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方案

時間:2022-09-16 03:08:00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方案

為全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貫徹落實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解決當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省政府、市政府和省農委統一部署,制定**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通過集中整治,控制生產源頭,規范農業種植養殖行為,建立健全從農產品產地環境、投入品、生產過程到流通銷售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食用農產品安全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農產品質量監管網絡,把我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

二、工作目標和重點

總的目標是突出抓好源頭治理、標準化生產、追溯跟蹤、依法懲處、輿論宣傳,逐步建立健全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的服務、管理、監督、處罰、應急五位一體的工作機制,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是初級農產品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種植養殖過程中非法使用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以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重點產品是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等農產品;重點單位是蔬菜生產基地,規模畜禽、水產品養殖場,飼料加工廠,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生鮮產品超市以及農資經營企業等;重點地區是以市區、縣城城關為重點區域,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集中整治。堅持一手強化質量監管,一手強化宣傳培訓工作,監督與指導并重,增強全程監管能力,切實推動長效機制建設。

(一)力爭達到四個目標

到今年年底,一是全市中等以上城區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二是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場)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基本解決;三是蔬菜、畜禽、水產品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率及檢出率進一步下降;四是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

(二)突出三項重點

1、突出重點環節檢查。一是突出抓好水產養殖用藥檢查。重點查處水產品養殖過程使用氯霉素等禁限用藥物行為。檢查水產養殖企業建立生產記錄、生產檔案、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以及藥品和飼料庫是否有違禁藥品和飼料。二是檢查畜禽養殖環節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禁用獸藥和蘇丹紅等化學物質的行為。三是檢查蔬菜、茶葉、水果等種植環節使用禁限用農藥等行為。四是加強生豬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加快推進動物疫病標識追溯體系和畜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未佩戴耳標的生豬不許調運,嚴禁不合格生豬進入屠宰環節。

2、突出重點投入品檢查。一是以禁用獸藥為重點,開展獸藥專項檢查。整頓和規范獸藥經營秩序,堅決打擊生產銷售非法獸藥產品行為。二是以三聚氰胺、“蛋白精”等違禁化學物質為重點,開展飼料專項檢查。重點檢查生產銷售飼料、濃縮飼料、蛋白飼料和寵物飼料的企業,添加三聚氰胺等違禁化工產品的行為。三是以禁用農藥為重點,開展農藥專項檢查。加大農藥市場例行檢查、監督抽查和違法處罰力度,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甲胺磷等五種禁用農藥行為。全面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為。

3、突出重點產品檢查。強化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監督管理。重點檢查認證農產品的資質、產地認定條件、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加強產地監測和對進入市場銷售認證產品資質的確認,強化對獲證“三品”的檢查和監管工作,保證“三品”產品質量,維護“三品”的品牌形象。

(三)確保完成六項重點整治任務:

1、高毒農藥整治。加大對違規生產、經營、使用高毒農藥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快替代產品及其配套技術的宣傳、示范和推廣,杜絕違法生產、經營和使用禁限用農藥,特別是重點打擊在產品中非法添加甲胺磷等禁限用農藥成分的違法行為。

2、畜產品質量安全整治。以飼料添加劑和寵物飼料為重點,強化市場監督,對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蛋白精”、“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和蘇丹紅等非法添加物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3、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對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無公害水產品生產企業、健康養殖示范小區和出口原料備案基地進行重點整治,嚴查在水產苗種生產、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藥物的行為,擴大監測范圍,加強對水產品的加工、流通監管。

4、獸藥和生豬生產整治。組織對獸藥經營、使用環節進行拉網式檢查,發現禁用藥物立即收繳銷毀,并追查其來源、銷售去向。規范獸藥標簽和生產經營行為。加強產地檢疫和耳標管理,推進動物疫病標識追溯體系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嚴查無耳標和無檢疫證明生豬。組織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5、認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執法檢查,嚴厲查處向農產品產地排放或者傾倒廢水、廢氣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清查認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狠抓原料、添加劑、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情況檢查,從源頭上保障“三品”質量安全,重點檢查獲證單位是否使用禁限用農獸藥;采收、屠宰或捕撈是否符合農(獸)藥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的要求。堅決查處假劣認證產品和質量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打擊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

6、農產品批發市場整治。指導組織對中等以上城區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的農產品開展抽查監測,建立健全定點、定時檢驗檢測制度,堅決依法查處重點地區和重點市場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和不合格農產品行為。依法處罰仍未建立入市檢測制度和不合格產品報告制度的批發市場。各縣、區要把本地有影響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納入專項整治的監測范圍。

三、時間和步驟

9月下旬開始至年底結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動員發動(**年9月下旬)。各級農業部門制訂方案,提出整治目標,落實整治任務,做好調查摸底、動員發動等工作。

第二,集中整治(**年10月上旬至11月底)。圍繞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和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各項檢查,組織督查等活動。

第三,鞏固提高(**年12月上旬至12月底)。各級農業部門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總結,組織考核驗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市農委成立**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組,農委主任周忠萍同志任組長,戴世文副主任和唐廣廷副主任任副組長。工作組下設辦公室,成立高毒農藥整治組、畜產品質量安全及獸藥、生豬整治組、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組、認證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組、蔬菜和農產品批發市場整治組。分別由政策法規科、畜牧水產辦、畜牧水產中心、植保環保辦、菜籃子辦牽頭承擔相關整治工作任務。各專項整治組要確定專人從事整治工作,提出具體整治方案。辦公室設在市場信息科,負責各專項整治組的協調、調度和整治進展宣傳等工作。各縣、區農業部門要根據市實施方案,結合實際,制訂具體方案,提出明確的整治任務和目標,將專項整治的任務和責任逐級落實到鄉鎮(街道),落實到質檢機構、企業、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超市)。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農業部門具體抓、生產經營者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要為專項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資金和技術裝備保障,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各縣、區農業部門要向本級政府提出申請,統籌解決資金投入問題,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并安排必要的農資打假及抽檢經費,在縣、區政府統一領導下,要協調本地區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統一領導、指揮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監督管理責任制,加強對專項整治工作的檢查和考核。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或因此發生惡性事件的地方,要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在專項整治中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制假售假違法活動的地方、部門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要嚴肅查處。

(二)協同配合,標本兼治。各縣、區農業部門在專項整治行動中,要加強與工商、質監、衛生、商務、公安等相關部門配合,搞好銜接,建立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的工作機制,對重點品種、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集中時間,集中力量,聯合打擊查處。要嚴格依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從嚴查處違法行為;要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對涉嫌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按規定移送公安機關;對重大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和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犯罪分子,要依法嚴懲。同時,積極探索治本之策,加快相關信息化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檢測技術等方面的地方標準,充分發揮有關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要認真實施農產品的質量追溯制度,建立質量誠信紅黑榜機制,實行質量信用等級分類監管,逐步形成失信懲戒機制。

(三)積極宣傳,營造氛圍。要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和輿論導向的作用,強化網絡等媒體輿情監管作用,建立統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披露制度。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主流媒體宣傳導向作用,組織新聞媒體深入農業生產基地、龍頭企業和質檢機構開展深度報道。加強法律法規知識和科學消費知識和農產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大力宣傳專項整治工作措施和成效,及時揭露并曝光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典型案例,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要主動提供新聞采訪線索,大力宣傳優質產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樹立農產品優質品牌形象,正確引導消費;對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要快速反應、主動,掌握輿論主導權。要完善舉報投訴制度,廣泛發動和正確引導公眾參與,營造生產安全產品、銷售安全產品和消費安全產品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加強督查,健全報告制度。專項整治期間,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將對各縣、區農產品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和抽檢。各地都要派出工作組,深入一線,進行現場指導和實地督查督辦。建立整治情況周報制度,各市要確定重點市場、重點基地進行重點檢測。各農業部門和各專項整治組要把檢測情況、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案件查處等情況,每周五下午3:00前報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辦公室,重大情況隨時報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工作組辦公室將匯總情況及工作進展及時向市政府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農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