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03 04:36:00

導語: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重點,以有效提高農村群眾健康水平、增強廣大農民抵御大病風險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為目標,在全鎮范圍內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改革農村衛生服務體制,完善農村醫療衛生保障制度,切實解決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不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任務目標

按照市、區有關要求,2007年我鎮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鎮90%以上的農村居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總人數達到4.7萬人以上。力爭通過2至3年的努力,全鎮所有農村居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健康保障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快速、健康發展。

三、遵循原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在政府組織、引導、支持下,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互助共濟制度。完善籌資和運行兩個機制,確保農民不吃假藥,確保農民用藥價格合理,確保農民就近得到醫療服務。具體遵循以下四項原則:

1、農民自愿參加、多方籌資的原則。動員和引導農民以家庭為單位自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遵守有關規章制度,按時足額交納合作醫療基金;允許向社會團體和個人募捐,接受慈善機構的資金捐助。

2、突出重點、惠民便民的原則。堅持以大病統籌為主,著力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兼顧農民群眾普遍受益,逐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社會化程度和農民群眾抵御大病風險的能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實行定點制度,定點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方便群眾、方便就醫的原則,合理設置和確定。

3、政策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隨著工作的不斷發展,根據全鎮經濟發展水平、農民經濟承受能力、醫療服務狀況變化,不斷改進和完善管理體制、服務機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方式,適當調整和提高保障水平,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持續、健康發展。

四、參合范圍

全鎮所有具有農業戶籍的農村居民,包括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及在鎮內各企業務工人員,鎮直各機關、事業單位中的臨時工和教師隊伍中農業戶籍的臨時代課人員。

我鎮范圍內自愿參合的農業戶口的居民,以村為單位進行登記注冊,以戶為單位參加,并按規定標準交納個人參合基金。經區、鎮新合辦審核批準后,發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憑證享受有關待遇。

五、方法步驟

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07年3月11日-3月14日)。鎮、村分別召開動員大會,鎮衛生院召開鄉村醫生會議,層層動員宣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充分利用廣播喇叭、過路標、黑板報、墻體標語、宣傳欄、發放明白紙等形式,宣傳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好處、運作的程序、管理辦法、保障的比例和幅度,做到家喻戶曉,提高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營造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

第二階段:基金籌集階段(2007年3月15日-3月20日)。

1、在宣傳動員的基礎上,按照《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準確地摸清參加合作醫療對象的底子,登記造冊。組織自愿參合的農戶家庭,按要求認真填寫各種登記表、冊,建立參合農民信息資料檔案,健全各種規范性的合作醫療表、卡、冊、證及規章制度。

2、收繳個人參合基金。對登記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戶,經過村管理小組登記、核實、造冊,各村按照參合家庭成員每人每年交納個人參合基金10元的標準,入戶收繳農民參合費用,開具正式收據,并將所收基金存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專戶,并與農戶簽訂協議。農民個人基金的征收時間截至2007年3月20日前完成。

3、落實配套資金。農民上繳個人基金征收完畢后,由鎮新合辦將“參合人員申請登記表”統一匯總,報區新合辦審核確認。其他渠道募集的資金,及時存入基金專戶。

第三階段:啟動運行階段(2007年3月22日后)。

1、確定定點醫院。按照方便群眾的原則,村級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設在各行政村衛生室;鎮定點醫療機構設在鎮衛生院。

2、發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工作中要做到成熟一戶、納入一戶、保障一戶、鞏固一戶,提高參合率。根據參合群眾登記表填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于2007年4月10日前全部下發到參合農戶手中。

3、2007年5月1日起,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正式全面運行,報銷參合農民發生醫藥費用。

(1)參合農民在區內就診,不實行轉診制度,可隨意選擇區內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在村級定點機構就診的門診費用,按20%比例當場減免收費,以家庭賬戶基金總額報銷為限;在鎮、區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門診費用,按25%比例報銷。

(2)參合農民在市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門診費用,按20%的比例給予報銷,住院治療實行轉診制度。

(3)參合農民無論在區內還是市級及市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其住院費用報銷在大病統籌基金中支付,不設起付線,實行分階段按比例報銷。其中,在市級及市級以上定點醫院發生的住院費用,按照區內定點醫院報銷比例降低5%的標準執行。個人年度累計報銷支付額20000元封頂。

(4)參合農民在非定點醫院的門診費用一律不予報銷,住院費用給予一定比例的報銷。

(5)對當年未享受醫藥費用補償的家庭,鎮新合辦負責對其家庭參合人員進行一次免費健康查體,并建立健康檔案。第四階段:總結驗收階段(2007年12月1日至31日)。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啟動運行后,鎮新合辦將積極征求廣大群眾的意見建議,收集運行過程中的信息,認真總結,并根據《山東省省級試點縣驗收標準》的要求對照自查,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充實、完善、鞏固和提高。對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情況定期進行檢查評估,對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經整改仍不達標的定點醫療機構,取消定點資格。

六、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促進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事。各村、各有關部門要從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全鎮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認識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重要性,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負責,精心組織,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為加強對新農合工作的領導和監督,鎮政府專門成立新農合領導小組和

監督小組。實行“一把手”負總責,鎮黨委將把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作為考核辦事處、村級和村班子任期目標的重要內容,納入目標管理考核,設分值10分。

2、落實責任,穩步推進。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工作要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結合起來,實行科級領導聯系辦事處、機關干部包村責任制。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動員農民積極參加合作醫療上來,包村干部要積極指導、配合各村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動員和參合資金的收繳工作。不斷完善工作措施,改進工作方法,加快工作進度,保證政策宣傳到位,農民參合覆蓋面明顯提高。各辦事處、各村要充分發揮村黨員、干部的主體作用,克服等待依賴思想,全身心投入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中,全力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3、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平衡健康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面推開后,鎮新合辦將加大督查力度,定期調度各辦事處、各村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強化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的監管。一是實行基金收支公示制。鎮新合辦每季度公示本鎮各村參合農民的醫藥費報銷情況,確保農民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二是建立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全面實行計算機網上結報,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費用結算的監管,確?;鸢踩褂谩H墙⑴e報投訴制度。各村和有關部門要在醒目位置設立舉報箱,公開舉報電話,及時處理群眾的投訴和舉報,接受群眾監督。四是加強檢查和審計監督。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等監督部門要定期檢查、監督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使用和管理情況。對違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制度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某某鎮新型合作醫療領導小組名單

某某鎮新型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名單

某某鎮新型合作醫療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鎮黨委副書記、政府鎮長

副組長:鎮黨委副書記

鎮政府副鎮長

成員:鎮紀委副書記、信訪室主任

鎮工會主席、轆轤辦事處黨總支書記

鎮科技副鎮長、巖馬辦事處黨總支書記

鎮財政所所長

鎮計生辦主任、謝莊辦事處黨總支書記

鎮綜治辦專職副主任、黨政辦主任

鎮教委主任

某某派出所所長

鎮中心衛生院院長

某某辦事處黨總支書記

歐峪辦事處黨總支書記

嶂山辦事處黨總支書記

鎮勞保所所長

鎮民政所所長

鎮經管站站長

鎮統計站站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衛生院,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趙德安、馬新民同志擔任辦公室副主任,財政所、衛生院相關人員為成員,具體負責新農合工作的具體事項。

某某鎮新型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成員名單

主任:鎮紀委書記

副主任:鎮黨委委員

鎮人大副主任

成員:鎮紀委副書記

鎮財政所副所長

鎮審計所所長

鎮統計站站長

某某派出所指導員

鎮教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