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1 08:20:00

導語: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工作意見

為了促進縣域房地產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加快推進城市化建設步伐,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國發〔〕18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政發〔〕29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房地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加快房地產業發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環境,滿足城鎮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是擴大內需,拉動投資,促進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縣房地產業發展迅速,但建設規劃滯后、開發秩序混亂、交易不規范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房地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因此,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促進房地產業發展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工作抓實抓好,切實解決房地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努力實現房地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明確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立足規劃,強化調控,穩健發展,建設宜居”的原則,充分反映和尊重城鎮居民的居住要求和居住習慣,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整合資源、規范管理,不斷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質量,努力建設有品位、上檔次、風格獨特的宜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

(二)發展目標:在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基礎上,實行總量控制,建設布局合理、品位端莊、環境優雅、功能配套、物業規范的宜居住房和竹溪特色的宜居環境?!笆晃濉逼陂g,縣城規劃區內新建商品住宅40萬平方米,每年按8萬平方米的規??刂?,重點建設1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以降低小區開發成本,增強配套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步發展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合理開發面向高收入家庭的商品房和生態別墅房,確保絕大多數市民買得起房,住得上房?;靖窬譃椋阂詿锎蟮纼蓚葹樯唐贩康募虚_發區,沿305省道建設斜檐坡頂商住樓為主體的百里居住走廊。在農村集鎮,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由傳統的自然院落,形成順路延伸、集中連線的集鎮街道;由單門獨戶的農家小院,形成與主道相通,居住與生產相融的生態農家莊園。

三、強化加快房地產業發展的工作措施

(一)拉長房地產業的發展鏈條。

1、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統籌考慮產業發展前住房的已有存量、產業發展中的監管與產業發展后的物業服務,妥善處理好城區與鄉村、小康戶與普通群眾、有居與無居、近期與長遠的關系,合理規劃好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同時,要重視培育和完善住房設計、房地產評估、房地產經紀等中介服務組織。通過建立執(職)業資格制度,完善房地產中介服務的執業標準和執業質量,推動相關的中介服務行業健康發展。

2、轉變開發行為。要努力實現“四個轉變”,即:在布局上,由事后認可向事前控制轉變;在形式上,由單棟住房向功能配套的小區轉變;在要求上,由“見縫插針”式的居住關系,向生態莊園轉變;在區位上,由城區向郊區和農村拓展。

3、優化產業發展模式。要實現“五個發展”,即:由粗放、單棟開發向集約開發發展;由多元開發向集中開發發展;由零散開發向成片規模開發發展;由以自住順帶開發向批量提供商品房為主的產業開發發展;由設施功能不配套向設施功能配套的方向發展。

(二)積極培植壯大房地產業龍頭企業。要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管理,引導他們提高素質,依法經營,正確處理國家、企業(開發商)、勞工、購房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積極推進行業協會建設,加強行業自律,有條件的開發企業要籌建企業黨組織。對實力雄厚、誠信經營的龍頭企業要實行重點管理、重點保護,在開發項目、開發額度、開發用地、信貸支持上優先供給,逐步淘汰規模小、無資質、誠信差的開發企業(商),形成公平競爭、良好有序的市場環境。

(三)切實加強年度開發總量控制。從年起,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用地,要逐步做到統一儲備,計劃供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確定年度開發總量,縣政府以責任書的形式將年度開發總量下達給縣房地產管理局,縣房地產管理局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商)的申報時間順序將計劃下達到具體的開發項目。凡是沒有取得房地產開發額度指標的,不得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活動。

(四)嚴格農民建房審批管理。農民在集體土地上建房,必須嚴格遵循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以及住房建設規劃。屬拆舊建新、在原住房建筑面積之內的,按農民建自住房政策處理,超出的部分,按房屋開發政策處理;屬新建的,按農民新建住房的政策處理。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以農民建房的名義使用農村集體土地從事房地產開發。根據土地利用規劃,確需開發房屋的,須將集體土地依法轉為國有土地后方可辦理用地手續。

(五)加強對集資合作建房的監管。嚴禁機關、企事業單位集資合作建房或以其他名義變相搞實物分房。凡違規建房的,由房管、國土資源、規劃、監察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從嚴查處。

(六)統籌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根據城區居民住房需求實際,合理規劃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重點開發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經濟適用房,適當提供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為城區中低等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七)加強商品房預售、銷售和備案管理。房地產開發項目在向社會預售前,由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向縣房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供相關文件和資料,對符合條件的,核發《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凡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一律不得進行商品房預售。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后,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必須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竣工驗收手續,取得《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開發企業(商)憑建設、國土資源部門核發的相關證件向房管部門進行備案登記。

全面實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制度。所有商品房在出售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必須依法向購房者提供《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確保居住安全。

(八)加強房地產開發的環保管理。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要配套環保設施建設,做到開發前有規劃,建設中有落實,建成后有實效。新開工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必須配套建設“埋地式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同時,要做好房地產項目施工的環境保護工作,嚴禁亂堆、亂占、亂放,杜絕各種污染。

(九)加強物業管理。開發企業(商)在開發項目建設中,必須同步建設物業管理設施,物業管理用房必須與開發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物業管理用房為全體業主共有。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立規范的物業小區,健全物業管理制度,提高物業管理質量和水平。

(十)加強裝飾裝修管理??h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辦公室要依法履行行業管理職能,把室內與室外裝修納入統一管理,嚴格執行開工許可、竣工驗收制度。對裝飾材料進入和施工安全嚴格把關,對企業資質、從業人員嚴格依法管理。要從嚴審核行政事業單位的裝飾裝修預算,凡未經審核的,不得進入招標程序;嚴格控制工程決算,按規定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十一)加強房地產開發市場的清理整治和執法監察。房管、建設、土地、稅務、工商等部門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對2006年12月31日以前的房地產開發活動進行全面清理,重點對開發活動的規劃、用地、報建、產權登記和交易行為以及配套的物業管理進行清理整治??h房管部門對房地產開發項目要進行全程跟蹤監管,加大房地產開發領域行政執法監察力度,及時發現和糾正房地產開發領域的違法行為,依法管理好房地產開發市場。

四、加強對房地產開發工作的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房地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竹溪縣加快房地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決產業發展中事關全局的問題。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房地產業發展的法規政策,密切配合,加強監管,促進全縣房地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國土資源部門要嚴把房地產開發的土地關,凡不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鎮住房建設規劃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國土資源部門一律不得供地、批地;對符合規劃、手續齊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要嚴格依法征收房地產開發項目用地土地出讓金,在開發商辦理土地使用證時,要及時受理和測繪。

房管部門要做好房地產業發展的規劃、監督、協調與管理工作,對開發項目實行總量控制,抓好開發企業的資質管理和銷售管理、物業指導和開發市場的行政監察工作。建立健全房地產預警預報制度,對開發市場進行適時監測,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指導企業理性開發。在辦理相關證件的服務上,按照“以證控稅、先稅后證”的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稅收政策,防止稅收流失。

建設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報建程序,房地產開發活動必須憑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進行報建,否則不得進入報建程序。要依法履行職責,嚴把房地產開發項目審批關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開發項目,一律不得審批:(1)不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2)未取得房地產開發建設條件意見書及年度總量控制額度指標的;(3)基礎設施不配套、沒有物業管理用房設計的;(4)有不誠信行為,在交易中存在欺詐、偷逃稅費行為的;(5)沒有取得房地產開發資質的。同時,要加強對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施工行為的監管,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招投標管理部門要嚴格執行房地產開發有關招投標管理的規定,從源頭上防范房地產開發領域的腐敗現象。

物價部門要管理、調控好房地產市場價格。同時,要加強對房地產開發服務相關單位的收費管理,及時查處各類亂收費行為。

城關鎮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城區村民建自住房的管理,村民建房必須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住房建設規劃,杜絕少報多建等違規行為。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以前文件有關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