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方案

時間:2022-08-21 11:11:00

導語:生態農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農業方案

"九五"期間,**縣以**市(地)"九五星火百億工程"為指導,認真實施星火十億工程。"九五"期末產值達到6.1億元,比"八五"期末產值1.8億元新增工農業總產值4.2億元,促進了實施區域經濟快速增長。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特別是使廣大干部群眾更深刻地認識到,抓星火計劃實施就是抓住了農村第一生產力,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重要途徑。為**星火計劃的實施,建設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打下了堅實基礎。**期間,**縣農業星火技術密集區總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導思想:

根據"生態立市、科教興市"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加快生態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以技術創新為主線,以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實施星火項目為基礎,以星火示范為重點,繼續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科技意識和勞動者的科技素質;以推進生態農業效益農業產業化為方向,加速生態農業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加速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按區域化布局、市場化生產、企業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的要求,大力培植農業龍頭企業和星火支柱產業,促進生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基本思路:

1、發展名優產品,培植支柱產業。以生態效益農業和形成區域特色為發展方向,充分利用**發展生態農業的有利條件,加速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及省本高效栽培技術的配套推廣,選育和引進優良品種,實現生態產品優質化、多樣化,打響生態示范區安全農產品品牌。同時,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提高深加工能力,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供銷、科工貿一體化的科技開發和經營體制,培植生態農業支柱產業,加速生態農業產業化、商品化、市場化。

2、加強技術集成,做好典型示范。要大力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引進技術和人才;安排好星火項目和各類配套項目,加強技術集成,做到需要什么,研究和引進什么,推廣什么。特別重視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標準和生產技術的研究和推廣,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要以生態農業星火示范園區、星火示范鄉為重點,做好典型示范,擴大幅射,促進全局發展。

3、以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本,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要根據中央、國務院關于加速科技進步的決定和科普工作意見,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宣傳手段,大力宣傳現代科技對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作用,宣傳星火計劃的宗旨、作用、意義,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科技意識;要結合成人教育、職業培訓、掃盲工作、綠色證書培訓,大力搞好星火培訓,青年農民的年培訓面達50%以上,五年中培訓總人次不少于1萬,大面積提高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要通過各級各類計劃項目實施,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到位率,使經濟增長方式逐步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4、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星火密集區建設中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等三大環保方針;嚴格執行"森林法",做好封山育林,發展生態林;嚴格執行"礦產資源保護法",做到開發、利用、保護、治理相結合;保護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重點開發綠色產業、綠色食品和生態旅游等第三產業,把國家級星火密集區建設與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二、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

發展目標:

按照生態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的方向,通過培植1個生態農業星火支柱產業及其農業龍頭企業,建設1個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培育1個生態農業星火示范鄉,實施10項市級以上星火項目,到2005年實現新增(累計)工農業產值2億元,新增利稅2000萬元,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具體目標為:

生態農業星火支柱產業-茶葉,實現產值0.59億元,利稅590萬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31.11%和96.66%;其中龍頭企業奇爾茶葉有限公司實現產值1000萬元、利稅1200萬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150%和2000%。

山后高效水干果生態農業星火示范園區實現產值元,比2000年增長143%,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澄照鄉生態農業星火示范鄉,實現產值600萬元,比2000年增長50%;實現財政收入75萬元,比2000年增

長50%;農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提高1000元以上。實施10項市級以上星火項目,新增產值(銷售額)5000萬元,利稅500萬元。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體系

為確保我縣**星火計劃達到預期目標,不僅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明確的工作思路,而且要有強有力的思想、領導、政策、資金,科技管理等保障體系。

1、強化宣傳力度,提供思想保障。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宣傳形式,廣泛宣傳我縣**星火計劃的發展戰略、宗旨、意義和實施星火計劃的好典型好經驗,使廣大干部群眾從思想上進一步提高對星火計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樹立起抓星火計劃就是抓農村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增強依靠科技發展生態農業,自力更生實現富民強縣的信心。營造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各部門大力支持、共同譜寫星火燎原之歌的氛圍。

2、強化政府行為,提供組織保障。**星火計劃要緊緊依靠各級政府的領導和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各級領導要把星火計劃納入政府日常工作,作為農村科技、經濟的重要任務和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依托和基礎來抓??h里要建立以縣長任組長,科委、經委、農辦、農業局、林業局、水電局、財政局、銀行等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有關鄉(鎮)都應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與工作班子,切實加強對星火計劃的領導與協調,為**星火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保障。

3、優化政策環境,提供政策保障。大力宣傳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扶持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主要是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加速科技進步的若干意見》,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扶貧攻堅計劃加快山區經濟發展若干政策》以及省政府《關于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促進科技進步的若干意見》。同時,縣有關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地方性的優惠政策及配套措施,為星火計劃的實施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

4、增加資金投入,提供資金保障。要充分挖掘潛力,多渠道籌集資金。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原則,采取政府出資、信貸融資、群眾籌資、以勞代資等多渠道投入,積極組織人民群眾、企業、團體增加資金投入,使之成為投資主體。加強科技與金融的結合,逐年提高科技貸款的到位率,到2005年,科技貸款占信貸總規模的比例達到8%以上,使之成為投入的主渠道。各級政府要確保每年財政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逐年提高財政科技投入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科技三項經費在

科學事業費中的比例要達到50%,縣科委要將30%以上的科技三項經費用于星火項目,縣財政還要為星火計劃的實施安排一定專項經費。示范鄉和農業龍頭企業應增加科技的投入,企業提取的科技開發經費不低于銷售總額的3%。

5、做好科技服務,提供科技保障。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騰飛,歸根到底取決于廣大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與人才培養。要在加強技術培訓基礎上,積極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組織不同行業、專業領域的科技力量,多兵團聯合作戰,實現專業互補,優勢互補。大力開展科技協作攻關,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先進實用技術。同時,做好企業家與科學家、技術專家的結合,管理人才、技術人才、銷售人才、農村科技星火帶頭人與龍頭企業、示范農戶的結合,發揮人才的整體效應。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引進生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提供科技信息和咨詢服務。建立和健全科技信息網絡和推廣網絡,把試驗、培訓、推廣、服務、信息咨詢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發揮綜合服務功能。

6、提高星火計劃管理水平,提供管理保障。生態農業支柱產業、星火示范鄉、農業龍頭企業和生態農業示范園區都要做到"四個有":即有完整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有健全的組織體系和專管干部;有嚴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有星火計劃項目及相配套的科技項目。各級科委要改進工作方法,做好方向引導、典型示范、牽線搭橋、協調服務;切實推出一些有影響、有帶動作用的生態農業示范項目,并重視從單一項目示范向區域綜合示范轉變;切實加強對密集區建設的管理,保證密集區建設按發展規劃和總體方案的要求實施,實現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