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生產指導意見

時間:2022-01-07 03:16:00

導語:秋播生產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秋播生產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以建設現代農業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板塊建設為載體,以壓縮冬閑田為突破口,強化科技支撐,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效益原則,促進種植規?;?、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水平。

其中夏糧130萬畝(小麥90萬畝,目標任務:全市秋播面積力爭達到500萬畝。馬鈴薯30萬畝,豆類10萬畝)總產5.5億斤;油菜280萬畝,總產6.5億斤;蔬菜70萬畝,新增桑園2萬畝、茶葉2萬畝、藥材10萬畝。

二、千方百計擴大秋播面積

確保種滿種足500萬畝。一是要大力發展油菜生產。油菜是市秋播生產最具比較優勢和增收潛力、秋冬覆蓋最廣的作物,各地要壓縮冬閑田。當前市場行情看漲,單位面積效益不斷提高,為我市進一步做大做強油菜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縣(市、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特點,加強宣傳引導,采取過硬措施,把油菜種植面積落實到鄉鎮、落實到村組、落實到農戶和田塊,確保全市種滿種足280萬畝。二是要突出發展馬鈴薯生產。馬鈴薯產量高、用途廣。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面積擴大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利用冬閑田、冬閑時間發展馬鈴薯生產,對優化我市糧食種植結構,有效增加糧食產量,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各地要盡快規劃,科學布局,科學調度,確保今年全市秋播馬鈴薯種植面積突破30萬畝。三是要穩步發展蔬菜生產。要以建設蔬菜板塊為載體,做到因地制宜,統籌發展露地蔬菜與大棚蔬菜,全面提高我市蔬菜的產量和品質,確保面積發展到70萬畝。尤其是、、三個縣(市、區)要立足武漢城市圈,做到特色菜與速生菜相結合,名優菜與大路菜相結合,做大做強蔬菜產業。

三、切實抓好油菜統一供種

全市都實行了油菜主推品種制度,近年來。但是油菜品種仍然過多過雜。年要重點推廣武穴市政府由財政拿出專項資金補貼,實行統一供種的作法,認真做好工作,搞好服務,力爭在統一供種上有新的突破。全市重點推廣中雙9號、中雙10號、華雙4號、華雙5號、中油雜2號、華雜6號等優良品種,爭取每個縣主推35個品種,每個鄉鎮主推12個品種,通過推廣良種提高單產、提升品質。

四、積極推動科技服務

秋播勞力不足的實際,針對當前我市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要大力推廣六大技術:一是輕簡栽培技術。油菜推廣以播代育、免耕直播和免耕移栽,減輕勞動強度,小麥推廣棉林套播,棉花茬口的油菜實行棉林移栽或直播,水稻推廣機械留淺樁收割。二是油菜“一菜兩用”技術。城郊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實行油菜早播早栽早管,積極發展油菜“一菜兩用”力爭面積達到20萬畝,畝平增收400元以上。三是稻蝦連作”技術。要充分利用低湖田、爛泥田,采取留高稻樁發展稻蝦連作技術,力爭面積達到20萬畝,畝平增收1500元。四是芋稻芋”連作技術。市部分中稻在9月底前收割完畢,12月底播種冬馬鈴薯中間有3個月的間隙時間,有種植習慣的地方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種植一季秋馬鈴薯,力爭面積突破5萬畝,畝平增收1000元以上。五是中稻—雙孢菇技術中稻套雙孢菇經濟效益可觀。年各縣(市、區)要辦1個100畝以上連片的中稻套雙孢菇示范片,以后逐年擴大,切實提高比較效益。六是病蟲綜合防治技術。實施好溝廂配套的基礎上,要認真搞好農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統防統治,減少損失,增加產量。

五、努力提高單產

多措并舉,要圍繞國家農業部提出的油料單產“123即芝麻100公斤/畝、油菜200公斤/畝、花生300公斤/畝)糧食單產“567即小麥500公斤/畝、玉米600公斤/畝、水稻700公斤/畝)高產創建目標。深挖潛力,全面提高我市糧油單產水平。首先要落實高產田塊、核心區建設面積;其次要制定好多種高產技術操作規程;第三要實行嚴格的考核機制,獎懲分明;第四要切實加強指導,搞好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商品率,增加農民收入。

六、突出加強板塊連接

即在產品上,年主要抓好產品、產業兩大連接。實行跨行政區域連接,逐步形成優勢產業帶;產業上,把鏈條延長、加粗、連緊,通過進一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大力推廣“基地+農戶+中介組織+龍頭企業”模式,推動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對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多贏格局。當前及今后幾年要突出抓好三大板塊的連接,即促進、羅田、英山和蘄春的蠶桑、茶葉和藥材板塊連接,打造100萬畝桑茶藥板塊經濟區;促進紅安、、和孝感大悟的花生板塊連接,打造鄂東北100萬畝花生板塊基地;蔬菜板塊連接,打造200萬畝蔬菜板塊經濟區。為此,要抓好四個落實。一是落實面積。要把面積落實到縣、鄉、村、組、基地,確保建設進度。二是落實示范點。各縣(市、區)都要有自己的示范樣板,示范樣板要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標準生產、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施用配方肥、統一收購,充分發揮樣板的示范引導作用,帶動板塊建設。三是落實技術培訓。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技能。四是落實產業開發。要圍繞優勢產業搞好招商引資,引進增量、盤活成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搞好訂單生產,保證農民持續增收。

七、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

轉變觀念,各地要統一思想。強化服務,切實將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安排部署秋播工作,研究解決秋播生產中遇到各種問題,加強檢查督辦,促進秋播生產發展。各涉農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全力服務秋播,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齊心協力抓秋播;搞好實用技術推廣、培訓和示范,提供農產品供求信息,為秋播提供科技和信息支撐;認真開展農資打假保秋播活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坑農害農行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加大支農資金投入,做好秋播生產小額貸款的發放,滿足農民購買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的需要;搞好農業機械的組織和調度,提高生產效率。農產品收購和加工企業要積極與農民溝通協調,搞好訂單生產,確保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