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戶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20 09:23:40

導語:困難戶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困難戶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這一主題,以提高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及困難戶家庭成員技能素質和就業能力、實現就業致富為目標,積極開展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培養一批具有中初級專門技術能力的勞動者,為促進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力爭到2015年底,全縣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全縣當年未升學初中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率達到95%以上;全縣當年未升學高中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率達到90%以上;全縣25周歲以下的未就業困難戶家庭成員職業技能培訓率達到95%以上;全縣具有勞動能力并能夠接受培訓的適齡特殊、殘疾群體職業技能培訓率達到100%;縣實訓基地達到容納2000人的辦學規模,培訓和實習基地達到3—5個。

三、組織實施

(一)培訓原則

在摸清生源底數、突出培訓重點的基礎上,堅持“四個結合”(培訓與就業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方便群眾與保證質量相結合)的原則,按照精確設計、定點落實的要求,明確目標,細化措施,確保全縣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和困難戶家庭成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順利推進。

(二)培訓機構

以縣職高、縣實訓基地為主要平臺,積極整合縣內其他職業院校、職業中學以及其他具備相關資質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教育培訓資源,承擔職業技能培訓任務,并確保所有結業學員都能掌握一項或兩項技能,至少獲得一項職業資格證書。

(三)培訓對象

1.當年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但未滿16周歲的未升學初中畢業生應該全部參加免費培訓;當年年滿16周歲的未升學初中畢業生原則要求全部參加免費培訓。

2.16周歲以上初、高中畢業生、肄業生,其他無業、失業青年可自愿參加培訓;25周歲以下的孤兒、困難家庭子女,以及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可自愿參加免費培訓。

3.上述人員的培訓費、食宿費全免。

(四)培訓內容

圍繞培育就業創業能力,結合全縣產業發展后備技能人才需求和縣培訓基地、中職學校專業實際,針對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所需人才設置專業,堅持以技能操作為重點,主要開設:技能型人才緊缺的制造業、汽車業、電子通訊業、建筑業、物流業、護理業、旅游業、商貿業、現代農業等相關的專業(工種);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建筑業和勞動力市場需求量大的服務業等行業、產業相關的專業(工種),如機械加工、電子電器、服裝鞋帽、建筑施工、汽車運用與維修、家政與社區服務、酒店與餐飲服務、保健與美容等。同時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安全常識、誠實守信等內容的培訓。

(五)培訓形式和時間

1.職業技能培訓:一學期或一學年,分春季班、秋季班,原則上春季班3月份開班,秋季班9月份開班。

2.“訂單式”培訓:培訓基地按照市場需求,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用工企業簽訂就業協議,使培訓直接與就業掛鉤,實現“先培訓,后就業”。技能培訓一般為3—6個月。

3.以師帶徒培訓:對不適用辦培訓班方式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專業性強、實際動手能力強的專業技術工種,按照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培訓。通過設立政府津貼等方式鼓勵技工導師培養更多的高級技工。同時,對培訓考評出的優秀技工給予一定的政策優待。

4.頂崗實習培訓:有針對性地將學員安置到企業相對應崗位進行實習,將理論用于實踐,并要求企業給予一定生活補貼。

(六)培訓經費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職業教育發展相關補貼資金,合理安排“兩后生”勞動預備制培訓就業資金,不足部分由縣財政負擔。縣財政局負責資金籌集、撥付和監管工作。

(七)工作步驟

1.調查摸底。一是開展對全縣符合條件的培訓對象摸底。責任單位:各鄉鎮、各開發區(新區)、銀三角、縣教體局、縣民政局。二是開展縣內企業用工情況的調查摸底。責任單位:小藍經開區、向塘開發區,縣人社局。

2.招生宣傳。做好初、高中畢業生的分流和分類統計工作,動員和引導全縣符合培訓條件的對象到職業學校、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教育或短期技能培訓。責任單位:各鄉鎮、各開發區(新區)、銀三角、縣人社局、縣教體局、縣民政局。

3.制定計劃。根據調查摸底情況制定培訓計劃,下達培訓任務;完成實訓基地設備購置、師資配備等軟硬件建設;確定除縣職高、縣實訓基地之外的培訓實訓基地;培訓學員用工協議簽訂等工作。責任單位: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縣人社局、縣教體局、縣財政局。

4.教育教學。妥善安排培訓人員參訓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實訓基地日常管理及基地實訓設備的日常保養維修等相關工作。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教體局、各培訓基地。

5.結業考核。對培訓學員的職業技能進行鑒定,發放職業資格證書,并做好培訓基地有關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撥付等工作。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各培訓基地。

6.就業推薦及跟蹤服務。制定安置就業和跟蹤服務的工作規程,統籌組織簽訂訂單、參訓人員選送、推薦就業、勞務派遣和跟蹤服務等“一條龍”服務。積極拓展就業服務渠道,建立勞務派遣組織網絡,提高培訓后安置就業和跟蹤服務的組織化程度,確保經技能培訓后就業比例不低于90%。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教體局、縣民政局、各鄉鎮(開發區、銀三角)、各培訓基地。

7.統計建檔。對培訓人員的有關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建立完整檔案和培訓學員專門電子檔案。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教體局、縣民政局、各培訓基地。

四、幾點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和困難戶家庭成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是我縣重大惠民工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職業技能培訓對于促進、穩定就業和發展勞務經濟的重要作用,自覺把做好技能培訓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實。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縣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及困難戶家庭成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日常組織和協調等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既要根據職責分工,認真抓好摸底調查、組織培訓、推薦就業、跟蹤服務等關鍵環節,又要加強溝通協作,共商工作措施,形成相互配合、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三)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緊緊抓住中、高考結束前后的黃金時期,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各種宣傳媒介,通過培訓展示、就業展示等各種形式,開展大規模招生宣傳工作,引導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及時總結培訓工作中的經驗做法,突出典型示范作用,務求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四)落實資金,??顚S谩K栀Y金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統籌安排”的原則籌措,做到合理調配、捆綁使用,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由縣財政劃撥專項資金,對參加培訓的學員提供免費食宿、免費技能培訓、免費技能鑒定、免費推薦就業、免費跟蹤服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添置實訓設備,聘請教師授課,滿足教學需求;對學校和實訓基地的支持、補助資金與培訓業績掛鉤,確保職業技能培訓資金專款專用。

(五)強化督查,嚴肅問責。為確保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取得實效,由縣紀委牽頭組成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對各地、各相關單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不到目標任務的,要依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對在培訓工作中工作不力以及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滯留或擴大開支的,要依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