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生產技術工作意見
時間:2022-08-17 08:53:23
導語:畜牧業生產技術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7月份以來,我縣連續幾天遭受強降雨,部分鄉鎮雨量累計300多毫升,畜牧業遭受較大損失,據統計:畜禽舍受損面積達多平方米,死傷家禽萬多只,死傷家畜多頭,經濟損失達多萬元。
為做好我縣畜牧業抗災救災工作,確保畜牧業生產正常有序開展,特制定本意見。
一、畜牧業抗災的目標和任務
總體目標是:做好災區畜牧業生產恢復工作,最大限度的將我縣畜牧業損失降到最低,力爭在1個月內全面恢復種畜禽和商品畜禽生產能力,努力實現災后生豬、家禽等生產的健康、穩定發展。
重點工作任務是:
(一)加固修繕災區畜禽圈舍。制定災后畜禽圈舍修建方案,抓緊時間修復重建畜禽圈舍,為畜禽正常生長創造必要的飼養條件。
(二)加強災后畜禽飼養管理。針對我縣畜禽品種多、飼養模式眾多不一的情況,引導養殖場(戶)加強科學飼養管理。幫助解決損失嚴重的養殖場(戶)及時進行補欄。
(三)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全面開展消毒滅源工作,及時實施補免,強化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和畜禽抗體水平,確保災后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
(四)加強技術指導。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送科技下鄉,幫助農民開展科技救災,及時恢復畜牧生產。
(五)加強信息服務工作。及時給養殖場(戶)提供市場供求信息、飼料原料供應信息等,積極為災區調配畜禽種苗,保證災區所需疫苗、飼料、獸藥等物資供應。
二、災后恢復畜牧業生產的技術方案
(一)生豬生產災后恢復技術措施
1、豬舍重建。按照生豬生產技術規范要求盡量采用水泥結構欄舍,適當增加屋頂人字架的密度和強度,增強抵御大風暴雨的堅固度;采用縱向通風技術,豬舍進出風口可自動或人工調節;做好豬舍尤其產房、保育舍的控溫設計,既要滿足夏季防暑降溫,也要考慮冬季保溫的需要。及時清理豬糞,保持豬舍清潔、干燥、舒適,利于生豬生長。
2、科學配制飼料與飼養。提高飼料能量水平。在保持蛋白質水平不減的情況下,增加能量飼料10%-30%,必要時添加2%-3%的動植物油;在飼料中添加具有抗應激、抗氧化能力的維生素、氨基酸等飼料添加劑,通過營養調控,提高豬的抗病力和抗逆性;飼喂要定時、定量、定溫、定質。
3、加強生豬疫病綜合防治。嚴禁外來人員自由進出豬場,防治外來疫源傳入;即將進入夏季高溫季節,做好夏季豬病的防控工作,特別是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高熱病”的防控工作;加強豬群健康水平監測,及時做好補免工作;出現異常的生豬要立即采用有效措施進行隔離、治療、甚至撲殺處理,防止疫情擴散;按照生產實際需要,合理調整免疫程序,防止因免疫過度引起免疫系統紊亂、無法產生抗體現象的出現;做好豬場的消毒和豬群保健工作,重點是母豬產前一周和仔豬斷奶前后一周的護理。
(二)家禽生產災后恢復技術措施
1、搶修加固雞舍。對因受災損毀的雞舍進行及時加固搶修,排查檢修電路,整修挖深雞舍周圍的排水溝,新建雞舍要要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選擇南向平坦或稍有坡地的地方,遠離交通要道及居民區,盡量做到利于防疫和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2、選擇良種。根據當地生產條件和市場需求,從證照齊全、生產管理水平較高的種雞場,引進優質黃羽肉雞和快大型白羽肉雞品種,及時補欄,特別是要恢復種禽場的生產能力。
3、適時調整日糧組成。種雞和未到上市日齡的肉雞要提高其日糧能量濃度要求提高日糧能量濃度和增加飼料喂量,如可增加玉米10%-20%用量。
4、強化生物安全措施。按照免疫程序適時進行免疫接種,特別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免疫接種,密切監測抗體水平和雞群健康動態,對抗體水平較低的雞群要進行及時補免,及時淘汰處理傷殘雞。對死雞必須采用拋灑生石灰深坑填埋或焚燒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病傳播。
5、加強飼養管理。夏季高溫天氣要減少育成雞室外運動量,適當降低飼養密度,注意禽舍的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飲水或飼料中補充多維、電解質等保健、抗應激藥物,以增強雞只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三)牛羊災后恢復技術措施
1、盡快修復畜舍。修復因風災嚴重損壞的畜舍,要特別注意畜舍頂棚的堅固性,采用隔熱材料,注意高溫季節的降溫,可設置易于拆卸的擋風遮陽材料,如草簾、帆布簾等。
2、加強牛羊的飼料營養供給。注意給牛羊增加精飼料喂量,多喂含能量較高的玉米、麥(麩)等谷物飼料,飼喂優質的青貯飼料,防止妊娠母畜流產。
3、增加牛羊青飼料的微量。規模牛羊場要種植青飼料作物,如苜蓿草、黑麥草等,保證牛羊青飼料的共給,以保證牛羊持續生產的需要。
- 上一篇:財政局監控機制建設意見
- 下一篇:水務局紀檢監察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