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調查研究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25 10:27:32

導語:統計局調查研究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計局調查研究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遵循原則

“調查研究年”活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統計工作會議精神,以踐行“三個提高”為中心,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牢牢把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從深化統計改革、優化統計服務、夯實統計基礎、提高數據質量入手,緊密結合全國統計系統作風建設年活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察實情、找問題、理思路、轉觀念、提措施、謀發展,全方位開展統計調查研究活動,扎實推進四大工程,加快統計現代化建設,努力開創統計工作新局面,充分發揮統計在宏觀調控和經濟社會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全縣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統計保障。

二、調研內容和研究方向

“調查研究年”活動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重大任務,調研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具體可分為統計基礎、統計服務、統計改革和數據質量四類:

(一)統計基礎類

一是轉變統計服務理念,探尋統計服務工作在促進科學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的新途徑、新方法。二是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從強化基層統計力量、人員培訓、工作聯系點制度、規范化建設、標準化管理等方面健全完善統計基層基礎網絡。三是推進統計法制建設,從《省統計管理條例》修訂、統計法宣傳、統計執法檢查和巡查等方面開展調研。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加強思想政治、領導班子、人才隊伍、干部作風、反腐倡廉等建設方面展開調研。

(二)統計服務類

一是跟蹤監測經濟運行。重點監測經濟社會發展苗頭性和趨勢性問題,對形勢發展作出預見性、前瞻性的準確判斷。二是跟蹤監測宏觀經濟政策落實情況。密切聯系消費、投資、出口、物價、信貸、企業效益以及民生等進行調研與分析,研究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貫徹實施情況及其變化影響。三是跟蹤監測經濟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加強對五個重點區域、“三農”、產業結構、自主創新能力、財稅結構、縣域經濟等重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四是研究“兩個同步”問題。針對收入分配領域的統計,適時監測“兩個同步”展開調研。五是加強三大需求統計監測。尤其是要針對社會民生、三農、技術改造、中小企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投資領域搞好調研,促進投向、投量、投速、投效的統一。同時,要開展對外貿出口以及重點、新興服務和農村消費的調研。六是構建完善現代統計指標體系。積極探索制定出一套與“十二五”規劃指標相銜接,能夠反映結構質量效益、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民生事業等發展特點和水平的綜合性指標體系,用于監測服務。

(三)統計改革類

一是推進統計制度方法改革。研究制定適應四大工程、工業和投資項目統計標準提高等一系列重大統計制度改革的對策和工作措施。二是研究民生政策落實情況統計。完善就業、住房、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民生統計,提高民生問題的常規化、制度化統計分析監測水平。三是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統計。四是加快推進部門統計工作。從部門全行業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指導與監督等方面展開調研。

(四)數據質量類

一是研究制定地區生產總值數據質量評估體系。二是提高服務業統計質量。積極探索收入分配指標的核算、專業和部門間統計數據的銜接、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匹配與協調的有效途徑,著重加強對服務業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業和房地產業統計與反映。三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從開展質量抽查、制定檢查方案、加大審核、保證基層報表填報完整準確、建立部門統計數據質量評估制度等方面展開調研。

三、實施范圍和組織領導

具體實施范圍包括:各鎮、街道統計站,縣局各科室隊。采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上下聯動、各方參與”的組織方式。

為了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成立全縣統計系統“調查研究年”活動領導小組,縣統計局局長李吉孝任組長,高立業、張洪茂、時同生、遲煥新、陳景芬任副組長,縣局各科室隊為成員單位,組織領導全縣統計系統的“調查研究年”活動。有關工作協調由高立業副局長負責,縣局綜合科牽頭,縣局各科室隊、各鎮街統計站開展相關調研活動。

具體分工為:綜合科負責方案制定、題目商定、成果應用和匯總工作;辦公室負責信息上報、活動總結等工作??h局各科室隊按照各自分工對調研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跟蹤督查、指導協調,按時完成承擔的調研報告,確保調研活動各個環節工作穩步推進。

四、具體步驟和時間安排

(一)制定方案、確定題目階段,4月初-4月中旬。全縣統計系統“調查研究年”活動全面啟動,制定實施方案,確定調研題目,落實課題責任。各鎮、街道統計站要按照全縣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擬定1-2個調研課題,于4月中旬報縣局綜合科。縣局各科室隊要依據調研內容,結合職責,擬定1-2個調研課題,經“調查研究年”活動領導小組審定后施行。

(二)深入實際、開展調研階段,4月中旬-6月底前。各調研課題承擔單位,緊緊圍繞調研主題,放開眼界,拓寬思路,采取“走出去”、“深下去”、“請進來”的方式,通過實地調查、查閱資料、座談研討、個別訪問、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深入到企業、到基層、到經濟發展一線,了解掌握實情實況,獲取豐富的第一手活情況、活信息,獲取有益的啟示。

(三)整理素材、撰寫報告階段,7月-8月上旬前。各調研課題承擔單位在深入了解現狀、發現問題、找準癥結的基礎上,搜集整理調研獲取的各種素材,采取理論、工作實際與調研情況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集中人員、時間撰寫調研報告,于8月上旬前定稿后,報縣局綜合科(每鎮街統計站原則上報兩篇)。

(四)調研成果評價階段,8月中旬。由局領導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全縣統計系統調研成果,以縣級、鎮街為單位,評出優秀調研報告若干篇,并擇優推薦參加全市優秀調研成果評比。

(五)編印成果總結階段,11月底前??h局各科室隊、各鎮街統計站于10月中旬前將活動總結報告報縣局辦公室,由縣局辦公室負責撰寫全縣統計系統“調查研究年”活動總結,向市統計局和縣委、縣政府領導匯報“調查研究年”活動取得的成效和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在全縣統計系統開展“調查研究年”活動,是謀劃統計事業長遠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是落實全國統計系統作風建設年活動的一項具體措施,是為轉方式調結構提供優質服務、提升統計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載體??h局各科室隊、各鎮街統計站,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各級統計工作會議精神上來,統一到“調查研究年”活動的決策部署上來,扎實深入開展好“調查研究年”活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調查研究年”活動要在調研活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有序開展??h局各科室隊、各鎮街道統計站要高度重視調研活動,把調研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工作責任制,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抽調精干力量,項目明確到人,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支持、協調和推動調研活動的開展,力爭出一批好的成果,進一步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謀服務,確保調研活動發揮實效。

(三)多種形式,深入調研。縣局各科室隊、各鎮街道統計站要充分結合工作實際,明確調研方向,突出調研重點,深入基層、經濟發展一線,運用走訪、座談、問卷等多種形式把調研活動抓實、抓好,力求多出有應用價值的成果。不搞面面俱到、大而化之的研究,要就某一重點或專題作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要盡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原始資料,為建言獻策提供可靠依據和支撐。

(四)把握質量,打造精品。各調研單位要站在全局角度,把握發展脈搏,在認真分析、深入研究調研素材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找準切入點,注重宏觀與微觀的緊密結合,注重面與點的緊密結合,形成一批既有操作性、又有前瞻性的上層次、高水平的調研成果。調研報告既要具有一定理論價值,更要注重現實意義,充分體現調研結果,務求突出重點,具有針對性;突出實效,解決實際問題;突出質量,樹立精品意識。內容詳實有新意,論述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論證有據,觀點鮮明,文字簡練,分析問題及原因深刻,措施建議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發展趨勢分析判斷依據充分,避免湊數和假、大、空。字數應當控制在3000-8000字以內。

(五)成果應用,總結提高。為了充分發揮“調查研究年”的調研成效,要加大調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力度,一方面通過統計分析、呈閱件等方式,積極向各級領導或有關職能部門推介調研成果,促使調研成果納入領導決策視野。另一方面,通過調研活動的開展,以及調研成果轉化和應用于統計工作的過程,努力提高統計工作者和干部職工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不斷提高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和推動全縣統計事業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