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機關項目指導意見

時間:2022-06-29 09:06:05

導語:審計機關項目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機關項目指導意見

2012年,全市審計工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黨委政府工作中心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加強審計監督,創新審計思路,提高審計質量,加大效益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的份量,更加注重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發現和分析問題,提出改進、完善政策的建設性意見,使審計工作在規范財政經濟秩序、推動深化改革和宏觀調控、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按照以上指導思想,2012年市審計機關重點實施的審計項目是:

一、財政預決算審計

(一)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審計

1、根據省及市審計局的統一部署,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黨委政府重大經濟政策的貫徹落實、推進依法行政和建立公共財政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組織對市財政局、地方國庫以及市教育體育局、規劃建設局、國土資源局等13個部門2011年度預算組織和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重點關注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收支兩條線”政策等執行情況,人大批準預算的完成情況、細化部門預算管理情況、預算資金的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以及政府債務情況等。通過審計,摸清預算組織及預算執行的真實性,揭露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2、全市地稅系統2011年度稅收征管和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審計。以促進地稅部門依法治稅、規范稅收征管行為、嚴格財政財務收支管理為目標,對市地稅部門2011年度稅收征管和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重點檢查稅收政策執行情況、稅收征管情況和財務收支情況。要以地稅部門履行稅收征管職責為主線,繼續關注房地產行業稅收征管情況,同時對涉外企業及重點稅源單位繳納土地使用稅情況進行延伸審計。針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從完善稅收征管制度、健全征管機制和規范內部管理的角度,加強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二)鎮級財政決算審計

3、以維護財經秩序、促進鎮級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財政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為目標,對蠶莊、阜山、大秦家、玲瓏四個鎮2011年財政決算及2012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重點檢查鎮級政府及財稅部門隱瞞、截留、漏征、少征預算收入,違規分配使用預算資金和轉移支付資金,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決策失誤造成損失浪費,國有資產流失,資金使用效益不高以及亂收亂支造成非生產性開支失控等問題,檢查各項財政改革措施的落實情況,從而促進鎮級政府規范財政收支和財務管理,促進財政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三)社會保障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

4、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審計。以摸清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管理狀況,促進嚴格執行國家各項政策和制度,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保障資金安全完整為目標,對2011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的收支和管理情況進行審計。重點檢查資金收入是否真實完整,征繳管理部門和單位是否存在少核繳費基數、擅自減免社會保險費以及截留、挪用、延壓收入和私存私放等問題;資金支出是否合規,是否存在擠占挪用資金和分配使用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不規范等問題;資金管理制度是否安全有效,是否將社會保險資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和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以及按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以前年度擠占挪用資金的回收情況和往來賬長期掛賬清理情況等。

5、福利彩票發行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以摸清全市福利彩票資金發行、管理、使用和結余情況,促進福彩機構和主管部門加強財務管理,保障福彩資金安全完整,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對2005年至2011年全市福利彩票資金進行審計。重點審計福利彩票發行和管理情況;福利彩票獎金管理和兌獎情況;彩票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發行經費管理和使用情況;福彩機構財務收支情況。

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農村醫療救助政策落實情況審計調查。以促進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管理規范化為目標,摸清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及農村醫療救助政策落實情況,資金來源、資金結構和資金管理狀況,反映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管理使用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嚴肅查處各種嚴重侵害農民利益的應保未保、應養未養老、應救未救以及超標準超范圍保障、供養和救助的問題,促進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的落實,提高保障資金的使用效益,維護社會穩定。并從政策和體制方面提出建議,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使用管理及運行情況審計和審計調查。以促進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提高農村人口健康水平為目標,對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重點了解組織結構及工作經費落實情況,財政補助經費預算安排情況,建立醫療救助制度情況,醫療資金管理和使用等過程中有無多報虛報、無依據報銷以及超范圍、超標準報銷等問題;農民參合及資金到位情況,農民醫療受益情況等,揭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就進一步加強新農合資金管理、完善相關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議。

(四)專項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

8、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審計和審計調查。以強化各級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保障責任、規范各級政府財政投入、提高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為目標,對2011年至2012年6月底全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重點檢查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活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等政策的落實情況,檢查有無投入不足、滯留挪用資金、違規使用資金和損失浪費等問題。

9、省級財政支農專項資金審計和效益審計調查。以促進落實涉農政策、提高投資效益和維護農民利益為目標,對2005、2010和2011年度省級財政支農專項資金進行審計和效益審計調查。重點審查省級財政支農專項資金投入和分配情況、資金撥付和使用情況、項目管理情況,揭示和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財政支農資金效益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從管理體制機制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的審計意見和建議。

10、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專項審計調查。以摸清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促進政策落實,維護移民利益為目標,對大中型水庫2010年至2011年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調查。重點檢查資金是否按規定投入、分配、撥付,有無擠占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應發放給移民個人的資金是否及時足額發放,扶持項目是否按規定程序和工期審批、立項、建設,是否達到預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認真分析研究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完善政策、規范管理和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

11、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資金審計。以摸清我市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情況,促進水庫安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對全市中小型水庫2012年除險加固專項資金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重點審查除險加固專項資金的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檢查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轉移資金和配套資金不落實等問題;審查除險加固工程項目是否按規定的程序和工期立項、報批、建設,分析評價工程建設前后水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變化情況。

12、城市社區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審計調查。以促進城市醫療社區和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為目標,主要調查城市社區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管理的財政、衛生、人事等部門,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農村衛生醫療服務機構數量、規模、資金投入、效益、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問題,摸清我市城市社區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現狀,找出城市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促進整合衛生資源,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加快建立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切實解決城市居民和農民“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提高我市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水平。

13、計劃生育獎勵政策落實情況審計調查。以促進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我市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為目標,主要調查2011年度計劃生育獎勵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重點調查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獨生子女父母退休時一次性養老補助(企業)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具體落實情況,獎勵資金是否按規定發放,政府的惠民政策是否落實到個人。同時,摸清計劃生育獎勵資金的來源和發放情況及具體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執行不規范、不到位、不合規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議。

14、民營企業財政扶持性資金使用情況審計調查。以促進財政扶持資金效益發揮和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為目標,調查了解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現有各類政府性扶持資金用于民營經濟的金額、比例和申撥渠道,調查了解影響民營經濟使用財政專項扶持企業發展資金的主要問題。通過調查,了解財政扶持性資金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為政府宏觀決策服務。

15、能繁母豬補貼及保險費補貼專項資金審計。以摸清能繁母豬補貼及保險費補貼情況,促進落實相關政策為目標,對全市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能繁母豬補貼及保險保費補貼專項資金進行審計。重點檢查補貼資金是否按規定全部落實、及時撥付、足額發放,有無虛報冒領、截留滯留、擠占挪用等現象。該項審計與省級財政支農專項資金審計(調查)項目結合進行。

16、民營企業稅費負擔優惠政策落實到位情況審計調查。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規范稅費征繳等行政執法行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為目標,對全市民營企業稅費繳納及罰沒款情況進行審計調查。掌握市政府扶持民營企業各項優惠政策落實情況,民營企業2010年及2011年度稅金、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款交納情況,以及由“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違規行為造成的企業稅外負擔情況。在摸清總體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從政策制度、管理機制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17、鄉鎮財政供養人員及村干部工資補貼保障情況審計調查。以促進鎮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保障基層政權平穩有序健康運轉為目標,對2011年度全市各鄉鎮(街道)財政供養人員情況及村級干部工資補貼保障情況進行審計調查。重點摸清農村稅費改革和機構精簡以后鄉鎮財政供養人員的總量、構成及工資補貼發放情況,鄉鎮財力狀況、主要來源、財政支出項目、債務規模及結構、轉移支付資金和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村級干部工資補貼是否按標準足額發放、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于村干部工資補貼情況、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的來源和支出情況以及村級債權債務情況等。在摸清總體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從政策、體制、機制和管理上進行深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

18、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及外部環境情況審計調查。以摸清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運行中存在的外部制約因素、推進第三產業加快發展為目標,對2010年和2011年第三產業中的物流業、商業、餐飲業、旅游業和物業管理公司五大行業發展現狀及外部環境情況進行審計調查。重點檢查各級政府出臺實施的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扶持政策落實到位情況,稅費負擔情況,水、電、氣、通訊、土地供應保障情況,有關部門履行職責情況等。通過審計調查,反映現有優惠政策、扶持政策、審批手續、稅收政策及行政性收費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從政策制度和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二、固定資產投資審計

19、重點建設項目決算審計。以保證重點項目資金合規有效使用為目標,對污水處理廠及垃圾處理場等建設項目的決算進行審計,重點審查建設資金使用的真實、合規性和建設工程決算的真實性,揭示項目建設造價中的高估冒算和騙取建設資金、項目建設資金管理使用不當和項目管理不規范問題,促進建設資金的有效使用。

20、城市基礎建設審計。以規范城市基礎建設資金使用、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對我市城建、開發區建設等工程進行審計,重點檢查建設程序是否合規,工程決算是否真實,資金管理使用是否合理,從而促進我市城市基建建設的順利實施。

21、交通、水利及鄉鎮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以提高水利、交通及鄉鎮政府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為目標,對市鎮兩級投資的交通、水利和鄉鎮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決算進行審計,抽查部分工程項目,重點檢查資金使用中存在的高估冒算、擠占挪用以及建設程序不規范和浪費財政資金的現象,促進水利、交通基礎建設和鄉鎮政府建設資金的有效使用。

22、農村公路建設及管理養護情況審計和審計調查。以摸清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及后續管理養護情況、促進完善養護機制和提高建設、管理、養護的成效為目標,對我市截至2012年6月底的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及管理養護情況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重點審計項目的計劃編報、招投標、質量管理、工程結算等情況,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籌集和使用情況,養護機構的履職情況和管理實效等,反映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的意見和建議。

三、企業審計和審計調查

2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以不斷規范公司運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為目標,對招金集團公司、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中礦金業等2011年度財務收支、資本運營管理情況進行審計,重點檢查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法,資金管理和資本運營是否規范,國有資產是否得到保值增值,有無虛報瞞報、多列少列、多提少提以及潛虧問題,檢查各項稅費是否依法、足額提取上繳,有無偷逃國家稅款現象,對外投資管理是否完善,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加強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提高國有資產運行質量。

24、化工總廠經營狀況審計調查。以摸清化工總廠截止2011年生產、經營、管理狀況和促進企業規范化管理運作為目標,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進行綜合分析,并制定對策;對企業稅收繳納、利潤分配、國有資產安全、對外投資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就完善企業管理,促進化工總廠再次振興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經濟責任審計

25、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根據逐步建立以任中審計為主、離任必審、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體系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干部任期、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辦法的規定,對部分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進行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對升遷、調任、離任、轉任的領導干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重點檢查財政財務收支的合規性、債權債務的真實性、國有資產的安全性、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益性、財經紀律的遵守情況以及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性,通過審計,及時糾正各種違規違法問題,為市委、市政府管好用好干部提供參考依據,促進加強領導干部廉政建設,全面履行好經濟管理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