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交通安全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19 10:07:00

導語:縣區交通安全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區交通安全工作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管委會),縣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決定》(陜政發〔2010〕17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延政發〔2011〕55號)文件精神,全面加強我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F就我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以服務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統領,以“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為目標,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為基礎,以懲治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為重點,以加大科技投入為支撐,緊緊扭住人、車、路、企和防、管、救、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全面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著力破解長期制約我縣道路交通安全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和諧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標任務

建立健全適應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交通安全組織體系,“平安暢通”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主要控制指標全面下降,基本建立起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道路交通新秩序。到“十二五”末,全縣較大交通事故基本得到遏制,特大交通事故全面杜絕,萬車死亡率不超過3,力爭實現“平安暢通縣”目標。

三、工作措施

1、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把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作為治本之策,認真履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法定義務。以創建交通安全示范單位為載體,深入開展交通安全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家庭活動。各級新聞媒體單位要積極配合公安交警等相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全面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切實增強全民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文明意識,有效指導和規范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安全行為。

2、嚴把駕駛人準入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駕駛人培訓機構的管理,嚴把駕校培訓質量關,嚴格營運車輛駕駛人的準入門檻,嚴把駕駛人的從業資格關。運輸企業要加強對駕駛人的安全教育培訓,嚴把駕駛人的行車安全關。對發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負有主要責任的客運駕駛人,由公安部門依法吊銷其駕駛證,交通部門依法注銷其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對發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客運駕駛人,終身禁駕營運客車。

3、嚴格車輛登記查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嚴格落實機動車登記、查驗制度,對客運、危險化學品運輸車、校車等重點車輛實行檔案化管理。農業部門重點做好拖拉機駕駛人的考試、發證和拖拉機駕駛證的核發工作。質監部門要加強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未按標準檢驗或出具虛假檢查報告的行為。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車輛改裝企業的監督檢查,對未經批準擅自從事汽車改裝的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商務部門要嚴格執行車輛報廢制度,加強對報廢車輛回收(拆解)企業的管理,嚴禁拼裝、倒賣報廢汽車流入市場。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對回收(拆解)的報廢汽車要逐車登記,發現盜竊、搶劫、窩藏等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4、完善道路配套設施。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模和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發展規劃,科學制定城鄉公共交通發展規劃,在新建、改建和擴建公路時,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嚴格道路交通安全驗收程序,將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與道路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對交通安全設施達不到相關標準,未經安監、公安部門安全驗收的,一律不得進行竣工驗收和通車運行。及時更新完善道路交通標志、標線、標識等配套設施,消除和減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5、加強城區道路建設。各相關部門要按照縣城、鄉鎮總體規劃,針對城區交通擁堵現狀,突出道路交通規劃的引領作用,統籌謀劃、超前籌劃城區道路交通發展,加大城區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交專用車道、非機動車道及行人過街設施、停車設施的規劃建設,著力改善城區道路交通條件。

6、加強農村交通管理。要大力發展農村客運公共交通,加快建設農村客運網絡。積極推廣農村機動車和駕駛人“戶籍化”管理,提高農村地區摩托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的上牌率。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客運站點的管理,提高農村客運班線的通達率,建設滿足農村客運安全運行的道路,切實解決農民出行難問題,從源頭上治理農用車非法載人等行為。“十二五”末,實現所有農村新型社區和80%以上非重點村通村客運班線全部通達。

7、加強隱患排查治理。要加大對臨水、臨崖及臨彎、陡坡等危險路段的整治改造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安裝防撞設施護攔護墩,改善公路安全狀況。安監部門要會同公安、交通、財政、經濟發展等部門,進一步加強危險路段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具體治理意見,健全完善隱患公告公示、掛牌督辦、跟蹤治理、逐項銷號等制度。交通部門具體負責排查治理,安監、公安部門跟蹤監督隱患治理進展情況,確保隱患整治取得實效。對一時難以治理的,要及時增設防護墻(欄)和安全警示標志,并限期整治。凡因未按有關要求對事故多發和危險路段進行排查治理造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要從嚴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8、嚴格企業準入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安監、交通部門要加強對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狀況的審查、評估,嚴把企業資質、車輛技術狀況、從業人員、管理制度和安全設施準入關。凡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道路交通運輸企業,交通運管部門不得發放經營許可證,工商部門不得辦理營業執照;凡安全技術不合格的營運車輛、未取得相應從業資格的駕駛員,禁止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性活動。運輸企業要切實承擔起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投入機制,配齊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客車進站報班和出站查驗門檢制度以及客車報停報告制度。運輸企業,特別是客運車站(點)要建立完善進站經營車輛單車檔案,做好營運車輛的等級維護、保養等安全例檢工作,切實消除安全隱患。

9、加強重點車輛管理。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對企業安全生產實行分級分類科學監管的意見》(延政辦發[2011]150號)安排,堅持屬地管理、分類評估、動態監管原則,對全縣所有長途客運、公交、出租等客運企業和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統一納入分級分類監管信息平臺。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推廣客運車輛和客運駕駛人戶籍化管理,對三級以下危險路段實行限時通行的交通管制。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嚴格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通行管理,嚴格執行限時段、限路段通行管理措施,建立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長效機制。要加強對校車安全性能的檢測,嚴把校車駕駛人資格審查關,嚴格落實校車教師跟車值班制度,加大乘車學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嚴厲打擊三輪汽車、拖拉機等違法載運學生行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各單位要嚴格公務用車管理,堅持對公務用車駕駛人進行定期培訓,繼續推行公務用車駕駛人違法交通行為抄報制度,切實規范公務用車行車秩序。

10、加大私車管理力度。依托單位、居委會、社區、住宅小區,著力加強對私家車的管理,積極探索建立私家車戶籍化管理模式。加強對私家車駕駛人的安全教育培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定期深入社區開展安全教育,單位、居委會、社區、住宅小區每季度至少對私家車駕駛人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訓。將私家車的教育培訓、安全出行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內容,轄區內一年發生3次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實行居委會、社區、住宅小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

11、提高科技管控能力。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科技裝備和信息化技術在道路交通執法中的應用,進一步推廣交通技術監控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加快建立全縣道路交通數字化監控體系,切實提高道路交通執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大公路網特別是城區、縣際交界處、事故多發路段視頻監控、卡口監控、電子警察等高科技設備布控密度,全面推行客運車輛、?;\輸車輛及校車安裝行車記錄儀或GPS(GPRS),逐步建立現代化交通管理系統?!笆濉蹦幗⒓畔⒉杉?、處理、控制、指揮于一體的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體系和管控平臺,實行實時動態監控管理,加強對城市動靜態交通狀況的綜合分析、處理,提高對交通的調控和干預能力。

12、嚴格規范交通秩序。各有關部門要大力倡導文明交通風尚,結合城區道路交通秩序整頓,實行城區交通重點區域機動車單行、環線繞行,嚴格禁止機動車亂停亂放,嚴格三輪車在城區限時段、限路段通行,切實改善行人、非機動車交通出行環境。切實加強城區交通協警、協管員隊伍建設,加大疏導交通力度,著力解決城區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深入推進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加大對行人違反交通信號、行車道兜售物品、散發小廣告等各類行為的處罰力度,規范行人交通行為,解決人車用路矛盾,確保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13、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以省道、城市道路、縣鄉道路為重點管控區域,進一步加大執法工作力度,對超員、超速、超載、酒后駕駛、疲勞駕駛、不系安全帶、強行超車會車、無證駕駛、拖拉機和農用車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實行嚴查、嚴管、嚴糾、嚴處,堅決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

14、建立健全預警機制。氣象部門要加強對雨、雪、霧、冰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報預警工作,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及時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社會和公眾通報、氣象交通信息??h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根據氣象信息,立即啟動惡劣氣候條件下交通保暢應急預案,及時交通安全預警,為交通參與者提供準確快速的交通信息服務,并采取相應的道路通行管理控制措施,科學調配警力部署,引導過往車輛減速慢行或調整行車路線,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緊急封閉部分路段??h交通部門要及時做好公路搶險通暢工作,消除公路安全隱患,保障行車安全。

15、完善應急救援機制。公安交警、安監、交通、衛生等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時,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積極組織開展現場救援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建立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聯動響應機制,提高交通事故信息反饋、現場急救、應急處置能力,促進公安機關與緊急醫療救援單位同步聯動,開辟交通事故緊急救援綠色通道,最大限度提高交通事故傷員救治率。要制定和完善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的突發事件交通安全應急工作預案,落實人員、裝備、物資,適時組織應急演練,確保應急救援處置及時,救援有力。

16、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合理調配警力,在現有力量基礎上盡可能向一線傾斜,特別是要加強縣鄉公路、農村道路的警力配置。充分發揮基層派出所、綜治辦及村委會的作用,建立專兼職道路交通安全隊伍,加強縣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17、加大交通安全投入。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專項資金保障制度,加大路面交通安全設施保障、事故多發和重點路段隱患治理、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等工作必要的資金支持力度,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交通安全經費投入機制。全面加強和改善道路交通執法人員、醫療衛生救援人員的培訓和交通執法裝備、醫療衛生救援裝備的配置,并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人員經費、辦公經費、業務裝備經費及交通安全協警、協管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全額保障。

四、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縣上成立了由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高樹杰任主任,安監、交通、公安、農機、教育、司法、質檢、工商等相關部門主管領導為成員的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在縣交警大隊下設辦公室,李金虎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高兼任副主任。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及時協調處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點問題,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督導檢查。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要按照工作職能,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合力,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形成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具體負責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