加強農科教基地建設,扎實有效地開展“綠色證書”教育,全縣所有初中全部開設綠色證書教育課程??h財政要安排成人教育經費,確保掃盲和成人教育經費不低于教育經費實際支出的2%的比例。
三、機制創新與教學改革
(一)繼續鞏固和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統籌中等職業學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統一確定招生計劃、招生辦法和招生政策,統一組織招生。穩定普通高中規模,實現中職當年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與普通高中的比例達到0.8:1以上。
(二)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要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堅持“以德樹人,就業為本”,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文明禮貌、是非觀念、社會責任等基本道德的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三)要大力推行體制和機制創新,增強職業教育發展的生機和活力。積極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與半工半讀的培養模式。建立企業接受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制度,實習期間企業要為學生支付合理報酬,努力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培養的辦學模式和管理辦法。職業學校要積極探索產推行“一年學基礎(文化、專業),一年學技能,一年頂崗實習”的辦學模式。
(四)充分發揮現有教育培訓資源的作用,依托中等職業學校以及大型企業職工培訓中心,建設一批現代制造業和先進服務行業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各類企業應結合生產發展和技術創新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養規劃,并納入企業發展規劃。依法建立和完善職工培訓制度加強上崗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可采取自辦培訓學校和機構、與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聯合辦學、委托培養等方式,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
(五)要進一步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完善就業準入制度。凡是國家實行就業準入控制的工種,必須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就業。在實行就業準入的職業工種范圍內,對設有資格證書的人員,職介機構不得介紹就業,用人單位不得錄用,工商部門不得發給營業執照。對違反就業準入規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勞動監察,依法予以處罰。要全面實行職業學?!半p證”制度,學生畢業在取得學歷證書同時要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勞動保障部門和畢業生就業機構要為職業學校學生求職、勞動事務保障和人事提供優質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由教育局牽頭,勞動和社會保障、人事、財政、發改、農業、扶貧等部門參加,統籌職業教育工作,研究解決職業教育重大問題。
(二)加強統籌規劃。要加強對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資源配置、政策措施的統籌管理,為職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環境;要把職業教育的發展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尤其要分年度落實職業教育基礎建設規劃、目標和任務,并組織好實施。
(三)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各職能部門要加強服務意識,各司其職,縣編辦要結合實際需要,會同教育、人事、財政等部門給縣職成教育中心、獨立建制的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職業中學核定補充必需的專項編制。
(四)加大經費投入??h財政部門要按全縣人口人均3—5元標準安排職業教育專項經費。教育部門要調整教育經費投入結構,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從2009年起,每年從教育費附加中撥出300萬元用于縣職業教育,確保不低于教育費附加總額的30%。繼續保證對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項目獎金足額配套;繼續按時足額支付職業學校學生資助資金。各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用于企業職工教育和培訓。
- 上一篇:大型調水工程施工分析論文
- 下一篇: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