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器具適配進社區助殘服務方案
時間:2022-11-13 09:39:53
導語:輔助器具適配進社區助殘服務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落實創建全國農村社區(村)殘協志愿助殘試點縣的總體要求和縣殘聯《關于印發<2013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意見>的通知》的具體部署,全面提升助殘志愿服務水平,經研究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輔助器具適配進社區助殘志愿服務周活動。為扎實推進助殘志愿服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志愿助殘服務周活動為主題,圍繞殘疾人就業、康復、權益保障等服務需求,精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助殘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為殘疾人排憂解難;大力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帶動全社會形成弘揚雷鋒精神,主動支持、鼓勵、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二、活動原則
(一)把助殘志愿服務周活動同貫徹中殘聯第六次代表大會精神有機結合。把助殘志愿服務活動思想統一到副總理提出的“五個必須”上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廣大殘疾人的主體作用,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不斷提高各級殘聯的服務能力和水平,腳踏實地地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
(二)把助殘志愿服務周活動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抓住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主動貼近基層、貼近社區、貼近殘疾人家庭,充分了解基層殘疾人和其他群眾的意愿,掌握他們的生產生活需求,本著“應殘疾人所需、盡自己所能”的原則,積極主動開展康復就業需求、幫困解難、權益保障等助殘志愿服務,努力為殘疾人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三)把助殘志愿服務周活動同創建全國農村社區(村)殘協志愿助殘試點縣有機結合。各有關創建全國農村社區(村)殘協志愿助殘試點單位要大力宣傳,創新思路,講求方法,強力推進,營造聲勢,確保志愿服務有規模、有聲勢、有影響,走向常態化。
三、活動內容
1、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深入社區開展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為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192件,其中:輪椅50臺、腋杖30副;座便椅20臺;盲杖40根、手杖20根、其它器具32件。
2、宣傳咨詢服務。開展康復咨詢、就業指導、技能培訓、維權咨詢、居家照料、心理輔導等志愿服務。宣傳殘疾人辦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二代殘疾人證、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的申請等有關政策。
3、互幫互助服務。引導殘疾人力所能及地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讓更多的殘疾人在得到志愿幫扶的同時加入志愿服務行列。
四、時間安排
整個活動自2013年10月31至11月6日,為期一周。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各方資源。各地要充分認識組織開展輔助器具適配進社區助殘志愿服務活動周的重要意義,把這項活動作為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弘揚雷鋒精神、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重要抓手,擺上重要位置,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在全社會興起助殘志愿服務行動熱潮。
2、突出思想內涵,營造濃厚氛圍。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貫穿到開展輔助器具適配進社區助殘志愿服務活動周全過程和各方面,廣泛普及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大力弘揚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在參與中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助殘志愿服務要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圍繞生活救助、潛能開發、障礙補償等內容,突出人文關懷,多辦好事實事,努力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3、建立長效機制,務求取得實效。各地要以此次志愿助殘活動為動力,積極探索助殘志愿服務常態化機制,力求做到助殘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期抓,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抓出成效。要突出抓實踐,抓基礎,抓養成,抓氛圍,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動局面。各有關創建全國農村社區(村)殘協志愿助殘試點單位要整合助殘志愿服務活動資源,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建立完善動態管理、激勵保障機制,實現志愿者、服務對象和活動項目的有效銜接,不斷提高助殘志愿服務水平。
- 上一篇:研究高中語文提高教學質量的門徑
- 下一篇:鎮村聯動建設發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