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息中心業務工作實施方案3篇
時間:2022-02-11 10:32:01
導語:農業信息中心業務工作實施方案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為了搞好全年農業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發揮農業信息對建設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促進作用,現提出全年信息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信息規范化建設為目標,堅持信息為農業農村服務的宗旨,全方位提高我縣農業信息化水平,促進農業規?;I化、信息化和商品化。
二、工作目標和內容
按照市信息中心的統一安排,全面加強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和信息站點硬件設施建設,整合信息服務資源,拓寬農村信息站的服務內容和項目,提高信息服務水平。
1、全面加強信息員隊伍和信息站點建設
通過走訪調研,檢查督促、硬件維護、強化培訓等手段加強對現有信息員隊伍和信息站點的管理,把加強培訓作為提高信息員隊伍整體業務素質的重要措施,全年組織4次以上的業務培訓,開展1-2次信息員工作交流活動,使他們熟練掌握電腦操作方法,提高信息采集的能力,確保信息員熟練辦理各項業務,進一步穩定隊伍。
2、加強對信息報送工作的管理
按照《農村信息服務站五項制度》要求,進一步加強信息報送工作的管理,對信息報送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繼續堅持每個信息員每月至少報送8條信息的任務,對信息的內容、信息的真實性、信息的時效性等予以規范化。對完成任務好且信息質量高的信息員,年終視情況予以獎勵,信息報送差的年終予以批評。
3、加強農產品價格監測和報送。
做好12個農產品基地批發價格的管理,堅持做好農產品價格信息的常年監測和報送,并在主要農產品銷售季節做好重點監測報送,做到重點時期天天報、一般時期五天報的制度,為我縣農產品銷售工作提供重要參考作用。
4、整合信息服務資源,拓展信息站點服務范圍和功能
按照市農業信息網絡中心統一部署,逐步拓展信息站點服務范圍和功能,將電信、票務、保險、旅游、金融等相關的服務功能與農業信息服務站點業務相結合,充分利用好村級信息站現有的網絡、場地和人員條件,訂制一批與農村生活相關、農民群眾需要、適合信息站代辦的服務類業務,為群眾提供綜合類服務,以此提高信息員收入,穩定信息員隊伍。
一是做好前期摸底調研。5月底前對轄區內的村級信息站進行一次全面調研,就擬開展的服務項目廣泛征詢各個站點的意見,按照信息站的各方面情況綜合考慮,將站點進行分類,條件成熟和積極性較高的站點,可分別列為試點站、示范站和全面推進站,對不具備條件的站點可暫時擱置,待時機成熟再具體安排。
二是抓好業務培訓
在試點示范及全面推進階段,對試點和示范站點可分步驟、分階段聘請市農業信息網絡中心業務人員開展業務培訓。
三是搞好試驗示范推廣
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人員熱情高、服務需求強的村級信息服務站點進行試驗和示范推廣,并不斷總結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為全面推進打下基礎。
四是做好全面推廣工作
通過試點示范作用,進一步整合更多涉農服務類業務,鼓勵有條件的信息站全面參與涵蓋通訊服務、票務預訂、彩票保險、農村金融、代銷代購、養老醫療、社區服務等多種業務,建成綜合服務基層站點,在開展市場化運營過程中為群眾搞好服務。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增強工作信心。農村信息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惠民工作,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信息社會,實現信息化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對于城市而言,廣大農村信息不暢,信息工作更顯必要,因此要增強搞好農村信息工作的自覺性,將農村信息工作作為我縣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勇于實踐和探索,努力創出一條農村信息服務站市場化運行的新路。
2、落實責任,搞好站點管理。落實人員和責任,加強檢查督促,及時發現信息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指導和解決問題。信息中心將針對不同階段,提出信息服務的重點任務,指導各信息站點圍繞重點任務開展信息服務,使農業信息最大化的發揮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作用,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3、嚴格考核、明確獎懲措施。建立全年信息目標考核機制,制作百分制考核量化標準,根據考核得分情況,對服務積極、效果顯著的信息員在年底工作總結中予以表彰獎勵,特別突出的報市級農業信息部門予以獎勵,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第二篇
加強農資市場監管,開展農資打假、打劣行動,是保證優質放心農資供應、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的重要保障。為進一步做好全縣的農資市場監管工作,促進農業提速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全面發展,結合我縣農資生產經營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維護農民群眾利益為目標,著力構建農資市場執法監管長效機制,以建立健全農藥監管體系為手段,以規范農藥市場秩序為抓手,以提高農藥產品質量和農藥標簽合格率為工作目標,以監管禁用、限用高毒農藥和打擊假冒偽劣農藥為重點,以查大案要案為突破口,以維護公眾健康為出發點,緊緊抓住日常監管、專項抽查和案件查處三個環節,切實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民用藥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二、工作目標
通過農資市場監管活動的開展,努力確保不發生因假劣農資和禁限用農業投入品引發的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農業生產損失;全面實行高毒農藥定點銷售制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產品等坑農害農違法行為,使全縣農資生產經營行為更加規范,農民群眾質量意識和維權能力明顯提高,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三、監管重點
嚴厲查處生產經營違法添加高毒農藥等未登記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農藥和無證生產、一證多用、套用或冒用證件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的行為。
四、主要任務
(一)開展農資生產主體整頓
繼續開展農資經營主體清查,進一步健全完善農資經營主體檔案,全面掌握我縣轄區內經營主體的基本情況。對不符合法定條件或者有嚴重違法行為的,依法予以清理、取締。
(二)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
切實加大日常執法巡查力度,保證農資監管工作不留死角。完善農資市場監管工作檔案,記錄好日常檢查工作情況,對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依法處理。根據我縣農業生產實際,突出重點鄉鎮、重點品種,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
(三)推動農資信用體系建設
強化農資生產、經營者誠信經營責任意識,積極引導農資經營者建立健全自律機制和管理制度。一是嚴把進貨關。嚴格監督農資經營者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制度,認真查驗供貨商經營資格。二是嚴把銷售關。如實記錄產品的流向、數量等信息,向消費者提供消費憑證和質量承諾卡,確保實現農資商品質量的可追溯監管。三是嚴把退市關。經營者要嚴格落實下架退市制度,發現銷售的農資質量不合格,應立即停止銷售,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追回,防止不合格農資流入市場。
(四)強化對農民的服務指導
繼續認真貫徹執行《農藥管理條例》、《縣高毒農藥管理辦法》、《縣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施方案》,嚴禁在蔬菜、瓜果、茶葉等作物上使用劇毒、高毒農藥。搞好技術培訓,指導農民科學安全用藥,大力推進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積極推廣低毒農藥、防蟲網、粘蟲板、頻振式殺蟲燈、性誘劑等生態栽培技術,減少農藥用量,努力提高農藥利用率和防治效果,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報刊等多種媒體和手段,通過舉辦培訓班、印發宣傳資料、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普及農資法律法規,推介誠信企業和產品,曝光典型案例,傳授農資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知識,引導農民群眾科學、理性購買農資產品,提高農民群眾質量安全意識、識假辨假維權能力和科學安全生產的水平。
五、重點工作安排
1、3—5月,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春季行動,主要針對蔬菜病蟲害防治和小麥“一噴三防”用藥開展市場監管抽查工作。
2、6—8月,以果樹用藥為重點,兼顧玉米病蟲草害防治用藥開展質量抽檢工作。
3、9—12月,以蔬菜病蟲害防治用藥為重點,突出重點品種,對非法添加高毒農藥及標注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假劣農藥予以嚴厲打擊。
六、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
為確保農資監管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成立2013年縣農資監管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農林局,由兼任辦公室主任。
2、廣泛宣傳
利用電視、廣播、網絡、通告等多種手段,宣傳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經驗和成效,宣傳名優農資經營企業和農資法律法規,加大假冒偽劣農資案件曝光力度。
3、強化監督
按照“統一部署、分類抽檢、集中送檢、按月通報”的原則,加強農資產品質量抽檢,及時公布抽檢結果,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資造成農民損失的單位和個人,堅決依法從快、從重處理。
第三篇
為進一步調動我縣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種糧補貼工作順利開展,根據中央省市關于農民種糧糧食直補工作有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維護種糧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補貼政策公開、補貼面積公開、補貼標準公開、補貼農戶公開”和“誰種糧,誰受益”的原則,切實做好糧食種植面積的核實工作,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將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目標任務
按照國家、省、市有關糧食補貼政策的要求,三年內逐步核減我縣因建設用地、道路占地、土地流轉、蔬菜林果種植以及其他非糧食種植面積,確定實際種糧面積,為三年后逐年核查實際種糧面積奠定基礎。
三、領導機構和工作職責
(一)領導機構
為確保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有序開展,成立由常務副縣長擔任組長,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農林、財政、統計、監察、國土等部門以及各鄉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高陵縣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林局,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
(二)工作職責
縣農林局:配合鄉鎮(管委會)核減因蔬菜、林果種植而減少的糧食種植面積,逐步核實我縣糧食種植實際面積。
縣國土資源局:負責核減因建設用地和道路占地而減少的糧食種植面積,配合鄉鎮(管委會)核實工業占地面積、道路占地面積和其他非糧食種植面積。
縣土地流轉中心:配合鄉鎮(管委會)核減因土地流轉而減少的糧食種植面積。
縣財政局:依據最終核實確認的種糧面積分戶清冊,及時更新農民網糧食補貼系統信息。
縣統計局:根據建設用地、道路占地、土地流轉、蔬菜林果種植以及其他非糧食種植面積,逐年核減確定我縣糧食種植面積。
縣監察局:全程監督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嚴肅查處違反補貼政策的人和事,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各鄉鎮(管委會):在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要逐村、逐組、逐戶核減因建設用地、道路占地、土地流轉、蔬菜林果種植以及其他非糧食種植而減少的種糧面積,編制到戶種糧面積清冊,確定農戶實際種糧面積。特別是對涉及到核減面積的農戶要逐戶簽字確認,張榜公布7天,對核減種糧面積無異議后,由鄉鎮(管委會)及時匯總上報核減的種糧面積,具體按照財政局的制式表格(一式四份)填報,由主要領導簽字、蓋章后,分別上報縣財政局、農林局、監察局。
四、實施步驟
我縣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從2012年9月25日開始,2014年10月31日結束。具體分三步實施:
第一步:2012年9月20日-10月31日,主要核減建設用地和道路占地面積。
第二步:2012年1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主要核減土地流轉用地面積。
第三步:2013年1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主要核減蔬菜、林雜果以及其他非糧食種植面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糧食補貼工作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黨的農村政策的貫徹落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的重要意義,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指定一名領導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確保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有序開展。
(二)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各鄉鎮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全面做好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尤其各鄉鎮(管委會)要加強對農戶的宣傳教育和指導工作,深入實際,逐村、逐組、逐戶核實糧食種植面積。
(三)加強指導,強化督查。縣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及時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對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等情況要堅決予以糾正,確保糧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取得實效。
- 上一篇:野戰醫療物資管理路徑
- 下一篇:煙用物資管理模式考究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