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知識產權工作要點
時間:2022-03-25 11:48:10
導語:科技知識產權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貫徹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相關政策,認真落實科技體制改革任務,整合區域科技力量,突出重點產業、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支持重點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推進科技計劃項目改革,繼續探索科技項目后補助機制體制;制定和完善《縣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二、加強科技項目對上爭取與監督管理
加強科技項目儲備與對上爭取。協助富平農業專合社等在七壩村開展豪豬養殖科技扶貧養殖基地建設,爭取省市科技扶貧項目資金支持。全年力爭獲得省級科技項目3項、市級科技項目6項,市級重大科技項目1項。抓好省市已立項科技項目管理,重點抓好已立項科技支撐計劃、科技富民強縣等省級、市級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與和績效評估。抓好縣級科技項目管理工作,發揮項目支撐帶動作用。
三、加快科技型企業建設
支持企業引進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加快技術升級與改造,促進企業科技進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水平。鼓勵蜀山食品、竹海玻璃等企業創建省級創新型企業與省市技術中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幫助“富源發電”等企業積極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我縣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縣職高、海嘯網咖等開展眾創空間平臺建設。全年力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創新型企業1家,市級科技型企業3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家。
四、推進農村科技和社會領域科技進步
以新農村建設為統領,以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深入開展統籌城鄉發展科技行動;圍繞竹筍食品加工、肉牛養殖、西瓜、草莓等綠色果蔬、珍稀觀賞苗木、生態循環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加大對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進一步建立健全以產業技術服務中心為主體的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積極發揮科技特派員的示范帶動、技術支撐作用;加強國家、省、市農業科技園區和特色農業園區建設,增強園區帶動示范功能。進一步增強全民健康、生態環境、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社會領域的科技創新,促進社會事業科技進步。
五、加強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
針對我縣特色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技術需求,繼續開展與浙江農林大學、西華大學、大學、省農科院、學院等高校、科研單位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研科技合作,探索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進一步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圍繞我縣竹原纖維、竹筍食品加工、肉牛養殖、三角梅種植等優勢產業,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六、抓好科技宣傳與培訓
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科普示范縣創建為契機,利用“科技之春”宣傳月、“科技活動周”、“科技三下鄉”、《竹筍加工企業食品安全培訓》等科普培訓項目等形式,組織開展3次以上較大規模的科技宣傳培訓活動,全縣完成科技培訓2萬人次以上;加強科技法律法規和科技政策的宣傳貫徹,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宣傳《科技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專利法》等法規和各級鼓勵科技進步的政策措施,讓更廣的的人民群眾知曉、參與科技工作,營造科技工作的良好氛圍;抓好科技外宣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力爭全年被各級媒體采用稿件10篇以上。
七、加強知識產權工作
一是深入貫徹《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實施意見》,著力營造全社會重視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組織開展2014-2015年全縣專利資助工作,發揮好專利資助政策的導向作用。二是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努力提升專利申請數量和質量,完成專利申請30件,加強《一種竹原纖維的制備方法專利》等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項目對上爭取工作,力爭爭取省市知識產權項目1個。全年實施專利成果轉化10項,并取得明顯經濟效益。
- 上一篇:農村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研究
- 下一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