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長者食堂建設實施意見
時間:2022-11-12 04:05:18
導語:加快推進長者食堂建設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積極適應人口老齡化,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更好滿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在全縣加快推進“長者食堂”建設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重大民生實事項目的建設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關于加快推進“長者食堂”建設不斷提高養老助餐服務水平的意見》,以城鄉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圍繞“15分鐘生活服務圈”,通過“政府引導、行業監督、市場運作”的模式,依托現有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社會餐飲企業或閑置房產配建長者助餐服務設施,采取成熟一處建設一處運營一處,以點到面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多層次、多元化、市場化的長者食堂助餐服務體系,著力解決老年人“一餐熱飯”的問題,不斷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
二、保障群體
重點保障具有縣戶籍的60周歲以上城鄉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其中對城鄉特困人員實行午餐免費,其它老年人實行價格優惠。長者食堂運營方在滿足老年人基本就餐服務的基礎上可根據老年人就餐服務需求,可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合理確定就餐價格。
三、建設要求
(一)選址要求
配建前要充分做好老年人就餐意愿調研,掌握老年人口分布及就餐需求狀況。城市社區長者食堂要優先選擇臨近老年人集中居住或活動區域、步行通達性好、水電暖等市政配套條件好,便于尋找的顯著位置。農村長者食堂優先選擇農村幸福院或鎮、村閑置房產進行配建,提供助餐服務。長者食堂建筑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應容納不少于20人同時就餐。
(二)建設模式
1.“農村幸福院+長者食堂+照護服務點”模式。由各鎮辦充分利用已建成的農村幸福院或鎮、村閑置房屋做好長者食堂的選址,免費提供給照護公司使用。照護公司負責裝修和配備長者食堂所需設施,辦理相關手續,所形成的固定資產歸所在村集體所有。
2.“日間照料中心+長者食堂”模式。由各鎮辦、社區充分利用現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配套建設長者食堂。
3.“餐飲企業+長者食堂助餐服務點”模式。由各鎮辦、社區依托資質健全運營規范的社會餐飲企業,以企業讓利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且在其店內設立長者助餐區,配備適老化桌椅、洗手池等設施,增設與老年人需求相適應的菜品。
4.“長者助餐服務點”的模式。未設置廚房、只提供就餐場所的,為長者助餐服務點。助餐服務點應配備適老化餐桌(餐椅),具有食品保溫、餐具消毒等相關設施。助餐服務點依托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提供配餐,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
5.村(居)自行建設長者食堂的,按照縣級政策規定執行。
(三)備案管理
符合建設運營標準規范的,由所在鎮辦審核同意,經縣民政部門、縣市場監管部門評估通過后,備案為“縣長者助餐服務機構”,名稱為“xxx鎮(街道辦)xxx村(社區)長者食堂”或“xxx鎮(街道辦)xxx村(社區)長者助餐服務點”,統一懸掛全縣的“長者食堂”標識??h民政部門要及時將“長者食堂”基本信息、服務內容和服務承諾向社會公開。
四、運營管理
(一)運營模式
1.農村長者食堂:一是由村(居)委員會自行建設運營的,由村(居)委員會按標準統一進行建設和運營管理,運營所產生水、電、暖、人工等一切費用和安全生產責任等由村(居)負責;二是照護服務組織建設運營的,由鎮辦、村(居)免費提供場所,照護服務組織按標準統一進行建設和運營管理,三方簽訂運營管理協議,運營所產生的水、電、暖、人工等一切費用和安全生產責任等由運營方負責。
2.社區長者食堂:由鎮辦、社區結合各自實際自主選擇建設模式,優先采用“日間照料中心+長者食堂”、“餐飲企業+長者食堂”助餐服務點的模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便捷助餐服務。
(二)運營要求
1.“長者食堂”要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并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開展經營活動,具備配送餐所需的保溫餐具、送餐車輛等設備;工作人員、志愿者、愛心人士均應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從事直接接觸食品的工作。所有食品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采購或者接受捐贈的食品原料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做好索證索票及進貨查驗工作,做到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確保食品安全。
2.運營機構要建立食品安全、消防安全、衛生、財務、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健全覆蓋各環節的安全管理機制,及時排除風險隱患。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停止供餐認真加以整改,并及時向民政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3.運營機構要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提供的餐品要做到葷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細搭配合理。每周要制定食譜,提前向老人們公開。長者食堂運營機構應當保障老年人用餐安全,鼓勵購買公眾責任險和意外險。
4.運營機構應當按照縣民政局的統一標準懸掛標牌標識,將消洗管理制度、配餐間管理規范、食品留樣管理制度、安全應急預案、舉報電話上墻,實行“五公開”制度。
5.長者食堂運營機構要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參與長者助餐的單位和服務點要使用助餐服務系統,實現統計、結算、管理等信息化,嚴格規范數據等級,確保服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各類補貼資金要單獨設立賬目,每年要委托專業機構出具資金使用報告。對弄虛作假騙取財政資金的,要依法追繳各類補助款并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五、扶持政策
(一)助餐補貼
1.對60周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午餐進行補貼,其中60—79周歲的老年人,市財政每餐補貼1元、縣財政補貼1元;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市財政每餐補貼2元,縣財政補貼1元。
2.農村長者食堂為分散特困人員提供免費午餐,餐標暫定為4元,可隨政策調整適度調整,所需資金由照護公司從照護資金中統籌解決,市、縣不再予以補貼。一是由照護服務組織建設運營的,長者食堂所在自然村(場所提供村)8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午餐,對所在自然村60—79周歲老年人在享受政府補貼政策基礎上,服務組織再優惠1元;其他自然村老年人午餐享受政府補貼政策。二是由村(居)委員會建設運營的,特困人員由午餐費用按照4元標準由照護公司負擔,其它老人午餐費用由村(居)委員會自行確定。如果服務對象有提高餐標或個性化需求的由長者食堂自行合理定價,另行收費。
3.社區長者食堂助餐費用由運營企業直接減除老年人餐費的方式進行補貼,其余費用由老年人自行負擔。
(二)運營補貼
1.對運營滿一年、經評估合格的長者食堂,年度午餐就餐老人達到4000人次、7000人次、10000人次的年度分別補助2萬元、3萬元、4萬元。
2.對運營滿一年、評估合格且年度就餐老人不少于4000人次的長者助餐服務點,年度補助6000元。
3.運營補貼費用市級財政承擔5%,縣級財政承擔95%。
(三)補貼方式
1.農村長者食堂特困人員助餐資金從照護資金統籌解決,按月撥付;其它群體老年人助餐補貼每年撥付一次。
2.社區長者食堂助餐補貼由運營企業先行墊付,補貼資金按年結算。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長者食堂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縣民政部門作為長者食堂建設工作的牽頭部門,要主動擔當,協調聯動其他職能部門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統籌推進,各相關部門要立足部門實際,依據職能分工落實工作措施,確保長者食堂順利建設運營。
(二)加強宣傳,爭取社會支持。要通過多種方式廣泛在社會上宣傳長者食堂建設的有關政策,尤其是對符合助餐服務條件的長者,必須宣傳到位,確保每位長者都清晰了解長者食堂的有關情況。同時,要積極發動社會志愿組織、鄰里街坊等熱心人士積極參與,營造長者食堂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明確職責,形成工作合力??h民政局負責長者食堂的發展規劃、業務指導、監督檢查和評估考核。各鎮辦負責本轄區長者食堂的選址、監管和推廣推介??h市場監管局負責對長者食堂的食品安全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縣財政局負責長者食堂運營補助、助餐補助經費的保障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配合開展長者食堂建設、監管工作。
(四)強化監管,保障服務質量??h民政局要會同縣財政、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相關部門定期對全縣長者食堂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密切跟蹤資金使用績效,確保補貼資金全部用于長者食堂老人就餐補助,不得擠占、挪用。要加強對工作人員安全知識培訓,加大安全監督檢查頻次,確保各環節安全??h民政局應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運營滿一年的長者食堂運營機構進行服務質量考核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長者食堂運營機構的項目建設、人員配備、規范運營、運營成效、發展規劃等方面。評估考核結果要向社會公布,并與運營補貼掛鉤,當年未通過年度考核的不予發放運營補貼,連續2年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運營資質,確保老年人吃上“放心餐”。
- 上一篇: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
- 下一篇: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快整治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