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部門警示教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12 05:59:00

導語:執法部門警示教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執法部門警示教育工作意見

為提高各行政執法部門的服務水平,促進執法人員規范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優化全市經濟發展環境,決定在全市行政執法部門中實行行政執法“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和“行政處罰備案制度”。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好執法和服務的關系,在執法中體現服務,大力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加快建設經濟強市進程,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具體內容

(一)建立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是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要求,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是要求行政執法部門寓行政執法、行政管理于服務之中,堅持先教育警示進行整改,而后進行處罰。對于企業和群眾非主觀故意且未構成社會危害和未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首次違法(規)行為,行政執法部門下達行政違法行為警示書,警示書以宣傳法律法規、指出存在的問題為主,責令其限期改正。對于能夠限期改正的,免予行政處罰;對確有主觀故意、拒不整改或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行政處罰。

(二)建立行政處罰備案制度,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對行政執法部門執法行為的監督,規范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處罰行為,切實解決行政處罰中的“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和明顯偏袒、有意拖延、濫用自由裁量權、以口頭形式告知執法對象處罰決定等執法不公、執法不規范的問題。凡行政執法部門做出的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較大數額罰款(對個體業戶處以5000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10000元以上罰款)、沒收相當于較大數額罰款的財物等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在下達處罰決定的同時,將處理決定和有關材料抄報同級法制部門、監察部門備案。

三、實施步驟

(一)正確界定范圍。各行政執法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現有的執法項目、執法內容逐一對照,立足實際,把握重點,從與群眾和企業關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執法內容入手,把與群眾及企業生產經營關聯度大而又情節輕微的違規行為納入“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的內容和范圍。各行政執法部門確定的“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項目要向同級法制部門、監察部門備案,經審查后統一向社會公布。

(二)認真細化程序。各行政執法部門要認真研究,完善執法程序,依法辦事,堅持在執法過程中,從檢查、告知、教育、整改到處罰和免予處罰,都要按法定程序進行,增強實行“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和“行政處罰備案制度”的規范性。

四、總體要求

1、提高認識。行政執法的本意是教育和規范少數人的違規行為,維護大多數人的合法權益,“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不是法制的松動,更不是不執法,而是根據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區別情況、實事求是地執法,體現了執法的本意,是對行政執法理念的凈化和升華?!靶姓幜P備案制度”不是對行政處罰的制約和干預,而是行政監督機關通過對執法部門行政執法行為實行更為具體有效的監督,保證執法部門行政處罰更加公正和規范。實行“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和“行政處罰備案制度”有利于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有利于杜絕行政執法中的腐敗現象,有利于融洽黨群、干群關系,有利于維護政府部門的良好形象,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二)加強監督檢查。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完善內部監督檢查機制,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對實行“首次不罰”、“處罰備案”的案件嚴格把關,既防止濫施處罰行為,也防止該罰而不罰。市優化發展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督導,并通過受理投訴、不定期走訪企業了解情況等方式,對基層反映的問題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提高執法過程的透明度。對執行“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行政處罰備案制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視情節予以通報或建議有關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三)廣泛宣傳發動。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廣泛宣傳實行行政執法“首次不罰教育警示制度”、“行政處罰備案制度”的意義和作用,準確界定內容和范圍,教育執法人員做好執法和服務的統一。在執法中,既要防止顧此失彼、影響正常執法,又要防止走向放任自流、姑息縱容違規行為。各新聞媒體要進一步加大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企業和群眾學法守法,依法按章辦事,積極支持配合行政部門依法行政,防止引發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