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扶貧開發攻堅戰實施意見
時間:2022-03-25 10:39:05
導語:衛生局扶貧開發攻堅戰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中共縣委關于凝心聚力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文件精神,深化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切實提高縣、鄉鎮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強化駐村入戶幫扶,解決貧困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為凝心聚力推進扶貧攻堅、推動轉型發展、著力民生改善、共享發展成果、促進民族團結,到2019年實現苗鄉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宏偉藍圖。現結合縣衛生計生系統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組織領導
調整充實縣衛生計生系統“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其他班子成員擔任,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由辦公室主任兼任主任,負責日常事務。
二、工作目標
(一)推進縣、鄉醫療衛生單位對口支援工作,充分發揮縣級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作用,統籌全縣衛生事業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為因病致貧的貧困戶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不斷提高我縣鄉鎮衛生院疾病預防綜合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傳染病發病率;提高我縣苗族鄉鎮、偏遠山區衛生監督執法水平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促進我縣衛生計生事業發展。
(二)積極整合衛生資源,加強組織領導,深化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強化駐村幫扶,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實現全縣57個精準扶貧村,每村都有1個醫院或科室對口幫扶;全縣因病致貧戶,每人都有醫務人員對口聯系。
三、工作措施
(一)實施“醫院或科室對口聯系村”幫扶
1.幫扶對象:全縣有57個精準扶貧村,每個村都有一個醫院或科室對口聯系;對其他村的建卡貧困戶由所在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對口聯系。
2.醫院或科室的確定:從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各鄉鎮衛生院及分院、民營醫院中選派。
3.幫扶要求:
(1)在篩查統計的基礎上,將因病致貧貧困戶的治療、日常醫療保障工作按照分級診療的原則,由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分別認領落實。(2)對身患特殊疑難雜癥的,縣級醫療機構組織專家進行檢查、診斷,并指導衛生院制定分類管理的治療方案。(3)鄉鎮衛生院對精準扶貧村要優先安排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二)實施“醫技人員對口聯系戶”幫扶
1.幫扶對象:全縣因病致貧的貧困戶。
2.醫技人員的確定:從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各鄉鎮衛生院及分院、各村衛生室中選派。
3.幫扶要求:
(1)對因病致貧的患者及家庭提供針對性和個性化的醫學服務。(2)向患者提供病理咨詢,解答患者疑難。(3)提供合理性膳食建議和生活指導。(4)向患者提供免費的“三高”檢查,并不定期隨訪。(5)動態關注流行病、傳染病趨勢,及時提供防控措施和建議。(6)宣傳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相關事項。
(三)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
1.人員派駐
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選派以高年資主治醫師(護師、技師)和副主任醫師(護師、技師)為主的經驗豐富、素質高、品德好的醫務人員參加對口支援工作。對口支援雙方協商確定派駐醫務人員的專業、數量和時間,統籌安排醫務人員工作。在確保支援工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高年資住院醫師下派時間為1年,主治醫師下派時間為6個月,副主任醫師下派時間一般為3個月。
2.臨床診療
派駐醫務人員要參加受援單位的臨床診療工作,承擔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癥的診療服務;要開展臨床教學和技術培訓,提高基層醫院的技術水平。
3.技術支援
支援單位和受援單位要確定具體的技術協作項目,重點是要幫助受援醫院獨立開展適宜新技術、新業務,建設一批特色???、重點專科,培養一批骨干人才和科室帶頭人。
4.進修培訓
支援單位要根據受援單位的實際需求,受理培訓,幫助受培人員強化理論基礎,掌握適宜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每年接收進修人員數量為2-5人,原則上進修培訓時間不得少于6個月。
5.巡回醫療
受援單位要定期組織支援醫務人員和當地醫務人員積極開展巡回醫療和流動醫療工作,積極參加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擴大對口支援工作的受益面。
6.管理輸出
支援單位和受援醫院可以互派管理人員到醫院管理崗位工作,有條件可以任職,把成熟的管理經驗輸出到受援醫院,同時也加強對口支援雙方的溝通協調,核心工作是科學制定和完善醫院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各項醫院管理制度、推動各項制度執行落實等。
7.實物捐贈
支援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支援期內以實物或經費支持的方式,幫助受援單位改善硬件設施、設備配置,以提高受援單位醫療服務條件和診療能力,方便當地群眾看病就醫。
8.推進醫改
支援單位要幫助受援單位在醫院管理、技術質量、診療水平等方面改進并促達標上等級,明確指定達標等級、時間和措施。
9.中醫中藥
充分發揮我縣中醫藥的優勢作用,加強對我縣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薄弱地區的幫扶,大力推進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應用。
(四)加強醫療衛生人才培養
多渠道培養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到
2019年實現每萬人中有2名全科醫生。推進鄉村衛生計生人員一體化管理,每千人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將“二甲”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納入基層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考評范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對口幫扶工作的監督管理,將因病致貧對口幫扶工作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措施,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各衛生計生單位要成立對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
(二)加強監督管理
加強對口支援、幫扶工作的管理,對口支援、幫扶工作要注重取得實效,在規劃期內長期執行,杜絕弄虛作假,敷衍了事??h衛生計生局每年將組織2次以上督查。
(三)目標考核
對口支援、幫扶工作與年度目標考核、醫務人員職稱晉升等工作有機銜接起來,合力推進,逐步形成對口支援、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年度對口支援、幫扶工作考核時,需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對口支援、幫扶工作安排的各項要求全部完成。
2.住院患者和受援鄉鎮衛生院人員對對口支援工作滿意度、受幫扶貧困村和因病致貧人員對對口幫扶工作滿意度,每年均達到90%以上。
3.縣、鄉醫療衛生計生單位對口支援工作中,每年新開展的適宜新技術不得少于2項,中醫工作常年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不少于5項。
4.婦幼保健、疾病預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工作較往年明顯提高。
5.幫扶時間要求:全縣所有醫療機構和醫技人員,必須在8月31日前到位,按扶貧工作要求認真開展幫扶工作。
6.支援、幫扶單位每年7月上旬和次年元月上旬要及時向縣衛生計生局報送半年和全年工作總結及相關資料報表。
- 上一篇: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
- 下一篇: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