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強化服務管理意見

時間:2022-01-19 09:37:00

導語:供銷社強化服務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社強化服務管理意見

各專業合作社,所屬企業,機關各股室:

今年是“中國幸福家園”建設的第二年和“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加快我縣供銷社改革發展步伐,全面落實好各項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縣委、縣政府和省、市社工作布署,全縣供銷社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省政府《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為農服務方向,牢記服務“三農”宗旨,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步伐,加強供銷社綜合實力建設,積極參與“中國幸福家園”建設,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快供銷社改革發展步伐

國務院40號文件為供銷社加快改革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工作職能和重點任務。省政府20號文件指出要發揮供銷社在農村流通中的主導和骨干作用。國務院40號文件和省政府20號文件從政策、職能、資金等方面給予供銷合作社實實在在的支持,為供銷合作社提供了難得的政策和發展環境。國務院40號文件和省政府20號文件是指導供銷社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改革與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全系統干部職工要認真學習、討論和領會,聯系實際,準確把握和理解文件提出的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總體要求等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務院和省政府精神上來。要用好、用足、用活上級政策,把文件精神轉化為供銷社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二、全面推進專合社健康快速發展,實現量增質升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實現自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進一步加大對專合社的指導、扶持和服務工作力度,努力促進專合社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使其真正成為廣大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

(一)認真履職,強化協作,促進專合社健康發展。按照縣委辦、縣府辦《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意見>的通知》和《關于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意見》要求,認真履行全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農民專合組織建設的指導、服務和管理職能”職責,加強與全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縣農民專合組織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協作,共同研究和解決專合社建設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專合社又好又快發展營造氛圍。

(二)明確重點,強化目標,全面提升專合社在“中國幸福家園”建設中的作用。根據縣農業產業結構特點和建設社會主新農村的迫切要求,將重點圍繞林果業、畜牧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休閑觀光農業、土地流轉五個方面發展專合社。今年,計劃發展專合社10個,依法登記率達到100%;新組建1個水產品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注冊特色農產品商標1—2個;創省級示范專合社1個;培訓農村經紀人300人次;建立專合社龍頭企業1個;農民專合社成員人均增收30%以上;入社農戶達到8000戶、2.4萬人,帶動農戶1萬戶、3萬人。

(三)積極探索,創新發展,適時推進專合社向新型企業化方向發展。一是進一步探索專合社實行企業化經營,增強專合社造血功能,做實做強專合社,發揮聯結市場和帶動農戶的功能,使專合社真正成為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發揮專合社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二是在內部股權結構上,鼓勵農民采取貨幣、實物、技術等形式投資入股,實行企業化運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三是進一步建好土地專合社等合作經濟組織,探索建立市場流轉機制,讓資源轉化成資本,讓農民與市場要素充分結合,形成有利于資源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增強農民財產性收入;四是加快“供銷社+公司+鄉鎮+專合社+社員”的“五位一體”市場經營體制的探索工作,逐步實現我縣“合作事業”新體制的建立。

(四)加強引導,嚴格管理,積極提高專合社服務能力。一是積極配合財政部門,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培訓,通過傳幫帶的方式,指導、幫助專業合作社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二是發揮全國供銷合作社職業資格鑒定點的優勢和作用,積極爭取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和配合,進一步加大農村經紀人任職資格培訓力度;三是面向專合社生產經營管理人員,通過課堂培訓、以會代訓、參觀考察、技術交流等方式,開展合作經濟理論、合作經濟管理、現代營銷、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四是積極與涉農部門配合,廣泛開展農業科技、農業生產技能等知識的培訓。全年計劃通過課堂培訓、參觀考察、學習交流等方式,培訓專合社成員400人次。

三、強化為農服務功能,不斷密切與農民的聯系

(一)進一步完善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一是以培育農產品生產與流通企業為抓手,根據我縣產業發展導向,圍繞“一鄉一品”特色產業,培育、發展農副土特產品;二是靠大聯強、股份合作,積極推進農產品進超市、進網絡,探索連鎖超市和農產品生產企業對接,推進“雙向流通”,培育龍頭企業,實現跨區域發展;三是加快水果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全力提升水果批發市場的服務功能。

(二)健全和完善全縣農業生產資料供應體系。切實做好整縣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形成一個(縣、鎮、村)布局科學、功能完善,連鎖配送、便利快捷、管理規范的綜合服務體系。把社區綜合服務社建設和莊稼醫院建設納入議事日程,使該項工作在我縣上一個臺階。進一步發揮農資供應服務網點的為農服務作用,全年化肥供應量不低于85%。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大力推廣配方施肥、綜合防治等農村實用技術。

(三)積極開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采取基層社自辦、職工回村領辦、與村委會和其他組織及農民個人聯辦等多種形式建立莊稼醫院和村級綜合服務社,根據農民生產、生活多方面需求,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增加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通過統一商品配送,規范服務和連鎖經營,擴展村級綜合服務站的服務功能。今年計劃新建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10個。

(四)積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依托縣供銷社農產品信息中心,加大軟硬件基礎投入,不斷延伸信息服務網絡,擴大信息服務的覆蓋面,逐步完善為農服務網絡建設。組織開展好區域性大宗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預測預報,提高分析水平,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市場公共信息服務,指導農民做好農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工作。積極參與“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繼續開展供銷合作社系統“合作經濟知識、技術和服務”三下鄉活動。全年更新網站信息不少于200條,編發《農經信息》??簧儆?0期。

四、深化項目帶動戰略,增強發展后勁

項目帶動既是供銷社深化“四項改造”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供銷社經濟快速協調發展的有效抓手,通過項目帶動戰略,可以進一步拓展供銷社經營領域,挖掘自身潛力,增強發展后勁,推動供銷合作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今年重點抓好五個項目開發建設:一是爭取實施縣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升級改造項目(國家級),建設主要內容包括蔬菜零售區310平米;水產、干雜、肉食區576平米;流動批發區2071平米;二是抓好縣、鎮、村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設主要內容包括縣級莊稼醫院1個、鄉鎮級莊稼醫院15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建設10個;三是爭取實施縣果蔬冷藏儲運系統改造項目(國家級),擴建8個氣調庫,用于貯藏高端小批量水果蔬菜。每個貯藏50噸水果蔬菜,需占地3000平方左右,其中庫房占地680平方,機房占地120平方,裝卸場地等用地1500平方。貯藏庫采用彩鋼棚下建組裝庫,機房采用磚混結構。設備采用多機頭聯制冷組、吊頂冷風機、膜制氨機、二氧化碳脫除機、螺桿空壓機、噴霧加濕器、氣調庫中央控制、監測系統、溫濕度監控等;四是繼續在略坪蔬菜專業合作社實施市縣5000噸蔬菜精加工項目,建設加工設備生產線4條及基地建設5000畝;五是積極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爭取建成縣100畝生態特種野豬野放基地。

五、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把作風建設作為提高供銷社整體形象的長效工作,認真抓好、抓實、抓出成效。要把廉政文化建設與供銷社行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奮發精神和不斷創新永不言止的進取精神,激發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增強干部職工的凝聚力,不斷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和行業文化建設。要切實抓好“創先爭優”和“掛、包、幫”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促進聯系村發展;繼續抓好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圍繞縣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結合機關效能建設和供銷社實際,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為核心,以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為基礎,以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目的,以群眾滿意為標準,認真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要狠抓社會綜合治理,加強安全防范,做好矛盾排查,創建“平安單位”;要全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服務三農,滿意在供銷”為內容,以“創文明行業、建滿意窗口”為抓手,以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重點,不斷推進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爭創市級文明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信息直報點”的作用,向全國總社提供有參考價值的信息,提高縣供銷合作社的影響力,促進全縣供銷合作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