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時間:2022-09-11 05:35:00

導語: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安徽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以及《2008年度蚌埠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氣候條件、人類經濟活動情況,以及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綜合分析預測:2008年我縣地質災害仍以河湖(水庫)災害即路橋堤壩水利工程地質災害為主,地質災害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汛期(一般在5一9月份,具體災害發生情況將受降雨量影響),主要地質災害發生地點為淮河干、支流沿岸,部分危險區段與歷年發生水害區段基本相同,災害類型以路橋堤壩邊坡失穩為主。其次是特殊巖土體災害、地質環境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由于不合理開采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產生地面沉降等緩性地質災害,隨著城市發展和經濟活動的深入,此類災害的危害性也將隨之加大。各類礦山企業,尤其是采石場應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規范操作,防患于未然,防止滑坡、地面塌陷和危巖崩坍災害的發生。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域、防范重點和防范期

淮河以南重點防范區域是馬城鎮(大楊家、禹廟北官山),荊涂風景區上洪村,災害類型以山體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采空塌陷)、不穩定斜坡為主?;春友匕吨攸c防范區域是淮河干流及支流水系堤壩,災害類型以滲漏、崩塌為主。

地質災害的威脅對象為上述區域內重要交通干線以及行人、住戶、農田等。

重點防范期為5一9月份。

三、地質災害監測、預防責任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有關鄉鎮政府要將本行政區域內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并注明聯系方式。對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工程建設單位將監測、預防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當地政府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各鄉鎮要切實按照《2008年度蚌埠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要求,一是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主要負責同志對本行政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做好有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二是要根據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經費,用于地質災害監測、預防、應急和治理工作。三要認真開展汛前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組織制定20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抓好落實。要制定每個危險區(段)和隱患點的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或出現險情,相應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機構,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預案做好相應的搶險救災工作。四是加強宣傳培訓,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群眾的防災水平和自救能力。要加強地質災害監測人員的業務培訓,努力提高監測和預防的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體系,落實地質災害監測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五、突出重點,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開展地質災害巡查和督查工作。在重點防范期內,各有關部門、鄉鎮要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居民點、交通干線、旅游景區、重要工程等進行巡查,特別是對中小學校址要作為重點區域加強巡查,因地制宜,采取避讓或應急治理等有效措施。對于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及時劃定危險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并予以公告。要將“地質災害防治明白卡”發放到每個受威脅的群眾手中,并組織防災常識宣傳普及,增強防災意識和救災能力。

(二)落實地質災害速報和月報制度??h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省國土資源廳《轉發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報告制度的通知》(皖國土資發〔2004〕63號)規定,將隱患點、各類地質災害災情和地質災害成功預報情況如實報告,不得夸大,更不許隱瞞不報,否則,一經發現,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建設、水利、交通等有關部門應與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相互通報地質災害隱患點、災情及防治等情況,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三)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準備工作。各有關部門、鄉鎮要認真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落實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資金、人員。要建立健全應急專家隊伍,保證一旦發生災情或險情,及時有效進行判斷,迅速做好應急救援和應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