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室藥物體系改革意見

時間:2022-03-02 08:38:00

導語:衛生室藥物體系改革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室藥物體系改革意見

經省醫改指導小組研討并報省當局贊同,為進一步進步根本藥物準則的掩蓋面和可及性,使人民群眾愈加便捷、充分地享用根本藥物準則這項惠民政策,決議從2011年6月30日起,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具體施行根本藥物準則?,F提出以下指點意見

一、充分看法村衛生室和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施行根本藥物準則的嚴重意義

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承當了廣闊群眾最根本的衛生效勞需求,是鄉村三級衛生效勞系統的網底,將其歸入根本藥物準則施行局限,有利于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利于完成國度“保根本、強底層、建機制”的計謀目的,有利于完成人人享有根本醫療衛生效勞的目的,是進步人民群眾安康保證程度的主要行動,對完成我省新跨越和具體建立小康社會具有極端嚴重而深遠的意義。

二、總體目的和施行步調

(一)總體目的。

在穩固當局辦底層醫療衛活力構具體施行根本藥物準則的根底上,將根本藥物準則的施行局限擴展至底層醫療衛生效勞網底。從2011年6月30日起,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具體啟動施行根本藥物準則,執行根本藥物零差率發賣,并同步樹立村莊衛生、社區衛生效勞中間和站一體化治理機制與效勞形式,讓人民群眾愈加便捷、充分地享用根本醫療衛生效勞。

(二)2011年施行步調。

全省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具體施行根本藥物準則2011年度任務分三步推進。

一是發動預備階段。2011年6月30日前,各地要在查詢摸底的根底上,連系當地實踐,制訂施行方案及配套文件,召開發動大會,一致思維,構成任務合力。

二是施行推進階段。2011年6月30日起,依照施行方案和相關的配套文件,具體推進根本藥物準則的施行和樹立一體化治理機制。

三是反省評價階段。2011年12月,對各地政策出臺、根本藥物裝備運用、藥品零差率發賣、多渠道賠償、一體化治理等任務進行反省評價。

三、首要義務

(一)具體推進村莊衛生一體化治理。

依照深化醫藥衛生體系體例綜合變革總體擺設,綜合各地實踐,量體裁衣,具體推進村莊衛生一體化治理。

在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分一致規劃和組織施行下,以鄉鎮為單元,對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行政、營業、藥械、財政和績效審核等方面施行一體化治理,完成以鄉帶村,帶動村衛生室營業程度的進步。各地要積極探究多種方式的村莊一體化治理形式,豐厚一體化治理內在。

還重點做好當局投入、資金監管和藥品購銷一體化監管,確保根本藥物準則政策執行不走樣,使群眾真正獲得醫改帶來的實惠。

(二)標準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治理。

縣(市、區)衛生行政部分依據轄區內社區衛生效勞機構的規劃,依照有利于整合伙源、完美效勞功用、科學監管的準則,積極探究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治理體系體例、運轉機制和準則建立,穩步推進社區衛生效勞中間和站執行一體化治理,執行轄區內一個社區衛生效勞中間治理若干個社區衛生效勞站,樹立以中間為樞紐,站為網底的治理形式,標準行政、營業、藥械、財政、分派等治理。

各級財務部分津貼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的專項經費,執行專賬治理、??钸\用和審核。社區衛生效勞中間應增強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專項津貼資金運用狀況的監管,確保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和平安,確保義務落實,確保群眾受益。

(三)推進根本藥物準則施行。

自2011年6月30日起,各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必需悉數裝備和運用根本藥物,收購全省底層醫療衛活力構根本藥物集中投標的中標藥品,并按中標價執行零差率發賣,執行根本藥物全省一致訂價。不得購進非根本藥物,對原有庫存非根本藥物實時清點,2011年7月31日前過渡運用并執行零差率發賣。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要接納多種方式公示藥品品名、劑型、規格、單元、收購價、原零售價和現零售價等信息,并告發德律風。

村衛生室施行根本藥物準則,準則上每月向鄉鎮衛生院報送藥品收購方案,由鄉鎮衛生院一致代購。各地可綜合思索交通前提、用藥量等要素,在包管用藥不時檔的前提下,自行確定單個村衛生室的收購周期。村衛生室自行到鄉鎮衛生院領替代購藥品,并做好藥品驗收、發賣記載。鄉鎮衛生院要增強一體化治理的村衛生室藥品運用的指點和監管,做到合理、平安用藥。

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收購根本藥物按《底層醫療衛活力構根本藥物集中投標收購施行方案(試行)》(川衛辦〔2010〕747號)規則執行,一致在底層醫療機構根本藥物集中投標收購買賣監視治理平臺上收購。

落實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施行根本藥物準則報銷政策,各地將契合前提的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確定為定點醫療機構,其運用的根本藥物歸入新農合和城鎮根本醫療保險報銷局限。

(四)樹立完美底層醫療機構的賠償機制。

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施行根本藥物準則后,各地連系當地區的經濟開展程度,依照促進機構有用運轉和安康開展的精力,樹立不變的賠償機制。

經費賠償首要從以下兩個渠道處理:一是村衛生室的津貼。省財務廳對每個村衛生室每年津貼3000元(高海拔地域持續執行1萬元規范)。二是承當根本公共衛生效勞的經費津貼。完美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可以由村衛生室供應的根本公共衛生效勞盡能夠布置給村衛生室,并與其承當的根本公共衛生效勞的數目和質量掛鉤。別的,有前提的當地可依據當地實踐布置一局部津貼資金。

縣(市、區)衛生行政部分對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進行綜合量化審核,縣(市、區)衛生行政部分半年組織一次審核,托付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效勞中間每月進行一次審核,審核后果與經費津貼掛鉤。承當根本公共衛生效勞經費70%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效勞中間審核后按月撥付,其他30%由縣(市、區)衛生行政部分組織審核后,半年撥付一次。

四、有關任務要求

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施行根本藥物準則任務觸及治理體系體例、人事準則、分派準則、根本藥物準則和保證準則等多項變革,政策性強、難度大、義務重、工夫緊,各市(州)、縣(市、區)當局要依照省上總體要乞降任務擺設,縝密擺設、統籌布置,以果斷的立場、有用的辦法、務實的作風,把變革的各項政策辦法落到實處。各市(州)、縣(市、區)當局依照本指點意見的要求,連系實踐,積極探究立異,發明性地完成變革義務。

(一)增強指導,強化責任。

推進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施行根本藥物準則是一項嚴重的準則立異,是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有用路子。各市(州)、縣(市、區)當局必需充分看法這項變革的嚴重意義,環繞“保根本、強底層、建機制”,明白目的義務,落實責任主體,將施行根本藥物準則任務列入當局民生工程目的審核,連系本地實踐,進一步細化任務布置和詳細施行方法,縝密擺設、扎實推進、確保目的義務的完成。

(二)增強保證,落實投入。

各級當局要加大財務投入,探究樹立多渠道賠償機制,落實變革所需資金,確保各項津貼經費足額實時到位。各地應積極會同有關部分研討落實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醫務人員養老保證問題,不變底層衛生步隊。樹立健全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財政公開準則,確保資金分派運用標準、平安、有用,嚴禁擠占、截留、調用。

(三)增強督導,齊抓共管。

依照全省一致指導、當地分級擔任、部分指點協調、各方一起參加的準則展開任務。各地、各級醫改施行部分要自動作為,催促各項配套政策實時落實到位,要增強對各地任務的指點反省,動態跟蹤準則施行狀況,實時處置處理任務中的問題,樹立各環節配套聯接、有用運轉的合理機制。

(四)增強宣傳,指導言論。

村衛生室、非當局辦社區衛生效勞站施行根本藥物準則任務關系到廣闊底層醫務人員的親身好處,要充分發揚底層黨組織的政治中心效果,做好變革發動和深化仔細的思維政治任務,處置好變革開展不變的關系。要高度注重變革的宣傳任務,接納多種方式深化宣傳,營建優越的言論情況,確保社會調和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