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規劃與疾病防治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3 09:51:00

導語:免疫規劃與疾病防治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免疫規劃與疾病防治工作意見

編者按:預防和控制重點疾病流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健康水平,特制定2010年計劃免疫與重點疾病防治工作意見,望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公務員之家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健全免疫規劃與重點疾病防治工作保障機制

霍亂、艾滋病、狂犬病、血吸蟲病、結核病、麻風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重點疾病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疾病,其防治效關系著全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對免疫規劃與重點疾病防治工作指導,認真貫徹《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見》和《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工作方案(2009-2010年)〉的通知》(涼府辦函〔2009〕284號),繼續加強艾滋病、結核、麻風等重點疾病防治與免疫規劃工作,做到“一把手”抓組織落實,分管領導抓細節、抓具體措施實施。要分解疾病防治任務,建立重點疾病防治人員和經費投入機制,將重點疾病防治經費列入政府預算,確保各縣市免疫規劃專項經費、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重點疾病健康教育經費、重點疾病防治項目配套經費落到實處。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在人、財、物上給予支持,形成政府領導、部門配合、衛生推動、全社會參與的疾病防治格局。繼續實行、縣市、鄉鎮、村、組、戶逐級目標管理責任制,完善包縣、縣市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組、組包戶聯動機制,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衛生等相關部門及農戶在疾病控制工作中應承擔的職責與義務,把疾病防控納入部門工作實施方案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結合農村改廁、改水、移民搬遷等工作,努力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提高防病能力。

二、認真落實以重點疾病健康教育為主的防治策略公務員之家

要將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麻風病、狂犬病、霍亂、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疾病防治教育工作納入健康教育計劃,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扎實推進,逐步建立疾病預防控制長效機制。一是進一步增強鄉鎮、村、組三級基層干部和鄉鎮醫生的工作責任心和疾病防治知識,提高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技能和預防控制重點疾病的能力。二是通過衛生宣教和行為干預,加強對餐飲業的管理,改變農村陳規陋習,改變農村群眾不良生活、衛生習慣,引導群眾選擇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大力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預防控制狂犬病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在農村普及基本衛生防病知識,增強廣大群眾防病就醫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三、提高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

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保持臨床治療、流行病學調查、現場疫點消毒、后勤保障、信息收集報告等應急反應小組成員隊伍的穩定。在技術、資金、物資等方面做好應急準備。在培訓人員時,各地應從實戰出發,通過模擬演練,不斷提高隊伍應急反應能力。落實突發事件報告責任制,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四、免疫規劃與重點疾病防治重點工作

(一)免疫規劃工作。

認真貫徹《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管理條例》,按照分類指導原則,將免疫規劃工作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嚴格執行免疫接種補助管理政策,落實本級配套經費,按時、按量、按質兌現補貼,充分調動接種人員工作積極性。加強對基層衛生人員的培訓和管理,進一步規范冷鏈運轉,建立和完善農村免疫規劃接種證制度,定期開展預防接種和巡回醫療。實施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加大國家擴大免疫規劃政策和預防接種知識的宣傳力度,為適齡兒童提供卡介苗等11種疫苗接種,督促兒童家長依法監護子女接受免疫接種,消除免疫空白,提高有效接種率。實施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做好2009-2010年乙肝疫苗補種項目,確保目標兒童接種率達到95%以上。鞏固麻疹強化免疫成果,開展適齡兒童麻疹疫苗后續強化免疫活動,減少病例發生,力爭基礎免疫全程接種率在上年基礎上提高10%,為實現2012年消除麻疹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完成相關疫苗強化免疫和應急接種,降低或杜絕免疫規劃相關疾病發生。因免疫規劃工作不到位而導致疫苗針對性疾病暴發流行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二)艾滋病防治工作。

2010年,我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在國家、省的領導下,按照《艾滋病防治五年規劃》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艾滋病綜合防治的工作體系,全面落實艾滋病防治“百千萬工程”、“七大工程一批中心”確立的綜合防治措施,多管齊下,統籌推進。通過能力建設、健康教育、咨詢檢測、重點人群綜合干預、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綜合管理、艾滋病母嬰阻斷、免費抗病毒治療、美沙酮維持治療和關懷救助等各項工作的開展,提高綜合防治能力,有力阻斷和降低艾滋病傳播與蔓延,減少新發感染率,降低病死率。

(三)霍亂防治工作。公務員之家

認真分析疾病流行規律和國內外霍亂流行形勢,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按照《農村群體性聚餐餐飲管理意見》,繼續完善我農村地區“死亡報告制度”、“農村聚餐申報制度”、“農村群體性聚餐管理制度”,加強“農村餐飲加工小組”建設,從源頭抓起,消滅各種類型的不潔聚餐,杜絕霍亂等食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進一步規范腹瀉病門診開診工作,做到“逢疑必報、逢瀉必檢”。強化霍亂源監測,切實落實“早、小、嚴、實”霍亂防治措施和霍亂防治各項制度,努力消除一切潛在隱患。

(四)結核病防治工作。

繼續加強第一、第四和第五輪全球基金結核病控制項目、中央補助結核病防治項目的實施。圍繞項目實施,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通過普及基本防病知識,落實“雙免”政策,提高全各族群眾主動就醫意識。將流動人口納入本地區結核病防治規劃,使流動人口與當地人群一樣享受國家免費政策。鞏固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DOTS)實施成果,提高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發現率和治愈率,降低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發病率和死亡率。力保以縣市為單位,DOTS覆蓋率達100%的標準。力爭肺結核病人發現率、新發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數、涂陽肺結核病人治愈率、醫療機構病人報告率、醫療機構轉診率、結防機構追蹤到位率、病人系統管理率、病人家屬篩查率等基本指標實現進一步提高。

(五)狂犬病防治工作。

針對我犬只數量大、犬只免疫率較低、散放嚴重等實際情況,各縣市務必高度重視狂犬病防治工作,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綜合防控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分解目標任務,按照政府統一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原則,加強犬類動物管理,認真做好犬只免疫工作。進一步加強監測工作,及時撲殺病犬和無主犬,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要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犬只免疫、犬只管理等知識和有關政策,提高群眾狂防意識和自覺防疫意識,引導群眾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建立和完善由畜牧、公安、城管等組成的狂防工作隊,深入城鎮、社區(街道)和廣大農村開展工作。對發生責任性狂犬病疫情的,要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

(六)麻風病防治工作。

按照《*省麻風病防治規劃(2006—2010年)》要求,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科學防治、鞏固成果、持續發展、力爭消除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對麻風病防治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實施健康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強化病人診斷、治療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早期發現和治療新發、復發麻風病人,減少Ⅱ級畸殘病人,降低畸殘率,提高麻風病人生產、生活能力。

(七)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以“血吸蟲病防治綜合項目”實施為核心,鞏固“達標”成果。加強血吸蟲病流行縣市人民群眾的健康教育,普及血吸蟲病防治知識。建立以地方病防治辦公室為中心的全血吸蟲病防治管理指揮平臺,統籌協調衛生、財政、農業、林業、畜牧、水利等部門在“血吸蟲病綜合防治項目”方面的職責,按照項目進度,實現2010年綜合防治目標,按期完成達標任務。

(八)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急性傳染病防治工作。

各縣市要按防治預案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突出重點、分級反應、科學及理性防治的原則,落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和重點部位的防控措施。規范發熱門(急)診開診工作,嚴格預檢分診流程,加強發熱病例、流感樣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監測和報告,及時做好病例發現和醫療救治工作,繼續做好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從人員、技術、物資、資金等方面做好應急準備,提高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疾病的應對能力。密切關注國內外疫情變化趨勢和病毒變異等情況,隨時掌握疫情信息,及時調整完善防控策略。

五、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嚴格責任追究

為保證我重點疾病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政府將不定期派出督查小組赴各縣市督導檢查工作。各縣市也應建立督導檢查制度,督促各項重點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實。造成疫情擴散、引起嚴重后果或造成經濟損失的,要依照黨紀、政紀和責任追究制追究主管、分管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情節特別嚴重的,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刑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移送司法機關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公務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