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區域服務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27 04:13:17
導語:檢察院區域服務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檢察機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更好地為加快實施藍色經濟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高效生態經濟區三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服務,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為加快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服務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1、深刻理解加快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的重大意義。加快實施藍色經濟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高效生態經濟區三大重點帶動戰略,是拓展全市未來發展新空間、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新亮點的必然要求;是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提升全市整體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全市檢察機關要深刻認識實施三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新形勢、新任務對檢察機關帶來的新挑戰、提出的新要求,倍加珍惜和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和省院的工作部署上來,進一步強化大局觀念、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自覺增強服務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的使命感、自豪感和緊迫感,快速融入積極作為,努力為全面推進三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提供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2、全面把握服務實施三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的目標要求。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工作主線、“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總體目標和“三個突破、三個加快聚集、三個引進”工作部署,堅持“深化落實、改進提高、創新發展”的工作基調,變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超前服務、深度服務,充分發揮打擊、預防、監督、保護等職能作用,找準服務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服務發展見成效,著力保障民生促和諧,著力化解矛盾保安定,著力強化監督求突破,著力創新工作增亮點,“創一流,爭第一”,努力把全市檢察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為加快實施三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和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3、切實增強服務實施三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的能力。深入推進“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學習型檢察院、爭當學習型檢察官”活動,大力弘揚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風氣,增強本領,提高素質,把握好檢察工作服務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突出重點、大有作為與立足職能、科學定位的關系,把握好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與加強同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的關系,把握好改進服務方式方法與注重服務內容、增強服務實效的關系,把握好制定服務舉措與狠抓落實的關系,不斷提高統攬全局,正確分析和處理法律監督問題的能力水平。
二、深化工作舉措,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4、依法維護順暢的金融投資管理秩序。現代金融業在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市縣兩級院要加強金融法制、信貸政策、金融工具、理財產品等內容的培訓,提升辦理金融案件的能力水平。建立健全與金融監管機關、金融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機制和預警分析機制,交流金融業發展情況、金融違法犯罪情況,收集涉及金融犯罪案件線索和信息,分析犯罪原因、特點等,提出防范對策建議,供黨政機關、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決策參考。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騙取貸款等金融犯罪和利用金融產品、融資工具實施的新型金融犯罪,加大對內幕交易、誘騙投資者購買證券、期貨合約等證券犯罪的打擊力度,嚴肅查處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為實施村鎮銀行試點、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和吸納金融資本建立安全穩定的金融秩序,有效拓展金融業對三大重點帶動戰略服務的領域和深度。
5、加強對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的司法保護。把預防和遏制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中的職務犯罪作為檢察機關服務三大重點帶動戰略的首要任務,圍繞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海島海灣、工業園區、生態項目等重大建設項目,認真做好公共資金使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項目實施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兩級院要持續抓好藍煙鐵路電氣化改造、青煙榮威城際鐵路、德龍煙鐵路、疏港高速、新港區開發和老港區改造、重大港口設施、“特色園”建設等一批政府投資金額大、影響大的建設項目的全程同步預防;芝罘、牟平、龍口、萊州、長島等院要跟蹤抓好芝罘島、崆峒島、養馬島、長山列島和芝罘灣、丁字灣、龍口灣、萊州灣等海島海灣深度開發建設項目的專項預防;萊州市院要把10個總投資510多億元的高效生態項目作為職務犯罪預防的重中之重,緊緊圍繞臨港物流基地、循環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基地和高效農業基地建設,跟蹤抓好萊州港10萬噸級散雜貨泊位和液體化工品泊位、集裝箱喂給港、華電國際萊州電廠二期擴建、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萊濱沿海高等級公路(萊州段)、銀海工業區和萊州工業園區平原水庫、新建和改造加固防潮堤、國家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基地、三山島和朱旺國家級中心漁港、銀海工業區內鹽及鹽化工、石油化工等重點建設項目的同步預防。深入開展預防調研,及時發現并堵塞制度和監管漏洞,建立健全職務犯罪風險預警機制;結合辦理的典型案件,認真分析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領域職務犯罪的發案原因,研究犯罪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及時向有關單位提出預防檢察建議;組織開展預防宣傳和警示教育,增強相關人員抵御職務犯罪的意識和能力;充分發揮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功能,為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招投標活動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全面推開、深入推進專項檢察預防特派員制度,結合落實省院《開展重大建設工程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暫行辦法》,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基本程序和效果評估、工作紀律等要求,加強預防特派員的業務培訓,規范預防工作流程,扎實搞好每一個環節的預防工作,做到跟蹤監督、全程防范、盯緊落實、不出問題,確保政府重大投資安全和真正惠及民生。積極探索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新機制,進一步規范辦理民事督促起訴案件程序,提高辦案質量和效果,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6、加大對阻礙三大重點帶動戰略實施的職務犯罪案件查處力度。圍繞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林基礎設施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土地海域管理、礦產資源開發、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節能減排以及高新技術和產業結構升級項目工程等七大重點領域,抓住項目審批、資金撥付、項目實施等關鍵環節,摸排發案的高發群體和易發崗位,著力查辦國家工作人員貪污、賄賂、挪用公款,以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導致企業和經濟發展遭受重大損失的職務犯罪。加強對執法司法機關在社會管理行為中失職瀆職、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的監督力度,嚴肅查處因社會管理失控造成重大事故和群體性事件背后的職務犯罪,充分發揮檢察機關促進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的作用。系統總結查辦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瀆職犯罪專項工作經驗,建立常態化機制,依法打擊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以及造成重大環境污染等犯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高度融合。深入排查化解影響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的涉檢信訪因素,保障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加強與發改委、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系,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充分運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機制以及案件線索移送和協查機制,努力形成確保三大重點帶動戰略順利實施的強大合力。
7、努力為“三個引進”營造優質的區域法治環境。要充分認識投資總是趨向社會穩定、政務廉潔、回報率較高的地區和行業的規律,著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提升招商引資的軟實力。嚴肅查處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濫用職權、貪污賄賂、失職瀆職案件,嚴厲懲處利用人事權、司法權、行政執法權、行政審批權謀取非法利益的案件,依法查辦招商引資領域商業賄賂案件,努力營造公平、規范、有序、廉潔的競爭環境,清除干擾外來投資落戶的障礙。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嚴厲打擊侵犯外來投資者人身、財產權利,干擾其正常經營活動的各種犯罪行為,堅決嚴懲對外來投資者進行敲詐勒索、強迫交易、暴力壟斷市場等犯罪行為,堅決依法打擊利用網絡實施的詐騙、盜竊和“黃賭毒”等犯罪活動,保障外來投資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增強外來投資者的安全感。加大對外來投資者涉訟民事、行政案件的法律監督力度。堅持由事后監督向事前預防轉變,及時了解外來投資者在工程承包、勞動合同、招標投標等方面涉訴糾紛的起因和發展態勢,通過檢察建議尋求爭議雙方的利益平衡點,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司法救濟程序的可能,節約司法資源。同時,對已進入司法救濟程序的民行案件依法進行檢察監督,既充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又切實維護司法權威。
8、為三大重點帶動戰略實施創造和諧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深入貫徹落實和諧穩定模范城市建設“深化提高年”和“基層綜治工作深度推進年”活動的各項任務要求,堅持完善貫徹嚴打方針的經常性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涉及企業的集資詐騙、非法傳銷等經濟犯罪專項打擊活動,堅決遏制刑事犯罪高發的勢頭。加大對企業周邊環境的治安整治力度,針對社會治安方面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和有關單位提出專項打擊和綜合治理的建議,以減少治安隱患,為企業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偷稅騙稅、合同詐騙、假冒商標、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以及聚眾哄搶生產資料、破壞生產設施、擾亂生產經營秩序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活動,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積極辦理非公有制企業內部的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犯罪案件,維護企業內部管理秩序,為保護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撐好“保護傘”。依法懲治、積極預防假冒注冊商標及專利、銷售侵權復制品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突出加強對高端產業前沿性和關鍵性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的保護,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推動“制造”向“創造”轉變。
9、加強對涉及重點建設項目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依法監督糾正執法、司法機關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以及濫用刑事追訴權插手經濟糾紛的行為。對涉及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的刑事裁判確有錯誤的,依法提出抗訴。對涉及政府投資、重大建設項目和涉及企業的勞動爭議、證券交易、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的民事、行政裁判確有錯誤的,特別是因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司法人員徇私枉法等導致錯誤裁判的,依法提出抗訴或發出檢察建議。
10、廣泛開展“檢察機關服務實施三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專項調研活動。組織市縣兩級院深入發改委、住房和建設局、規劃局、國土局等相關職能部門,選擇對可持續發展影響大、成長前景廣闊、戰略地位突出和有重大建設項目的骨干企業,進行專題調研,著重了解有關職能部門和企業發展規劃、經營狀況,深入調查研究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主動征詢企業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和需求,共同探尋檢察機關服務企業的有效方式和途徑。注重調研成果的轉化,及時調整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工作思路和辦案策略,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檢察機關服務實施三大重點帶動戰略的長效機制,使檢察工作始終與全市重點工作相協調,與經濟社會同發展。繼續深入開展“雙千牽手”活動,主動為企業送服務、送法律、送平安、送和諧,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1、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破除執法中的等級觀念,保障所有當事人在法律適用上的平等。統一執法尺度,不分公有私有、國有民營、內資外資,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環境。
三、提高執法水平,確保為實施三大重點帶動戰略服務的實效
12、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創造寬松執法環境的關系。既依法嚴厲打擊借改革之名、行犯罪之實的貪污腐敗犯罪,又要為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的大膽創新和有益探索營造寬松環境,做到凡是有利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三大重點帶動戰略實現,有利于激發創造活力促進改革發展的行為,都要鼓勵、引導和支持,做到打擊犯罪者、支持改革者,挽救失足者、寬容失誤者,保護無辜者、追究誣告者,最大限度地保護和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促成“敢想、敢干、敢闖、敢試”的氛圍。
13、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把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幫助企業化解經營風險、依法調整經濟秩序、維護企業健康發展作為全市檢察機關落實服務實施三大重點帶動戰略的重要內容,嚴格掌握好法律政策界限,嚴格區分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不良行業風氣與賄賂犯罪的界限、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界限、嚴格區分合法經營收入與違法所得的界限,改進辦案方式方法,樹立良好執法作風,講求辦案策略和方法,準確把握辦案時機,特別是辦理涉及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現代海洋交通運輸物流、臨港加工制造等戰略優勢和骨干支柱產業企業的案件時,要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性偵查措施和拘留、逮捕措施,既防止涉案企業及其人員轉移贓款、逃避制裁,又防止造成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確需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經營者或者技術骨干采取拘留、逮捕等羈押性強制措施的,要及時向相關單位通報情況,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銜接。已經查封、扣押、凍結企業帳冊、財產、流動資金或銀行帳戶的,要快偵快結;能夠解封、解凍的及時解封、解凍,應該返還的及時返還,積極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同時,要努力做到一案一評估,一案一幫扶,一案一教育,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穩定因素,切實維護企業和企業經營者的形象和聲譽。
14、嚴格規范執法行為。牢固樹立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權力觀,堅持嚴格公正文明廉潔執法,嚴禁越權辦案,嚴禁到發案單位吃、拿、卡、要,嚴禁接受贊助,嚴禁干預發案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活動,嚴禁干預市場主體合法自主的經濟行為。
15、著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扎實開展“恪守檢察職業道德、促進公正廉潔執法”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檢察人員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將“三個至上”、“四個在心中”的政法本色融入靈魂,把遵法、重效、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理念滲透到血液,著力提高檢察人員運用法律政策的能力、執法辦案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信息化應用、輿情應對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服務發展能力。開展大規模教育培訓和崗位練兵,提高辦理新型案件、處理專業問題的水平,認真研究解決實施三大重點帶動戰略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探索有效途徑,強化工作措施,用服務三大重點帶動戰略的實效衡量和檢驗檢察業務和隊伍建設的水平。
- 上一篇:檢察院工作法安排意見
- 下一篇:現代藝術與現代園林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