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食品安全管理意見

時間:2022-05-19 11:39:00

導語:縣區食品安全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區食品安全管理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管委),縣政府各工作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以下簡稱《決定》)和《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05]2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延政發[2005]64號,以下簡稱《意見》)精神,全面加強我縣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促進全縣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現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國家和政府的形象。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先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食品安全組織領導體系建設,深化食品監管體制改革,整頓和規范食品生產經營秩序,不斷推進食品市場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進程。

近幾年,我縣堅持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周密安排,狠抓落實,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大力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市場經營秩序日趨規范,安全形勢明顯好轉。但就目前情況看,食品行業設施條件差、經營管理水平低、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自我防護和維權意識淡??;長效監管機制尚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等問題還比較突出,食品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市場監管與發展、整治與規范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采取有力措施,切實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明確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堅持“全縣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層層落實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加大執法力度。堅持集中治理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突出工作重點,抓好專項整治,強化日常監管;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引導企業誠信守法;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輿論監督,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通過努力,使全縣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明顯好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食品監管體制更加完善,檢驗檢測體系、信用體系基本規范,企業安全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食品營銷市場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

在1—2年內:全縣蔬菜農藥殘留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學校食堂、餐飲業全面實現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畜產品中使用“瘦肉精”得到根除;大米、小麥粉、醬油、醋、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和白酒、糕點、醬腌菜、果脯蜜餞、炒貨、蛋制品、水產品、掛面、淀粉及其制品等食品生產企業全部獲得生產許可證;大中型食品經營企業散裝食品經營行為得到規范;基本消除面粉、肉類、兒童食品加工企業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在3—5年內:全縣農產品市場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所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大中型食品生產企業和餐飲業全面推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80%以上的企業通過認證;大中型食品商場(超市)全面推行良好衛生操作規范(GHP)、良好生產操作規范(GMP)體系,60%以上的企業通過認證。

在10年內:食品生產企業和餐飲業全部實施HACCP體系;農藥、獸藥使用和食品流通秩序得到全面規范。

各級政府要對食品安全負總責。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層層簽訂食品安全監管目標責任書,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施。食品企業的法人代表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抓好源頭管理。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強化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和日常監管,依法加大監管力度。

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全力抓好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聯席會議制度。

三、切實抓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幾項重點工作

(一)加強綜合監管與組織協調??h食品藥品安委會辦公室(藥監局)要深入開展“食品放心工程”,抓緊編制食品放心工程3年規劃,積極開展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工作;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與溝通,充分發揮各監管部門的職能作用,相互交流監管信息,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協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建立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體系,增強監管合力;開展食品安全現狀調查,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積極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集中力量查處一批涉及面廣、影響惡劣、嚴重損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違法經營食品大案要案。

(二)加強源頭治理,保障農產品安全。農業部門要切實加強產地環境、農產品包裝標識的監管,實行市場準入及質量跟蹤制度,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和農產品追溯制度;突出抓好“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重點解決蔬菜產品高毒有機磷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水果農藥殘留和生產激素濫用,畜禽產品獸藥殘留和動物疫病,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等問題;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檢測,推進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養殖小區、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生產基地建設,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步伐。水利部門要依法加強水產品管理和源頭污染治理工作,嚴格水產品的產地認定和市場準入管理,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三)深入開展食品加工行業整頓活動,提高食品工業安全水平。質監部門要加強對食品(純凈水、酒類)加工企業產品的監督檢驗,全面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加強食品加工企業生產許可和衛生監管工作,落實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巡查、回訪和年審制度,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的培訓,建立健全企業質量檔案,嚴肅查處生產假冒偽劣食品和無證生產的違法行為;大力推行名牌產品制度、企業產品免檢制度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制度,切實做好食品標準化工作,加強食品計量和食品標識的監管。通過扎實有效的專項整治工作,積極扶持一批名優企業,培育樹立一批優質安全食品品牌,嚴厲查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典型案件。

(四)進一步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工商部門要對食品流通環節實施全程監管,倡導現代流通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開展“六查六看”(查經營資格,看證照是否齊全;查進貨票據,看來源是否合法;查經銷食品,看質量證明;查包裝標識,看是否虛假;查商標廣告,看是否侵權;查市場開辦者,看管理是否健全)、推行“廠場掛鉤”、“場地掛鉤”等有效辦法,規范食品經營主體的經營行為;建立健全流通環節食品質量檢測制度,大力推行流通領域食品準入制度,嚴格實施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積極推進12315投訴“進社區”、“進村鎮”、“進學?!惫ぷ?,隨時掌握市場食品質量狀況,及時查處違法經營食品案件。鹽務局要加強食鹽生產、經營市場管理,堅決制止原鹽、散裝鹽銷售行為。

(五)加大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督力度。衛生部門要積極推行餐飲業、學校食堂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準入制度,把好許可關。加強對餐飲業、食堂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的監督力度,控制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發生和流行。嚴厲打擊各種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加強學校食堂、小餐館、建筑工地食堂和農村婚喪嫁娶聚餐等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環節的監管,嚴格實行大型群體就餐報告制度,逐步實現食品衛生監管工作重點從城市向農村的轉移。

(六)加強畜禽屠宰市場監管和食品流通行業的管理與指導??h商貿辦要依法規范生豬定點屠宰和酒類市場監管,積極推進牛、羊、家禽的集中屠宰和規范屠宰,整頓和規范肉品流通秩序。加大縣城集貿市場整改和規范力度,加快農村集貿市場和城鄉農副產品市場建設。積極推行生鮮食品超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化運銷方式,加強超市食品安全管理,實行食品進貨檢驗、索票索證、購銷臺賬和質量追溯制度。

(七)加強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食品安全監管。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將兒童食品和農村食品市場整治列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對社區、城鄉結合部及村鎮的各類分散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館的監管力度,防止假冒偽劣食品流向農村。積極探索農村食品銷售、監管網絡建設的有效途徑,鼓勵引導合法、誠信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到農村鄉鎮建網點,形成食品供應的主渠道。切實加強縣、鄉、村三級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設,形成嚴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保證農村食品市場安全。

(八)抓好食品安全宣傳工作。宣傳、廣電部門要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揭露和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以及熱點難點問題,大力宣傳優質食品、品牌食品和重質量、講信譽的優秀企業,增強群眾消費信心,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四、健全管理措施,完善長效工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協調機制??h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全縣食品安全工作,研究起草有關食品安全的地方性政策法規和規章,建立健全統一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組織制定全縣食品安全工作規劃并監督實施;協調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任務,制定工作目標并監督落實,加強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定全縣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組織食品安全執法監督檢查,確定年度工作重點和重點建設項目;綜合協調食品安全檢測和評價體系建設以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及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活動,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的分析、預測和工作??h食品藥品安委會辦公室具體負責縣食品藥品安委會日常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和辦事機構,統一協調本鄉鎮的食品安全工作。

(二)加強宏觀指導,積極推進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和體系建設??h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承擔縣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職責的同時,要切實負起對全縣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責任,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擬訂、修訂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政策、工作規劃并監督實施;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并根據縣政府授權,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食品重大安全事故進行查處;綜合協調食品安全檢測和評價工作;組織實施GHP、GMP、HACCP體系建設;負責制定食品安全信息辦法,定期向社會食品安全信息和質量公報。

(三)理順監管部門職責。按照《決定》精神,遵循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采取分段管理為主、綜合監管為輔的方式,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明確管理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在縣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資源的整合和工作的協調統一,建立食品安全議事協調機制。各鄉鎮要盡快建立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機制,切實擔負起本鄉鎮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財政部門要優先保證食品安全工作經費,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需要。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測與監督抽查制度。要建立覆蓋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食品安全監測網絡,對食品污染和以食物中毒為主的食源性疾病進行全面、系統、持續的監測。加強食品檢測檢驗和檢疫資源的有效整合、綜合利用,逐步建立縣食品安全監測鑒定中心,建立健全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制定統一的監測計劃,確定監督抽點,確保監測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五)健全和完善應急處理機制。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食物中毒、食用染疫動植物及其產品引發或可能引發的重大食源性疾?。皇秤帽晃廴臼称芬l或可能引發嚴重的傳染病暴發與流行;食用含有毒、有害物質或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過程中被中毒、有害物質污染,引發或可能引發的嚴重食源性疾病等??h食品藥品安委辦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突發性食品安全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建立分工明確的突發事件防范與應急處理責任制。各鄉鎮和有關部門也要制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六)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強化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以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建設為核心,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加大失信懲戒力度,進一步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不斷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本著積極、穩妥、務實的精神,推進我縣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七)規范信息收集及制度。農牧主管部門負責有關初級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檢測信息。質監、工商、衛生、商業、藥品監管等部門聯合市場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信息??h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要加快監管信息網絡建設,會同有關部門擬定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收集與管理制度,規范信息收集與的范圍、渠道、內容,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按期報告和食品安全綜合監管信息,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

(八)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各食品安全執法部門要加強基層執法隊伍的思想建設、業務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要加強執法隊伍監督,嚴肅法紀,確保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和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