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良種補貼方案
時間:2022-09-11 06:11:00
導語:油菜良種補貼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農業委員會、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全省2007年油菜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明電〔2007〕148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項目目標
對農民種植油菜實行良種補貼,鼓勵農民擴大油菜種植面積,加快恢復油菜生產,促進農民增收。
二、項目內容
(一)補貼原則。油菜良種補貼實行政策公開、直補到戶、據實結算的原則。補貼政策、辦法公開,補貼標準、對象、面積、金額公示,操作過程透明,按油菜實際種植面積,將補貼資金全部直接補貼到戶,確保讓農民受益。
(二)補貼范圍、對象和標準。全縣油菜實際種植戶,補貼標準每畝10元。
(三)補貼方式。在確保補貼資金到戶的前提下,實行良種補貼資金與推廣優質油菜品種掛鉤,直補到戶,努力提高補貼資金效益。
三、實施步驟
(一)核實面積。按照“政策公開、直補到戶、據實結算”,即“補貼政策公開、補貼面積公開、補貼標準公開、補貼農戶公開”和“誰種油菜,給誰補貼;種植多少,補貼多少”的原則要求,分村民小組、行政村、鄉鎮、縣四級,自下而上逐級登記、核實、匯總、上報。
1、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分別負責本行政村和村民小組油菜種植面積的核實工作,村民委員會應當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登記、核實、公示、匯總、造冊、上報等工作(公示時間不得少于5天),公示無異議后并將《表一》、《表二》報鄉鎮政府。
2、鄉鎮政府負責本鄉鎮油菜種植面積的核實、匯總、上報等工作,核實無異議后應當在12月7日前將《表三》報縣農委和財政局,同時報《表一》、《表三》電子文件(excel格式)。
3、縣農委會同統計部門負責本縣油菜種植面積的核實、匯總、上報等工作,縣農委和財政局負責在12月14日前將《表四》及其電子文件(excel格式)報市農委和市財政局。
國有農場(含省農墾公司所屬農場)的油菜面積核實工作,參照鄉鎮、村、組逐級登記、核實、匯總,并上報縣農委和財政局,由縣農委和財政局逐級上報。
(二)資金發放。補貼資金發放采用“一卡通”方式進行。在省財政核定油菜良種補貼資金、一次性撥付到縣財政后,縣財政及時將補貼資金下撥至各鄉鎮。各鄉鎮必須在2008年1月31日前,將補貼資金發放到農民手中。
四、項目管理
油菜良種補貼項目實行分級管理、分工負責??h農業部門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財政部門負責補貼資金的落實、發放和監管??h鄉農業、財政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抓好監督管理,落實責任制,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一)縣成立由政府統一領導,農業、財政、統計、監察等部門參加的油菜良種補貼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委),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工作。
1、制定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召開全縣油菜良種補貼項目工作會議,開展基層技術人員及農戶的技術培訓。
2、組織鄉鎮、國有農場開展種植面積登記、公示和復查核實工作。
3、組織項目公示。在縣級媒體將各鄉鎮油菜良種補貼戶數、補貼面積和補貼金額進行公示,并公布縣級舉報電話:0552—8212538,接受群眾監督。
4、建立縣級以村為單位的油菜種植面積、補貼資金、主要品種和輕簡技術等油菜生產信息數據庫。
(二)各鄉鎮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和監督工作,切實加強項目組織領導。各行政村應成立包括3—5名村民代表在內的油菜良種種植面積登記核查小組。
1、制定詳細實施方案,加強油菜良種補貼政策宣傳。
2、組織本鄉鎮、村開展種植面積登記、公示、復查核實和匯總上報工作。
3、組織項目公示。各行政村在油菜種植面積登記結束后,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將種植農戶、種植面積和補貼金額(《表一》)進行公示。鄉鎮設置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4、規范建立油菜良種補貼信息管理檔案。村級建立分戶油菜種植面積登記表,鄉鎮建立各村分戶油菜種植面積和補貼資金檔案。
(三)鄉鎮根據油菜良種補貼工作的需要,適當安排工作經費,用于政策宣傳、面積核實、登記造冊、技術培訓、項目監管等管理支出。
五、工作要求
(一)擴大宣傳。各鄉鎮、有關部門要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紙、宣傳標語、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向廣大農民、基層干部及全社會公布、宣傳油菜良種補貼政策,調動農民使用優良品種、恢復發展油菜生產的積極性。
(二)強化監督。各鄉鎮、有關部門在面積核實、發放補貼資金過程中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公布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各級農業、財政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通過抽查等方式,檢查監督面積核實是否真實、補貼資金落實是否及時足額到位、操作程序是否規范??h農委、財政局將組織項目督導和抽查。凡是發現虛報冒領補貼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的,要進行相應處罰并予以通報。
(三)保證進度。縣要按照省、市實施方案規定的程序、時間要求,盡快組織油菜種植面積登記、核實、匯總、上報,并于2008年1月31日前,將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