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政策教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03 10:08:00
導語:黨員政策教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村黨支部、村委會:
在全鄉開展“忠誠于黨、感恩于政策,造福于民、服務于發展”主題教育活動是學習貫徹黨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根據(松辦[2010]18號)文件《關于在全縣農村開展“忠誠于黨、感恩于政策,造福于民、服務于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意見》精神,為把黨的精神落實到基層,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根據縣委統一安排,結合我鄉實際,決定在全鄉各村開展“忠誠于黨、感恩于政策,造福于民、服務于發展”主題教育活動?,F將實施意見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義
1、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是學習貫徹黨的全會精神的應有之義。各村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縣委的要求上來,把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與學習貫徹黨的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凝心聚力抓好基層黨的建設。
2、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是切實解決基層黨建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問題的重要抓手。當前,黨組織的執政水平、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與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同時,黨內特別是基層黨組織也存在著一些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問題。要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和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積極參與進來,讓廣大黨員干部受教育,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
3、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是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的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村基層組織。要緊緊圍繞農村層組織建設,大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引導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增強黨員意識、執政意識和感恩意識,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主體作用,為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二、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強黨的建設、推動科學發展”為目標,以“忠誠于黨、感恩于政策,造福于民、服務于發展”為主題,教育引導廣大基層群眾增強“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富而思報”意識,提高廣大群眾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滿意度,使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三、建立組織。為進一步加強主題活動領導,經研究,成立“忠誠于黨、感恩于政策,造福于民、服務于發展”主題活動領導小組,書記何開健任組長,鄉長何蔚武、宣傳委員葉夢梅、組織委員謝筱俊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葉夢梅擔任組長。
四、開展活動。1、認真學習,全面把握精神實質。要把學習貫徹黨的精神貫穿主題教育活動的始終,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把握全會精神實質。2、開展理想信念再教育。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活動和形式,在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中廣泛開展理想信念再教育,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3、開展“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富而思報”再教育。要以“憶昨天、干今天、盼明天”為主線,幫助群眾“算三算、比三比、思三思”,增強感恩的意識和情懷。一算黨的惠民政策有多少,對比自己得了多少實惠,讓群眾知道自己是黨的民政策的真正受益者,是改革開放成果的共享者;二算國家投入有多少,對比城鄉面貌發生了多少變化,讓群眾認識到是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形勢;三算群眾收入有多少,對比與小康標準的差距有多少,讓群眾自覺克服小富即滿、小富即安的思想傾向,進一步樹立創造美好未來的信心。4、開展“形勢·任務·發展”再教育。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充分認識生態優勢是*最大的優勢,欠發達是*最大的實際,發展是最大的任務。圍繞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戰略目標,扎實推進“兩區”建設,加快形成“兩高、三化”城鄉發展新格局。深刻認識群眾滿意不滿意是第一標準,不斷創新政策舉措,提高政策的惠及度、惠及面、惠及率,激發群眾創業熱情,幫助群眾發展致富。
五、時間步驟。為期半年多,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1、宣傳發動階段。
(1)開展一次調研走訪。至少要走訪三分之二以上農戶,重點走訪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老黨員和離任村干部,黨員要全部走訪到位,聽取意見建議。
(2)召開一次民主懇談會。根據走訪情況和工作組的職責,召開一次懇談會,進一步征求意見建議,問計于民、問策于民。
(3)定一個教育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區別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等情況,制定管用的主題教育方案,制定具體化的活動安排和工作任務。
(4)召開一次動員會。各村要通過各種有效的形式,把縣委的要求傳達到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
2、組織實施階段。
(1)進行一次學習宣講。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市委二屆十二次全會及縣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通過上黨課、作報告等形式,為聯系村黨員群眾作一次政策理論宣講。
(2)組織一次集中教育。通過各種有效的形式和途徑,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開展理想信念再教育,增強黨員意識、執政意識、宗旨意識;開展“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富而思報”再教育,增強感恩意識;開展“形勢·任務·發展”再教育,增強創業創新意識。
(3)召開一次民主評議。結合年終干部考核工作,開展民主評議活動,組織黨員、群眾和村民代表對村兩委干部、住村干部及黨員進行民主測評,重點評議村書記(主)的執政意識、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和鄉風文明情況等。
(4)開展一次服務慰問。組織機關部門深入結對聯系村開展送溫暖、送服務活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和老黨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3、總結提高階段。
(1)解決問題。要針對黨組織的執政水平、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和鄉風文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各村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舉措,力求逐一解決,以團結奮進的精神狀態推動新農村建設。
(2)查漏補缺。對照工作方案。對教育整改和實際工作進行“回頭看”,查漏補缺,做好工作總結。
(3)完善制度。對現有規章制度進行梳理,創新村級民主管理機制,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民主管理、發揮黨員作用等制度。
- 上一篇:鄉鎮完善黨員規范意見
- 下一篇:農村深化政策教育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