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環境整治若干意見
時間:2022-03-25 09:26:00
導語:村莊環境整治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改善村莊環境面貌和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積極推進美好城鄉建設,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以城鄉發展一體化為引領,全面提升城鄉建設水平的意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村莊環境整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意見》和《縣政府關于印發<縣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結合我鎮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普遍改善村莊環境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標,以“六整治”、“六提升”為主要內容,全面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加快改善村莊設施條件,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形成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的鄉村面貌,為洋口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組織推進、群眾參與的原則。各村是開展村莊環境整治的具體實施單位,要著力解決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以及影響村莊環境最突出的問題。加強宣傳發動,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二)堅持科學規劃、注重特色的原則。不斷優化村莊布點,完善村莊規劃,充分彰顯城鄉空間優化、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區域特色等要素,強化規劃引導作用,倡導集約建設,突出重點整治,挖掘地方特色,展現鄉村風情。
(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結合各村莊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水平等條件,確定不同的整治目標和方式,并正確處理近期建設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加強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村莊的分類指導,科學有序實施環境整治。
(四)堅持健全機制、協調推進的原則。堅持以塊為主,通過建立縣、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形成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努力鞏固整治成果,持續改善村莊環境。
三、全面整治村莊環境
(一)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統籌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進一步提高村莊生活垃圾收運設施標準化和保潔隊伍專業化水平,加快村莊日常保潔和垃圾清運制度建設,集中清理積存垃圾,配置必備的環衛設備設施,實現村莊保潔常態化。積極推動村莊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源頭減量、資源利用。到2012年,全鎮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鎮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100%。
(二)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選擇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就地建設小型設施相對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等治理方式,優先推進位于環境敏感區域、規模較大的規劃布點村莊和新建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建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長效管理機制,保障已建的設施正常運行。加快戶廁無害化衛生改造步伐。2012年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任務1800座,到2013年,全鎮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完善村莊排水體系,實現污水合理排放,有條件的村莊實行雨污分流。根據村莊人口規模、衛生設施條件和公共設施布局,配建水沖式公共廁所,原則上每個村莊至少配建1座。25%的規劃布點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三)整治亂堆亂放。加強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亂堆亂放、亂貼亂畫。整治露天糞坑、畜禽散養、雜物亂堆,拆除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違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它設施,整治破敗空心房、廢棄住宅、閑置宅基地及閑置用地,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齊干凈、無殘垣斷壁。電力、電信、有線電視等線路敷設以架空方式為主,桿線排列整齊,盡量沿道路一側架設。
(四)整治工業污染源。加強村莊工業污染源治理,建立工業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監督機制,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及環?!叭瑫r”制度。開展小化工、小制革、小漂染等“十五小”企業專項清理整治,對已審批的落后、淘汰工藝,責令企業限期進行技術改造。對未經審批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以及未取得資質認可的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加工點,要堅決依法取締、關閉。
(五)整治農業廢棄物。推廣畜禽養殖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提高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禁止隨處堆放和就地焚燒秸稈,推進秸稈工業原料化、能源化、飼料化、肥料化等多形式綜合利用,加快農村沼氣和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建設。積極引導規?;⒓s化畜禽養殖,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加快規?;笄蒺B殖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對污染物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治理,限期治理或關閉不符合養殖條件、造成環境污染的養殖場。到2013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率達100%。
(六)整治疏浚河道溝塘。按照暢通水系、改善環境、修復生態、方便群眾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村莊河道溝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村莊水環境。全面清理河道溝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雜物和漂浮物,疏浚淤積河道溝塘,突出整治污水塘、臭水溝,拆除障礙物、疏通水系,提高引排和自凈能力。加快河網生態化改造,加強農區自然濕地保護,提高水系自凈能力。推進河道溝塘輪浚機制建設,實現農村河道溝塘疏浚整治和管理養護經?;?、制度化。要進一步完善河道臺賬資料,做到一村一圖、一河一檔。要在等級河道與主要道路交叉口明顯位置設立河道管護公示牌,讓全社會共同參與督促管理。到2013年,全鎮村莊河道溝塘在基本疏浚一遍的基礎上,率先在全縣建立完善的農村河道輪浚機制。
(七)提升公共設施配套水平。推進村莊公共活動場地、鄰里休閑場地和健身運動場地建設,滿足村民日常需求。在完成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目標任務基礎上,按照村級“四有一責”(有持續穩定的集體收入、有功能齊全的活動陣地、有先進適用的信息網絡、有群眾擁護的雙強帶頭人、強化村黨組織領導責任)建設行動計劃要求,實施面積較小、難以滿足實際需要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改擴建。結合推進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優化配套教育、衛生等資源,強化便民服務、科技服務、醫療服務、就業創業服務、平安服務、文體活動、群眾議事等功能,形成功能完善、覆蓋面廣、城鄉差距逐步縮小、基本滿足城鄉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務體系。到2013年,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功能更加完善,城鄉統籌的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八)提升綠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現有自然條件,突出自然、經濟、鄉土、多樣,大力推進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動空間等綠化美化。加強農村綠化工程建設,以提高森林覆蓋率為目標,重點抓好道路綠化、河道綠化和經濟林拓殖工程,在鐵路、省道及縣、鎮(區)主要道路兩側營造綠色通道;加強灘涂、圩堤、水系防護林建設,改善環境;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在房前屋后、空閑地栽植花草樹木,培育盆景,全面提高農村綠化覆蓋率;村莊綠化應以喬木為主、灌木為輔,少用草坪;注重與村莊風貌相協調,通過植被、水體、建筑的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綠、季相分明、層次豐富的綠化景觀。積極推進村莊公共綠地建設,方便群眾休閑健身。不斷加強樹木的撫育,提高樹木的成活率。落實樹木管護責任制,進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確林權,由村統一經營的公益林要明確樹木管護人,做到一栽就管,確保存活率。到2013年,全鎮村莊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
(九)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積極推進城鄉區域供水,加快實施長江引水工程建設,開展陳舊管網改造,加強備用水源的安全監管。通過引江區域供水工程的實施,實現區域聯網供水,使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長江區域供水農村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十)提升道路通達水平。提高農村公路通行服務水平,改善村莊內部交通及出行條件,構建城鄉一體的客運網絡。結合村莊規模形態、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確定村莊內部道路密度、等級和寬度。村內道路鋪裝形式根據道路功能確定,主要道路實現硬質化,并合理配套照明設施;次要道路及宅間路可采用磚石、沙石等鄉土生態材料進行鋪裝;具有歷史文化傳統的村莊道路宜采用傳統建筑材料。到2013年,全鎮規劃布點村莊道路和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100%。
(十一)提升建筑風貌特色化水平。引導促進農村民居建筑風格與村莊整體風格相協調,充分體現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特征,有條件的地方可實施既有建筑物出新。嚴格規劃管理,依法處置違法違章建筑。對具有傳統建筑風貌和歷史文化價值的住宅,進行重點保護和修繕。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和救災救濟工作,推進農村危房改造。
(十二)提升村莊環境管理水平。以完善村莊環境長效管理機制為核心,以全面提高村民素質為手段,以實施環境優美村為抓手,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突擊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行政推動與全社會共同參與相結合、輿論宣傳引導與制度規范入軌相結合,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隊伍管理機制、投入保障機制、督察考評機制。積極探索農民參與和自主管理村莊環境的有效途徑,引導制定農民群眾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規民約,落實設施維護、河道管護、綠化養護、垃圾收運、公廁保潔隊伍。建立專項規章制度、固定管護隊伍以及村民參與的監督制度,做到運行有效、管護到位、群眾滿意,使村莊環境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軌道,確保環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彈,全面提升村莊環境建設水平。
四、目標任務及實施步驟
(一)目標任務。根據“全面啟動,三年完成”的要求,我鎮2011-2013年對全縣村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推進村莊凈化、綠化、美化和道路硬化,普遍改善環境面貌。到2013年12月底全面完成22個行政村村莊環境整治。規劃布點村莊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重點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亂堆亂放、工業污染源、農業廢棄物、河道溝塘,著力提升公共設施配套、綠化美化、飲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達、建筑風貌特色化、村莊環境管理水平;非規劃布點村莊要結合實際,突出生活垃圾、亂堆亂放、河道溝塘等環境衛生整治,保障農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莊環境。主要目標是:
1、村容村貌更加整潔。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亂堆亂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環衛保潔機制基本建立。
2、生態環境更加優良。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取得顯著成效,各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資源得到合理保護和集約利用,綠化美化水平顯著提高,河塘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環境質量全面提高。
3、鄉村特色更加鮮明。溝渠水田林路自然風貌得到保護,歷史文化得到弘揚,建筑特色得到彰顯,田園風光、村莊風貌、鄉村風韻更加明顯。
4、公共服務更加配套。推進鄉村道路、給水排水、綠化環衛、清潔能源、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達村到戶,村莊公共管理、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服務等設施配套齊全、功能完善。
(二)實施步驟。
1.2012年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3月30日前全鎮4個行政村按要求整治到位,為通過省級驗收做好準備。6月底前,全鎮5個行政村完成環境整治任務,并通過省級驗收。年底前,全鎮6個行政村完成環境整治任務,并通過上級驗收。
2.2013年底前,全鎮全面完成行政村的環境整治任務,并通過省級驗收。全鎮申報三星級“康居鄉村”不少于1個,申報二星級“康居鄉村”不少于6個。所有規劃布點自然村達到省一星級“康居鄉村”的標準。所有的非規劃布點自然村要通過省“環境整潔村”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組織,明確工作職責。鎮成立以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村莊環境整治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經站,徐可銀站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明確職責,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縣、鎮財政拿出專項資金,用于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保證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辦公經費和車輛保障。各村要將這項工作擺上突出的位置,結合實際建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并制定實施方案,細化職責分工,落實政策措施。農經站牽頭,負責領導組日常工作;水利站負責四位一體、垃圾設施、自來水、河道整治工作;建設服務中心負責建筑垃圾、破舊房屋、違法違章建筑整治工作;農業服務中心負責綠化、改廁工作;安全環保服務中心負責工業污染源處置、協助獸醫站負責養殖糞便直排整治工作。
(二)強化工作指導,提供技術服務。根據各地村莊基本條件,分區域、分類型指導推進村莊環境整治。加強與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的結合,整合資源,集中力量,促進村莊環境整治各項任務和措施的落實。組織開展基層干部村莊規劃建設和環境整治技術培訓,提高科學組織實施村莊規劃建設和環境整治的能力。各成員單位既要整體聯動,切實做好本部門承擔的工作,又要主動溝通,密切配合,形成推進村莊環境整治的強大合力。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重點問題現場會辦、協調制度,簡化程序,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在改進服務、提高效率上狠下功夫。相關職能部門要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
(三)注重政治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所需資金以各級財政投入為主,對列入整治范圍、全部完成整治任務的行政村,省、市財政對每個行政村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h財政對通過省驗收的行政村給予每個村5萬元的補助資金。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金30%左右用于村莊環境整治。
(五)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輿論氛圍。廣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宣傳教育,強化環境衛生意識,引導農民群眾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的作用,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開展村莊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和黨委、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動員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村莊環境整治、維護和長效管理中來,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村莊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六)加強督查推進,嚴格考核獎懲。各村及相關部門要將全年的目標任務迅速分解,制定切實可行的組織推進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工作要求、具體措施和責任人。要切實加強過程控制,嚴格按照序時進度,確保整治工作全面落實到位。鎮掛鉤村班子成員和分村鎮干要加強督查指導,促進掛鉤聯系村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將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列入各村、各部門年終考核內容,全力支持村莊環境整治。對完成村莊整治任務的村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不能按時完成村莊環境整治任務的村,對其考核時進行扣分,并由鎮政府進行通報批評。建立定期督促檢查和情況通報制度,由村莊環境整治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能對相關村進行指導、協調、督查,強化時點控制,通過周推進、旬督查、月點評、季評比、年終考核等辦法確保全鎮村莊環境整治工作高效推進。
- 上一篇:創優活動通知
- 下一篇:農業機械購置補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