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局三夏指導意見
時間:2022-07-18 11:45:53
導語:農機局三夏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麥收在即,為切實搞好今年“三夏”生產,確保夏糧豐產豐收,不失時機地抓好夏種夏管等項工作,為全年農業和糧食生產打好基礎,制定區“三夏”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認清形勢,充分認識“三夏”生產工作重要性
我區今年小麥播種面積為34萬畝,同比去年增加0.4萬畝,其中高產田面積15萬畝,占總面積的44%,中產田面積12萬畝,占總面積的35%,低產田面積達7萬畝,占總面積的21%。從高、中、低產田的分布比重來看,高中產田比重明顯高于去年,低產田比去年大大減少。
小麥產量結構構成為:平均畝穗數為30.2萬穗,比去年減少1.5萬穗,平均穗粒數35.6粒,比去年增加1.6粒,預測平均千粒重為43克,比去年略減,平均理論單產為392.9公斤/畝,同比去年增產4.45%,預計全區夏糧總產為13.36萬噸,同比去年略增5.62%,總產略高于去年。
增產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策補貼投入力度大,氣候條件適宜。小麥直補、良種補貼、農業保險等多種補貼悉數到位,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全區旱地小麥長勢良好,未出現一處絕產地塊,這是單產增幅較大的主要原因;二是小麥播種墑情好,供種質量好,出苗率高,70%以上采取了播后鎮壓技術,基本苗均勻一致,冬前積溫充足,冬前群體壯。三是技術示范帶動工作效果好。全區承擔實施了小麥高產創建2個萬畝高產示范片、一個小麥規范化播種萬畝示范方,同時積極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植保病蟲害統防統治,先后舉辦小麥技術講座、培訓班現場會、趕科技大集二十多次,發放技術明白紙2萬余份,指導農民達到5000人次以上。
二、抓好關鍵措施落實,奪取夏秋兩季豐產豐收
㈠切實加強麥田后期管理。目前小麥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麥田后期病蟲害可能大面積發生,防治不及時將對產量造成較大影響。二是歷年來影響籽粒灌漿最大的外因就是干熱風,高溫逼熟、影響產量水平提高。三是麥田中野燕麥、雀麥、節節麥等惡性雜草發生加重,如不及時拔除銷毀,來年后果更加嚴重。后期管理意見:
1、以控制澆水、噴施葉面肥為重要措施,當前是增粒數、攻粒重的關鍵時期。要科學管理,保根護葉,提高粒重。
2、綜合防治病蟲害。小麥穗期病蟲害要以麥蚜、赤霉病、葉銹病、白粉病等為主要防治對象,兼治灰飛虱等多種病蟲,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蟲危害。以“一噴三防”為重點,積極發動農民大力推廣小麥“一噴三防”技術,防病蟲、防早衰、防干熱風,增強灌漿強度,提高灌漿速率,增加粒重。
3、及時拔除銷毀野燕麥、節節麥、雀麥等惡性雜草。由于廣大農民群眾對上述雜草認的危害性認識不足,而野燕麥、雀麥、節節麥等,由于其成熟期早于小麥,種子隨成熟隨脫落,且休眠期長,在土壤中存活能力極強,一旦落入土中,甚至拔除稍晚的,隨意拋棄的植株種子落地后來年也會發芽出苗,因此必須在小麥收獲前人工將田間地頭及水渠內的植株,連根拔出帶出田間,集中銷毀,否則來年危害加劇。
4、全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切實開展指導服務。積極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墑情、查病蟲情,有針對性地提出田間管理技術措施,指導農民因地、因墑、因時落實好抗災增產技術。切實抓好高產創建,率先落實抗災增產技術,適時開展示范觀摩,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
㈡千方百計加快夏收進度。
1、立足“早”字,認真做好“三夏”生產準備工作。一要機具早準備,早落實。要抓好小麥聯合收獲機的統計工作和新老機型的更新換代工作,組織做好機具的檢修調試,確保上陣機械技術狀態完好;二要搞好“三夏”作業機手的培訓,切實提高操作水平,確保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三是各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聯合收獲機手要認真考察作業市場,落實作業地點,簽訂作業合同,確?!叭摹笨鐓^作業機具供需協調到位。
2、多措并舉,加強對農機跨區作業的管理指導。嚴格按照“六不準”的要求對《聯合收獲機跨區作業證》進行發放與管理,逐證逐車登記備案并逐級上報,嚴禁各種違規行為;繼續積極開展跨區明星作業隊創建活動,充分發揮跨區作業明星服務隊的示范和引導作用,以明星作業隊為龍頭,進行編隊組合,搞好跨區作業。加大對跨區作業市場的指導和監督管理,搞好機械調度,促進供求平衡,維護市場秩序,規范中介服務行為,維護機主和農民利益,嚴禁向機手亂收費、多收費和只收費不服務的行為。
3、開展技術服務,搞好機械調度工作。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到農機生產第一線指導幫助農機手搞好機具維護保養、檢修和調試,指導其正確安全操作;加強農機維修和零配件供應網點的監管,組織好農機維修、零配件供應等工作;積極推廣玉米精播技術,減少作業工序,降低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在重點路段要設置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及時為來我區作業的機手提供準確的作業信息,搞好作業調度,及時處理作業糾紛,為機主提供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根據各街道(鎮)的生產進度,合理調配機械,解決供需矛盾。
4、強化責任,狠抓落實,保障安全生產?!耙⒙鋵嵽r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目標到崗,責任到人;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宣傳,利用明白紙、信息卡,深入農村、農戶進行安全宣傳,切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加強農機執法檢查,認真糾正和處理違章作業,嚴厲打擊農業機械無牌行駛、無證駕駛、未檢驗作業等行為,努力清除農機作業的事故隱患,確保農機作業安全。
5、發揮農機遠程控制管理服務系統作用,更好地為“三夏”農機生產服務。充分發揮“區農機綜合管理服務系統”的服務功能,為機手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進一步掌握全區農業機械分布和作業情況,并通過系統平臺在網上指揮、調度機械,為機手及時提供小麥成熟時間、天氣預報、交通信息、機具數量、作業價格、作業面積、維修保養、油料供應、農機安全、糾紛處理等重要信息服務。組織機手搞好跨區作業、承包服務,切實提高農機利用率和經營效益。
6、創新思路,抓好“三夏”秸稈綜合利用。繼續大力推廣小麥秸稈切碎拋撒裝置,擴大秸稈還田面積,推動小麥秸稈的綜合利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各街(鎮)要對本轄區壓塊制碳企業、奶牛黃牛養殖戶、秸稈養藕、秸稈沼氣等相關合作社和業戶的秸稈消化情況進行評估,簽訂相應的秸稈收購和處理協議,從而實現小麥秸稈利用的多元化,為全區“三夏”期間“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的目標提供強有力保障。
㈢集中精力搞好夏種、夏管。重點推廣鄭單958、登海605、浚單20、農華101、濟玉1號、蠡玉37、蠡玉16、農大108、中科11等玉米高產優質新品種。積極鼓勵和推薦廣大農民群眾參加全省的夏玉米“糧王大賽”活動,大力推廣玉米“一增四改”關鍵增產技術,在合理增加種植密度的基礎上,改種耐密型品種、改套種為直播、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改人工種植為機械化作業。
1、提高小麥秸稈還田質量。小麥收獲時應適當降低小麥留茬高度,切碎小麥秸稈,為提高玉米機械直播質量創造條件,堅決杜絕焚燒秸稈現象發生。覆蓋麥稈要均勻,達到地不露白,草不成堆。同時要注意適當增加氮肥施用量。
2、適期足墑播種?!跋姆N無早,越早越好?!碧岢←準斋@當天播種玉米,即小麥聯合收獲→玉米機械直播一條龍作業。若播種時墑情不好,灌區可先播種后灌溉,避免耽誤播種時間。
3、掌握好播種深度、行距。采用高性能玉米精密播種機械,做到播種深淺、下種均勻一致,播深3~5厘米,播種量控制在2~3公斤/畝。
4、合理密植。通過改種耐密型品種、縮小行距、精心播種保苗等措施,合理增加種植密度。一般耐密緊湊型玉米品種要達到4000~4500株/畝,大穗型品種要達到3200~3500株/畝??砂凑掌贩N介紹推薦的適宜密度種植,高產田可增加500株/畝左右。
5、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普及力度。區農業局今年主要推廣了氮、磷、鉀比例為27:6:10的玉米專用配方肥,針對當前玉米施肥現狀,要特別注意增施磷、鉀肥和微肥。玉米播種時機械開溝施肥在前,開溝深度要一致,一般6~8厘米,必須做到肥、種隔離。
6、科學防治玉米粗縮病。玉米粗縮病是灰飛虱帶毒、傳毒危害引起的玉米絕癥,一旦防治不利將造成大面積流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防治玉米粗縮病要堅持治蟲防病、綜合防治的原則,力爭把傳毒昆蟲消滅在傳毒之前。一是要科學調整播種時期,盡量減少春玉米的播種面積;二是種植相對耐病的玉米品種,如農大108、登海3622、金海5號、農華101等;三是必須實行種子包衣拌種,出苗后及時噴藥防治麥蚜、灰飛虱2遍以上,時間間隔3天左右,提倡統防統治、不留死角。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叭摹惫ぷ黜樌M行
扎實做好“三夏”工作,是完成今年農業目標任務的關鍵環節。各部門要把“三夏”工作作為當前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切實抓緊抓好。要及時組織動員科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妥善做好農村信訪案件的調處,積極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力度,加大種子、農藥和化肥市場整頓力度,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全區上下齊心合力,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為“三夏”工作提供高標準、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確?!叭摹惫ぷ黜樌M行。
- 上一篇:影視預告片創作藝術
- 下一篇:美術教學魚拓藝術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