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科協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19 09:01:31

導語:鄉鎮科協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科協工作意見

2014年,鎮科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圍繞工作大局,突出實施“科學素質綱要”工作主題,把握助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主線,高效履行科協“三服務”的工作職責(即:努力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全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服務,為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服務),創新科普宣傳方式,搭建科普服務平臺,促進科普資源共享,著力打造科普品牌,開展科普惠民行動,加強科協自身建設,為促進全鎮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撐。

一、切實抓好“五類重點人群”,推進《綱要》實施

(一)加強協調,發揮《綱要》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作用。一是調整鎮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今年的全民科學素質提高工作;二是做好“十二五”《綱要》工作鎮規劃;三是加強《綱要》工作組織建設,推進成員單位的任務落實,形成部門密切配合、上下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強對鎮級各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的協調,切實履行辦公室職責。

(二)創新開展科普活動,實施科普惠民行動。一是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題,搭建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平臺,在全社會倡導珍惜資源、崇尚節約、重視環保、文明進步的良好風尚;二是開展好“科技之春宣傳月”、“科技活動周”、科技文化衛生法律“四下鄉”、“全國科普日”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三是結合鎮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和品種實施科普惠民活動。

(三)扎實開展活動,打造“科技創新大賽”品牌。以提高青少年科學精神、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為目標,提高青少年科技活動水平,擴大青少年科技活動覆蓋面。精心組織參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力爭多出作品,多出成果。繼續抓好科技教育“五小”活動和“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傳播行動。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和輔導教師的培訓和交流工作,開展好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

二、以農村科普為重點,實施“科普惠農”

(一)加強對農技協工作的指導和管理。探索建立鎮農技協聯合會,有條件的村要建立農技協聯合分會。對農技協實行建卡管理,農技協每年要按時接受年檢。與相關部門和學(協)會聯合開展培訓,提高農技協的整體素質。推進“協會建支部”模式。農技協工作要突出做到“五個好”,即選定一個懂生產、會經營、能帶領會員致富的好會長;制定一個體現“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好章程;健全一套規范、實際、實用的管理好制度;建立一個科學合理、能體現會員、協會、公司利益的好機制;培養鍛煉一批敢于創新、開拓市場的營銷隊伍。

(二)注重農技協的鞏固和發展。各村要從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高度,認識鞏固和發展農技協的意義和作用,圍繞本地主導產業,引導發展農技協。農技協基礎上發展專業合作社,可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不得因建立專合組織,而取代、解散農技協。鼓勵專業合作社建立農技協。

(三)著力抓好“科普惠農”工作。積極發揮科普惠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做好中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項目儲備、申報爭取工作,把好“項目儲備關”,“擇優推薦關”,“材料申報關”,“項目實施關”和“項目總結關”。充分發揮農村科普示范農技協、示范基地和示范戶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三、加強社區科普工作

加強社區科普組織建設、陣地建設,建立社區科普學校;聯合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深入開展“科教進社區”活動;繼續抓好科普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組織開展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利用大眾媒體及科普畫廊、科普櫥窗開展科普宣傳活動;著力打造鎮級科普示范社區。

四、繼續實施“金橋工程”,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一)加大“金橋工程”的實施力度,積極爭取省、市、縣立項,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圍繞三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金橋工程”架橋活動,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強項目管理。在“金橋工程”實施中,不斷創新觀念,增添措施,提高“金橋工程”管理水平和重點項目的實施效果,對已立項的項目在實施的進度、效果等方面加強督查,確保實施項目的具體落實。

五、抓好科技咨詢服務,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加強科技咨詢行業的指導和管理,引導咨詢業單位和個人依法經營,規范運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進一步發揮科技咨詢機構人才、智力和網絡優勢,拓展咨詢業務領域和空間,開展“四技”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認真搞好統計工作,完成咨詢工作的各項任務。

六、加強自身建設,增加組織活力

按照“民主、科學、奮發、有為”的要求,加強科協組織的自身建設,加強科普知識、科協工作、典型事跡的宣傳力度。聯系鎮“計生三結合”工作,推進“掛包幫”工作,積極參與扶貧工作和新農村建設工作。

加強與村兩委的協調和聯系,村科協要落實必要的辦公設施和經費,保障工作的正常開展。加強對村級科協各項業務工作和主題活動的指導,繼續對村級科協工作實行目標管理、例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