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快水利建設與改革實施意見

時間:2022-05-17 04:27:00

導語:進一步加快水利建設與改革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一步加快水利建設與改革實施意見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加快推進水利基礎建設;落實水利建設扶持政策;深化水利發展管理改革;切實加強領導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為上、民生為先、穩定為重、少說多做、真抓實干”,圍繞“確??焖僭鲩L,力求爭先進位”目標,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和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全面提升水利工程防洪除澇能力,力爭用5年時間,使全市72條中小河流初步達到5年一遇除澇標準,有防洪要求的中小河流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281條大溝初步達到5年一遇除澇標準;積極推進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加快防洪除澇工程建設,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設,提高為民服務能力、加強水源工程建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水生態建設,提高水生態保護能力、積極爭取中央及省項目支持、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建立行政領導任期水務工作目標責任制、強化部門職責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態安全建設,開創水利事業發展新局面,保障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水利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1、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為上、民生為先、穩定為重、少說多做、真抓實干”,圍繞“確??焖僭鲩L,力求爭先進位”目標,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和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以提升水務保障功能為核心,著力打造工程水利、資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態水利,不斷推進依法治水和水務改革,全面促進水務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2、目標任務。全面提升水利工程防洪除澇能力,力爭用5年時間,使全市72條中小河流初步達到5年一遇除澇標準,有防洪要求的中小河流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281條大溝初步達到5年一遇除澇標準;積極推進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以鄉鎮為單位,整體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善排灌設施,保障糧食主產區生產能力;加強水資源保護,積極推進水資源開源、節流和優化配置,加快水環境整治步伐;積極發展城鄉供水,基本建立城市應急水源保障體系,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立防汛抗旱指揮決策和預警預報系統,完善應急預案,健全防汛抗旱責任制度;深化水務管理改革,促進水務事業良性發展。

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利基礎設施,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保障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防洪減災體系、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體系、水生態環境保護支撐體系、水工程運行管理體系。

二、加快推進水利基礎建設

3、加快防洪除澇工程建設,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加快推進西淝河等骨干河流治理工程,提升防洪除澇標準;全面啟動“治淮新三項”工程建設,重點實施西淝河下段、北淝河上段、芡河等平原洼地治理工程,一般堤防除險加固和利辛、蒙城兩縣移民遷建項目;完成闞疃南閘、芮集閘、賈集閘、油河閘、燕小廟閘等18座中型涵閘除險加固工程;全面推進利闞河、趙王河、北淝河、芡河、油河、名河、武家河、漳河、小洪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縣區城鎮防洪規劃編制工作,繼續推進亳州城市防洪工程和縣區城鎮防洪排澇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全市防汛抗旱決策指揮和預警預報系統,提高防汛抗旱指揮能力。

4、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設,提高為民服務能力。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解決全市規劃內102。03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到2015年底,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覆蓋全市農村地區;積極探索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良性運行管理模式,確保長期發揮效益。在縣、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5年規劃的基礎上,以中央財政糧食主產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專項資金為引導,大力推進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的實施;搶抓中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及民辦公助政策,引導群眾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注重水源、橋涵配套,恢復和提高灌排能力;繼續抓好茨淮新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項目實施工作,完成國管11座排灌站的修復加固。

5、加強水源工程建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完成全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積極開展引淮濟亳前期工作,啟動利辛縣南部平原水庫建設項目可研報告編制,爭取國家盡快立項實施;大力推進洪水資源化、采煤塌陷區利用和中水(指各種排水經過處理后,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利用工作,全面推行工農業節水政策和節水技術,優化水資源調度和配置,優先保障生活用水和農業及重點經濟建設項目用水,充分發揮中水資源對生態用水的補充作用,逐步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6、加快水生態建設,提高水生態保護能力。繼續推進渦河城區段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強渦河兩岸生態植被建設;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保證城鄉居民供水安全;完成《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制定實施《重點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意見》;完成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芡河干流取、排水口普查和GPS定位,加強對入河排污口的審查監管;2013年前初步建成全市地表、地下水水量、水質監測網點;強化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嚴格取水許可制度,繼續推進城市規劃區自備水井整治活動。

三、落實水利建設扶持政策

7、積極爭取中央及省項目支持。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相關部要搶抓國家、省擴大內需、加快皖北發展等各項政策機遇,進一步加快前期工作力度,大膽謀劃、科學編制、充實完善項目庫,積極申報一批針對性強、可行性強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點在治淮“新三項”、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涵閘除險加固、灌區更新改造和續建配套、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建設縣等項目上取得新突破。

8、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各縣區要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將當年基建統籌資金和農業發展資金增量側重用于水利建設,重點用于中央及省水利建設項目配套和本地區重點水利工程。對通過以工代賑、糧食主產區基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渠道籌措、爭取的水利建設資金,要按照各縣區政府批準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5年規劃整合使用。各縣區政府征收的水利建設基金、河道修建維護管理費等水利規費全部用于水利建設。要加大水利前期工作經費投入,根據需要,市級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用于重大水利項目的前期工作;各縣、區政府也要加大對于本地區水利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切實做到“開工一批、推進一批、論證一批、儲備一批”。

9、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小型農田水利治理工程建設以受益群眾投資投勞為主,地方政府通過“民辦公助”、“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進行支持。要認真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將土地出讓金中的一部分及新增產糧大縣、產油大縣補貼等資金主要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創新投入機制,繼續推廣“以土換資”、“以水換資”、“以產權經營權換資”等籌資辦水利的做法,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四、深化水利發展管理改革

10、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科技等手段,加強轄區內涉水行政事務的綜合管理,統籌城鄉水資源評價、規劃、配置、調度、節約、保護,統籌水源地建設、供水、用水、排水等工作。深化水價改革,制定水價管理辦法,進一步合理配置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改革水費計收方式,積極推行農業用水計量收費,水費收入主要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設、維護、管理及服務。

11、深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以開展“整治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活動”為抓手,建立分級分部門負責的監督管理責任制,加強行業內部管理,強化以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為主體的外部監督,提高監督成效。以質量和安全為重點,以保證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提高投資效益為目標,加強質量和安全監督,強化政府對質量和安全各環節的監管。完善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強化對招投標統一集中監管,不斷提高建設管理水平。

12、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已建水利工程和天然河道管理,落實機構、管理人員和管理經費;重點加強涉河建設項目管理和境內河道采砂監管,嚴厲打擊河道非法建設和非法采砂行為??茖W界定水管單位類別,將純公益性水管單位和準公益性水管單位公益性部分的基本支出和維修養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深化內部改革,合理定編定崗,推進管養分離,建立符合市情、符合水利工程管理特點的管理體制。

13、深化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轉變水行政管理職能,嚴格依法行政,規范行政行為,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提高公信力和執行力。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縣區可以小流域為單元,按照科學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則,對縣級水利服務機構實行綜合設置;也可以由縣級水利服務機構向鄉鎮派出水利技術人員。加強水務隊伍建設,推進水務工作機制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著力提升水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14、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農業節水要重點加強灌區續建配套,促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灌溉用水方式轉變;工業節水要在優化調整區域產業布局的基礎上,重點加快對高耗水行業的技術改造,提高中水回用利用率;城市生活節水要重點加強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全面推廣節水器具。倡導節水文化,形成厲行節水的社會風尚。

五、切實加強領導

15、建立行政領導任期水務工作目標責任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水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水利建設和改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行政領導任期水務工作目標責任制,落實領導責任和部門責任。要把水務發展實績納入各級政府任期目標,加強督查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使用干部的依據之一。

16、強化部門職責。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加強水行業管理,擔負起水利建設和改革的重任,完善水利規劃體系,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抓好水利工程建設的組織實施;發展改革部門要根據輕重緩急安排好年度投資計劃;財政部門要根據當年預算資金的安排和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及時調度資金,保證工程用款;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保證重點水利工程項目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并切實做好土地征收工作,配合項目單位及時辦理工程建設用地報批手續;紀檢監察部門要全程監督,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審批、招投標、資金撥付、質量、安全、效能、廉政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協調解決,對違紀違法行為,嚴肅處理。公安、交通、審計、環保、電力、宣傳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各自職責,積極支持水利建設,主動做好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