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流動黨員管理意見

時間:2022-07-31 07:36:28

導語:全縣流動黨員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流動黨員管理意見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就業方式日趨多樣化,人才流動和外出務工經商黨員逐年增多。為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進一步增強黨員意識和執政意識,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根據省、市委組織部有關文件精神,現對我縣流動黨員規范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流動有序、異地有家、管理有章、永葆先進”的要求,建立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管理機制,確保每一名流動黨員能夠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成為黨聯系、動員和組織流動人員的紐帶,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我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

二、管理形式

一是建立黨組織。黨員流出地黨組織要加強與流入地黨組織的聯系溝通,在流動黨員較為集中和就業地點相對固定的城市、縣、鄉鎮、村、街道、社區、企業、“兩新”組織、集貿市場等,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按照“應建盡建”的要求,原則上同在一地務工,來自同一個地方,流動黨員有3名以上的,都應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先組建,后規范。組建的方式可以鎮或村(社區)單獨組建,也可以幾個村(社區)聯合組建,確定一個主管,還可以采取掛靠組建的方式。在流入地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較多的鎮,可在流入地建立駐地黨總支或黨委,加強對流動黨員黨組織的領導和指導。建立駐地黨委的,須報縣委審批。縣各類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也要創造條件,盡快建立黨組織,接收尚未落實工作單位或暫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黨員組織關系,負責對他們加強教育管理。要選好配強流動黨員黨組織書記,有條件的鎮、村(社區),可向流動黨員黨組織委派書記或黨建工作指導員。

二是設立聯絡站。對暫不具備設立流動黨員黨組織條件的,要依托駐外辦事機構或公司,建立流動黨員聯絡站,負責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是接轉組織關系。外出和外來6個月以上、有固定工作地點或單位的黨員,要將組織關系及時轉至所到地方或從業單位黨組織;從業單位尚未建立黨組織的,黨員要將組織關系轉至單位所在地、本人居住地或人才、勞動力市場黨組織。對外縣流入的黨員,縣內各級黨組織要積極接納他們的組織關系,就近編入一個黨支部,與本地黨員一樣教育管理。

四是持證托管。黨員流動時間在3個月至6個月的,或外出時間較長但暫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流出地黨組織應發給《流動黨員活動證》,并提出要求,委托流入地黨組織教育管理。流動黨員持證在外出所在地或從業單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交納黨費。流出地黨組織要繼續與流動黨員保持聯系,了解黨員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況,及時向外出黨員通報黨組織的重要情況。流動黨員返回后,流出地黨組織要認真負責查驗活動證記載的內容,詳細了解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

五是網絡化管理。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流動黨員信息庫,實行微機聯網,并做好網絡維護和安全工作,實現流動黨員信息處理手段的現代化。

三、工作制度

一是登記制度。黨員流動前,要向流出地黨組織報告外出時間、地點、從事的工作和聯系方式,填寫《流動黨員基本情況登記表》,流出地黨組織留存一份,向上級黨委和縣委組織部各報送一份。黨員返回后不再流動,應撤銷登記。外來黨員要憑黨員有效證件,到從業單位或單位所在地黨組織登記。各基層黨組織要建立并及時更新黨員流出和流入臺帳。

二是行前教育制度。流動黨員辦理登記手續后,流出地黨組織負責人要及時與外出黨員談心,從政治思想、組織觀念、遵守紀律、發揮作用等方面,對黨員提要求。

三是雙重管理制度。在流動黨員中建立的黨組織,按照誰組建誰管理和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的原則,由流出地黨組織主管,流入地黨組織協管;也可由流出地黨組織委托流入地黨組織主管,流出地黨組織協管。對組織關系轉入流動黨員黨組織的,黨員由流動黨員黨組織主管,原所在地黨組織協管。組織關系已轉到從業單位或單位所在地、本人居住地或人才、勞動力市場黨組織,由流入地黨組織主管,流出地黨組織協管。對持《流動黨員活動證》黨員,由流出地黨組織主管,流入地黨組織協管;也可由流出地黨組織委托流入地黨組織主管,流出地黨組織協管。

四是雙向聯系制度。流出地黨組織應主動加強與流動黨員的聯系,了解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經常向他們通報家鄉或單位的發展情況,征求對重大決策的意見。黨員流動后至少每季度要與流出地黨組織聯系一次,匯報思想和和工作情況,從業地點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向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報告。

五是返鄉培訓制度。利用春節等節假日流動黨員集中返鄉的時機,開展黨員冬(春)訓或集中培訓,并與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黨員的素質。

六是黨費收繳制度。每年初,流動黨員要向黨組織如實申報上一年度的實際收入,黨組織根據黨員收入情況,確定交納黨費基數,對照比例核定月交納黨費數。流動黨員黨組織管理的黨員,按月正常交納;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和黨員證明信的黨員可采取郵匯、委托代交等方式,每季度交納一次黨費。流動黨員黨組織每半年要將黨費上繳流入地黨組織。要將流動黨員黨費交納情況作為黨務公開的一項內容,加強對黨費收繳工作的管理和監督。

四、作用發揮

一是發揮流動黨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流動黨員黨組織要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監督用工單位和流動黨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領導在流動黨員中建立的工會、婦代會、共青團等組織,團結和凝聚流動人員,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要切實關心流動黨員和流動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努力在黨員組織關系轉移、有關證件辦理、勞動技能培訓和解決工作生活困難等方面提供幫助。

二是發揮流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方法,開展活動堅持以“小型、業余、多樣”為主,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創新組織活動方式,積極創造條件,開展遠程教育、主題實踐、政策課堂、就業指導和技術培訓等活動,努力使組織生活為用工單位所支持、流動黨員所歡迎、流動人員所向往。堅持不懈地在流動黨員中開展爭做“四個帶頭人”活動,即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提高技能、帶頭建功立業、帶頭奉獻家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保持先進性。繼續在流動黨員中開展“七個一”建功活動,即為家鄉發展提供一條信息、引進一個項目、幫扶一筆資金、傳授一門技術、帶出一批剩余勞動力、銷售一批農副產品、推薦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要鼓勵流動黨員回鄉創業或回鄉任職,把在外積累的資金、學到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回家鄉,積極參與家鄉的經濟建設。

三是保障流動黨員的權利。黨組織要支持黨員合理有序流動,切實保障流動黨員的權利。辦理正式黨員組織關系轉移手續的流動黨員,如果其所在的黨組織由流入地管理,應在流入地參加黨內選舉,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果其所在的黨組織由流出地管理,應在流出地參加黨內選舉,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和黨員證明信的流動黨員,在流出地參加黨內選舉,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流動黨員較多的黨組織,在召開黨的代表大會或上級黨組織召開黨的代表大會時,要按照規定的要求和程序在流動黨員中產生會議代表。黨員流出地基層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時,如流動黨員確實無法到會,在征求黨員本人意見的基礎上,經黨員大會同意,可不計算為應到人數。

四是做好在流動人員中發展黨員工作。流動人員大多年齡較輕、文化程度較高,要把他們納入黨組織視野,扎實開展經常性的教育引導工作,啟發他們的政治覺悟,及時將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和各類人才吸收到黨內來。由流入地管理的流動黨員黨組織,發展新黨員由流入地黨組織審批;由流出地管理的流動黨員黨組織,發展新黨員由流出地黨組織審批。預備黨員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和黨員證明信外出期間,如預備期滿,應向流出地黨組織提出轉正申請,由流出地黨組織辦理轉正手續。辦理了正式組織關系轉移手續的預備黨員轉正,其所在黨組織由流入地管理的,由流入地黨組織辦理;其所在黨組織由流出地管理的,流出地黨組織辦理。

五、組織領導

一要切實加強對流動黨員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各級黨組織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高度重視流動黨員規范化管理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和指導。要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各級要明確專人負責流動黨員規范化管理工作,將其納入“三級聯創”活動重要內容進行考核,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要通過多種途徑,切實解決流動黨員管理必要的工作經費。各鎮要依托為民服務全程室,建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縣直各單位黨組織也要創造條件,為流動黨員提供方便服務,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加強管理。

二要建立流動黨員信息收集處理網絡。各基層黨組織要在調查摸底、建立健全流動黨員臺帳的基礎上,依托先鋒網,建立市、縣、鎮三級聯網的流動黨員信息收集處理網絡。要堅持每季度收集、整理一次流動黨員信息,并負責流動黨員信息的微機錄入。

三要嚴格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制度。對在接收和轉出黨員組織關系過程中推諉扯皮、無故拒接拒轉的黨組織和具體責任人,上級黨組織要及時予以糾正,確保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工作的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