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環境質量提升指導意見

時間:2022-04-28 02:47:00

導語:工業園區環境質量提升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園區環境質量提升指導意見

為加快杭州灣工業園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園區大氣、水環境質量,爭創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促進園區經濟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決定在2012年實施園區環境質量提升工程,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上級有關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要求以及“81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行動的精神,進一步強化源頭控制,以項目強制淘汰和改造為抓手,以規范企業環境行為為重點,深入實施產業提升和生態化改造,大力提升工藝裝備水平,提高污染防控能力,有效改善園區環境質量,促進園區經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2012年度環境質量提升工程,強制性淘汰13只污染嚴重的項目,強制改造26家污染較重的企業(其中13家企業部分車間實行推倒重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現有產業層次;完成上級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不斷完善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切實提高整體治污水平,區域大氣、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蓋北鎮、崧廈鎮和東一區基本消除惡臭影響;河道水質實現“消滅V類,確保IV類”的目標;區域環境污染投訴量持續下降,群眾對環境滿意度不斷提高,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群體性事件發生。

三、工作重點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1、嚴格項目環境準入。從園區的產業定位和產品結構調整方向,對入園項目進行嚴格把關,一律停批工藝、設備落后,廢氣污染嚴重,污染可控性差的項目;嚴格控制染料、醫藥、農藥等化工企業數量及化學合成規模;加快實現產業鏈的深度延伸,鼓勵園區低效化工企業退出和加快二次改造。

2、強化項目淘汰改造。對工藝、設備落后、污染嚴重、廢氣可控性差的5家企業13只項目(產品)予以強制淘汰。對投產較早,設備陳舊落后,廢氣難控制的13家企業有關車間實行推倒重建,改造提升生產工藝裝備。

3、著力推行清潔生產。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對染料、農藥、顏料、醫藥中間體等重點行業,對其反應路徑、反應介質、反應過程和工藝進行綠色化設計和優化,大力推廣管道化重氮偶合、連續硝化等先進環保技術;研究有毒有害物料的替代品和替代技術,實現原料和介質的綠色化。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產生量。通過清潔生產審核企業5家,通過ISO14000認證企業4家。

(二)深化污染專項整治

1、實施惡臭廢氣專項整治。針對目前園區廢氣惡臭污染物排放總量較大的實際,對排放廢氣的惡臭無量綱綜合指標統一執行15米高排氣筒的排放標準,對相關企業實行提標改造,強化廢氣處理設施的配套完善,提高對惡臭廢氣的處理效率,有效減少惡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分行業提升企業的裝備和工藝水平,以物料投加及固液分離為重點,提高設備的密閉性,減少無組織廢氣排放,提高污染控制能力。對9家企業實施惡臭廢氣整治。

2、實施水污染專項整治。實行治污與截污相結合,一方面按照分質分類處理的要求,針對高COD、高鹽、高氨氮的母液廢水,配套建設氧化、多效蒸發、汽提等預處理設施,責成7家企業限期改造廢水處理設施,通過采用新工藝、新方法,提高污染治理設施的處理效率,確保廢水穩定達標排放。另一方面,嚴格實行雨污分流。染料、顏料行業的生產區域雨水全部進入廢水收集系統,其他行業車間邊的污水溝與雨水溝完全隔離,并落實防滲防腐措施。企業廠區內的食堂、浴室、廁所等生活污水和實驗室廢水全部截污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3、實施行業專項整治。根據上級出臺的行業整治標準,對列入整治范圍的行業嚴格對照標準實施綜合整治,全面提升整治行業的工藝裝備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

(三)夯實環境基礎設施

1、完善河道水利建設。

2、健全監測監控設施。加強園區大氣特征污染因子監測監控體系日常維護,確保正常運行;試點對重點企業的排氣筒安裝惡臭在線監測裝置;對重點企業母液廢水的儲槽處、預處理的地方和清下水排放口安裝視頻監控探頭,實行全程監控。

3、規范工業固廢填埋場。按照上級環保部門要求,規范設計,加快建設,完成眾聯環保固廢填埋場項目一期工程建設。

4、加強生態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抓緊建設東一區、東二區、職工集中居住區及白云小區的污水收集管網;加快建設東一區二期、東二區一期及新東進河兩側的綠化工程。

(四)嚴格環境執法監管

1、加強環境日常監管。對環保重點監管企業的廢氣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實行不定期檢查,對排氣筒排放的廢氣惡臭污染物進行不定期的監測,加大非工作時間的突擊檢查頻次。實施園區企業門前河道水質“三包”監管機制,簽訂企業環保責任狀,對園區河道按企業位置進行分段包干監管,定期對園區的河道進行分段監測,發現數據異常,追究包干企業的責任。對重點企業母液廢水處理實行流量監控,母液預處理設施單獨安裝電表和蒸汽表,實行定期抄表,定期核查。

2、嚴懲環境違法行為。保持環境執法嚴查、嚴管、嚴處理的高壓態勢,對廢氣超標排放企業,第一次查實,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并責令整改;第二次查實,處罰并責令停產整改;連續三次查實的,從重從嚴處罰并責令停產整頓,同時予以通報曝光。對廢水直接偷排河道和非法向環境傾倒危險廢物(含高濃度母液廢水)的案件,一律實行高額罰款,停產整頓,企業相關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媒體公開曝光。

3、完善環境監管機制。繼續實施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強化公眾環境監督。加強部門聯動,環保、公安、管委會要加強協作,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排污行為。

四、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園區環境質量提升工程,事關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和園區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事關區域環境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各企業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項目淘汰、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通過淘汰改造落后的生產工藝及裝備,淘汰改造污染嚴重的項目,配套完善污染治理設施,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做到思想上高度統一,行動上積極主動,投入上保障有力,切實有效地推進工作。

2、加強領導,明確任務。為加強園區環境質量提升工程的領導,成立由市委常委、園區管委會主任為組長,市環保局局長、園區管委會副書記、副主任為副組長,相關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園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并督促落實有關工作,組織開展績效考核。園區社會事務管理局、環保分局、規劃建設局、經濟發展局、投資合作局、安監分局、公安新區派出所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園區環境質量提升工程的順利推進。

3、落實措施,加大整改。園區環境質量提升工程的責任主體是企業,各企業要扎實做好項目淘汰、改造工作,做到企業主要領導親自抓,及早謀劃,盡早行動,建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并根據具體的工作要求,針對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及實施計劃,于3月底前將領導小組名單、整改方案及實施計劃上報園區社會事務管理局,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在規定時間內改造到位,年底前完成驗收。

4、加強督查,嚴格考核。完善環境質量提升工程的工作推進機制和督查考評機制。做到事前早部署,事中勤督查,事后嚴考核。各部門和企業必須按要求開展淘汰、改造工作,決不允許出現任何形式的“假、瞞、頂”現象。對于工作力度不大,整治不到位的企業一律停批新項目,在建新項目停辦行政許可手續;對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務、未通過驗收的企業,將予以停產整頓,直至強制淘汰;對因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影響園區環境質量提升工程整體進程的部門或個人,將追究相關部門、個人的責任。同時,強化政策激勵,對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淘汰、改造任務并經驗收合格的企業,按規定予以財政獎勵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