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促進產業鏈經濟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3 03:25:00
導語:政府促進產業鏈經濟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重點;政策措施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一二三產業并舉、產業間相融”的思路,以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為重點、政策引導原則、市場導向原則、協調發展原則、技術創新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精品鋼產業鏈、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環保產業鏈、食品加工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鏈。按照“優質、高效、生態”發展要求、旅游服務業產業鏈、貿工互動產業鏈、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強稅收政策扶持、優先保障要素供給、簡化辦事程序、特殊優惠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科學發展示范市建設,結合實際,現就促進我市主導產業鏈經濟發展制定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一二三產業并舉、產業間相融”的思路,以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精品鋼產業、裝備制造業、環保產業、食品加工、現代農業、旅游服務業、貿工互動等主導產業鏈。加強政策引導,優化資源配置,培育龍頭企業,延伸各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耦合與對接,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特色鮮明、鏈條完善、結構優化、效益明顯的產業鏈體系,提升產業鏈經濟整體競爭能力,為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市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政策引導原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符合我市重大生產力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求;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手段,促進產業鏈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市場導向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引導產業聚集,延伸產業鏈條,實現集群化、集約化發展。
(三)協調發展原則。以主導產業龍頭企業為重點,促進產業鏈橫向融合、縱向延伸、高端提升,強化專業協作,提升企業群體集聚優勢,形成專業化分工、上下游產品銜接配套的產業體系。
(四)技術創新原則。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健全和完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瞄準高端節點,推進主導產業技術進步,打造名牌產品,發展特色產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五)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深度利用,構筑循環型產業鏈體系,把產業鏈條做長做寬。
三、發展重點
按照主導產業鏈發展規劃和指導思想,以現有企業、產業為依托,在生產、設計、運行、管理中,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能源梯級利用率、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等方面入手,促進產業、企業繁榮,將短鏈做長、單鏈做多、弱鏈做強,加快推進我市“產業鏈經濟”興起。
(一)精品鋼產業鏈。按照產品高端化、企業規?;⒓庸ぞ罨?、生產循環化的發展方向,統籌鋼鐵工業發展布局,積極推進行業聯合重組,加速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按照“品種、質量、整合”的思路,搞好鋼鐵產業鏈條延伸,提高產業競爭力。一方面,拉長上游產業鏈,依托鐵礦資源優勢及鴻源粉末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精選鐵粉、電子軟磁鐵粉,提高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以高端、精品、專業化、深加工為主攻方向,以加快建龍精品鋼鐵基地和港陸結構優化升級項目建設為契機,深入挖掘鋼鐵產業潛力,重點發展冷軋薄板、熱軋薄板、涂鍍板、高頻焊管、工程機械配套齒輪鋼、重型汽車板簧、汽車萬向節等高附加值產品,積極發展機械制造業用鋼,不斷延伸鋼鐵下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檔次和競爭力。
(二)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抓住國家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機遇,以政策為導向,以現有企業為基礎,通過兼并、聯合等方式,整合資金、資產、設備、土地、技術、人才等資源向重點企業傾斜,使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建設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實力,打造新的增長極。發揮中小企業孵化園區和礦山機械制造產業帶集聚效應,大力發展礦山成套設備、大型工業泵、潛水泵、壓縮機、鈦金設備、精密軸承、汽車配件、電動叉車和現代物流設備等。突出抓好金馬、鑫虎等重點礦山機械加工企業,打造礦山機械制造產業集群,延伸加寬機械礦山制造產業鏈;以華安天泰為重點,充分發揮HAN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建設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基地,打造新型裝備產業鏈;以漢拿叉車、電動汽車等物流設備為重點,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重要的物流設施生產基地,打造融入沿海港口配套服務產業鏈。
(三)環保產業鏈。按照能源資源“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合理選擇產品品種、生產規劃、生產工藝,推進清潔生產,在主導產業間推行廢物交換,將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有機結合,延伸生產鏈條,實現產業群資源有效利用,使廢物生產量最小甚至零排放,努力實現變廢為寶。突出抓好建龍、港陸等重點工業企業“三廢”利用,通過加大投入,引進先進適用技術,改進生產工藝,合理調整產品結構,努力實現企業內部的物質循環,變末端治理為源頭和過程防控,使廢棄物成為再生資源,打造工業生態鏈網;大力推廣“畜-沼-果”、“畜-沼-菜”、“果-菌-沼”等生態農業模式,將“污”轉化為“肥”、“廢”轉化為“寶”、“害”轉化為“利”,促進林畜業和綠色有機農業發展,打造農業生態鏈網;加大環保型項目引進力度,重點抓好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場、黎河5-8級水電站、天津泰達秸桿發電、金三順仿真木地板、石門廢舊汽車拆解等項目建設,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等新型能源。牢固樹立“廢物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的理念,大力推廣尾礦砂、粉煤灰生產建材等方面的綜合利用,鼓勵生產性、生活性廢品收購行業向規?;l展,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系統,加快推進廢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舊輪胎、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廢舊機電產品等廢棄物的回收和循環利用,不斷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體系,積極發展資源再生產業鏈網。
(四)食品加工產業鏈。充分依托農業產業資源優勢,以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切入點,把農產品深加工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種植和養殖基地建設,發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產業布局,擴大板栗、林果、蔬菜、食用菌、畜牧等種養規模,著力打造以栗源、山源、珍珠、燕都等為龍頭的板栗加工產業鏈;以廣野、綠苑為龍頭的蔬菜加工產業鏈;以藍貓、亞太、四洲、燕山紅等為龍頭的水果加工產業鏈;以美客多為龍頭的種雞飼養、屠宰加工產業鏈;以宗氏石磨、本鄉糧油、康園食品為龍頭的糧油加工產業鏈;以平安食品、長城科貿為龍頭的食用菌加工產業鏈等,引導企業向深加工方向發展,加快中綠源有機扁桃、尚禾源生態農業,亞達-艾格威奶?;蚋牧技胺庇行牡软椖拷ㄔO,把產業鏈條延伸到田間地頭,提供強大的源頭保證,增強對農戶的帶動能力,實現農產品多環節轉化增值,把食品加工打造成具有*特色的優勢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五)現代農業產業鏈。按照“優質、高效、生態”發展要求,
引進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積極探索現代“莊園經濟”經營模式,將農村土地使用權投向市場、將分散資金籌集起來進行規模農業生產,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經紀人協會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研發+培訓”的利益連結機制,搞好與龍頭企業和市場的對接。大力培植農業園區建設,著力打造高效農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規模農業,實現土地資本化、資產股份化、融資市場化、經營規?;?、管理企業化,把更多的企業、更多的農民納入產業化鏈條中來,提高農業產業化組織化程度。
(六)旅游服務業產業鏈。圍繞進一步提升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功能和品位,按照“以清東陵為龍頭,以湯泉開發建設為支點,以長城旅游公路為紐帶,全面整合旅游資源”的總體思路,著力構建“兩城三區九點四基地”(兩城:明長城、千年古城;三區:清東陵古文化區、鷲峰山自然風景區、湯泉旅游度假區;九點:清東陵、萬佛園、禪林寺、黃花山、上關湖、鷲峰山、臥龍山、御溫泉、狩獵場;四基地:沙石峪、西鋪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魯家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藍貓、栗源工業旅游基地,農家院休閑度假基地)的大旅游格局,把*打造成全國聞名的皇家精品文化與休閑度假型旅游經濟強市。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強力推出文物游、度假游、紅色游、觀光游、農家游、工農業特色游、城市觀光游等特色旅游產品。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我市旅游資源開發,圍繞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積極謀劃旅行社、酒店、娛樂、購物等配套設施,實現以旅游業引領下各種業態共同發展。
(七)貿工互動產業鏈。大力實施“以工促農、以商興工、貿工互動”戰略,以建設大市場、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為目標,著力發展以龍頭企業和主導產品為基礎的上、下游企業和產品,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推動優勢產業向支柱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市場帶動新優勢、骨干企業引領新優勢、產業集聚新優勢。以燕山果菜批發市場為平臺,以時代廣場、津華商廈為依托,以貿易城、西大寺市場改造、浩友物流服務中心、北京東北亞商貿城、城區大型超市等項目建設為契機,帶動板材家具、農副產品、建筑建材、小五金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構成“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發展格局。同時,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在我市建立區域分撥中心和區域配送中心,加快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業態,發展壯大各類小型配送中心、貨運站、運輸公司、金融、保險、通訊等行業,調整優化商業網點布局,促使人流、物流、資金流競相進入,實力、活力、競爭力競相迸發,進一步提升集聚擴散效應,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實現技術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推進產業融合的專業化、規?;?、市場化和信息化建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1、市財政每年安排產業鏈發展專項資金,以財政貼息、資金補助等方式,支持全市重點推進的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融合、加快產業聚集項目建設及相關工作。各鄉鎮也要安排專項資金扶持產業鏈經濟發展。
2、積極爭取重點產業鏈項目納入國家重點專項、省重大產業支撐項目、省級財政專項和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用足用好國家、省的專項資金、財稅支持等優惠政策。
3、對*區域內符合產業鏈發展規劃要求,實際投資規模超過1億元的高新技術和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項目,投產后由市財政給予0.5%—2%一次性資金獎勵。
4、對當年新認定為國、省、唐山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市財政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
5、對當年新創國家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的企業,市財政給予50萬元獎勵;新獲得省、唐山市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的企業,市財政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
6、對引進的國內外著名服務業(現代服務業)企業總部、地區總部、采購中心、研發中心等企業申報評審后,按實際投資額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實際投資10億元以上的,按1%予以補助;實際投資10億元以下的,按0.5%予以補助。
7、在我市新注冊的企業總部和地區總部,其新構建的自用辦公房產,由同級財政部門給予獎勵,獎勵金額不低于所繳納契稅和前三年房產稅的地方留成部分。
8、對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信息服務、人員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由市財政給予總投資的5%補貼,補貼資金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二)加強稅收政策扶持
9、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國家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具有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特點的現代物流企業,具有高端服務技術的現代服務業企業,按照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符合國家鼓勵政策的產業鏈項目,優先幫助辦理有關證件和享受減免政策。
10、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研究開發費的50%加計扣除;已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三)優先保障要素供給
11、對我市重點推進的產業鏈項目,國土資源部門優先列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優先幫助辦理報批手續,切實保證項目供地需求;新征用地除按規定上繳省以上費用及征用農村集體土地應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等費用外,其他費用按最低標準收取。
12、對已經備案、核準的產業鏈項目,金融機構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加快中小企業信用與擔保體系建設,完善“銀、金、?!焙献鳈C制,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積極引導和幫助產業鏈重點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拓展融資渠道。
13、對符合產業鏈發展規劃的投資項目,優先保證通路、通訊、供水、供電、燃氣、人才等要素資源配置,優先在地價、電價、水價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四)簡化辦事程序
14、對產業鏈投資項目備案、核準實行屬地化管理;凡國家、省和唐山市沒有明確管理權限的投資項目,一律就地辦理。
15、市直職能部門,要按照自身職責和管理權限,筒化產業鏈項目備案、核準、規劃、用地、環保、工商注冊、供電、供水、安監、消防、建設等環節的辦理手續,實行限時辦結制。
(五)特殊優惠
16、對投資額5億元以上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企業或引進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和國內100強企業投資的產業鏈項目,可采取“一項一議”、“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更多優惠。
- 上一篇:中學生觀察品質知覺過程探討論文
- 下一篇:村級財務憑證規范村務公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