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經費改革方案
時間:2022-10-06 12:47:00
導語:義務教育經費改革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國發〔**〕4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浙政發〔**〕5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溫政發〔**〕48號)精神,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縣政府決定,從**年起分步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重要意義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提高全民素質和農村發展能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保證;是貫徹落實“多予、少取、放活”方針,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鞏固稅費改革成果,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完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范圍,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學、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完善“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加快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落到實處。
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與步驟
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城鄉統籌,同步推進,將全縣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一)做好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工作。全部免除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所需資金由財政全額承擔。
(二)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進一步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范圍,對不同類型的困難學生實行不同的資助政策。
低保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福利機構監護的未成年子女、五保供養的未成年子女和殘疾學生,免課本費、作業本費和住宿費;
低收入家庭子女,少數民族學生,因病、因災造成的臨時困難家庭學生,免課本費、作業本費;
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低保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福利機構監護的未成年子女、五保供養的未成年子女和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費提供愛心營養餐。
按省中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計劃,**年我縣低收入家庭標準為農村居民年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下;今年上半年我縣小學、初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比率已分別達到17%、16.6%,以后將根據省政府調整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進一步擴大困難學生的資助面。
(三)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日常公用經費保障工作。
**學年開始,全縣小學生均公用經費達到270元/年,初中生均公用經費達到390元/年,其中10元/年專門用于農村山區自然小班化和辦學規模較小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的補助。今后將逐年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到2010年,全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達到中央制定的基準定額。逐步推行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
(四)建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
**年開始,根據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在校生人數和校舍生均面積、使用年限、單位造價等因素,測算、安排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縣財政將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其計算公式為:預算年度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上年末中小學在用校舍面積×單位造價÷使用年限。根據我縣實際情況,單位造價700元,使用年限40年。
縣教育局要根據義務教育中小學校舍現狀,結合中小學校網布局調整等因素,合理制定校舍維修改造方案,并按要求于當年5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中小學校舍改造項目及專項資金支出計劃的編制工作。同時,填報《浙江省中小學校舍維修專項資金項目申請書》,積極爭取省、市資金補助。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實行項目管理和專項結算。
(五)鞏固和完善義務教育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
根據國家人事部、財政部、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貫徹〈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國人部發〔2006〕113號),中小學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做到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在縣財力許可的情況下,逐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待遇。同時,將中小學教師合理收入全額納入縣財政預算,納入縣財政統一發放范圍,不得留有“缺口”。積極探索和推進中小學教師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斷改善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年開始,建立農村學校教師生活補助金制度,縣城所在地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每人每月補助50元,縣城所在地以外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每人每月補助100元、“139鄉鎮”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每人每月補助200元。
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切實加強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h財政、教育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指導協調。
(二)強化預算管理。建立健全中小學預算編制制度,各項收支都要納入財政預算。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預算按縣財政、教育部門統一口徑與要求編制。初中、中心學校以學校為基本編制單位,村?。ê虒W點)納入其隸屬的中心學校統一代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在財政預算中單列(包括教師工資、津貼補貼、社保經費、公用經費、基建經費、設施設備經費等),??顚S茫瑖澜麛D占、挪用。進一步完善“校財縣管”制度和進一步實行財務公開制度,嚴格按預算辦理各項支出,確保資金分配使用規范、安全和有效。對還在鎮核算中心核算的靈溪鎮、龍港鎮、宜山鎮、錢庫鎮、金鄉鎮、巴曹鎮、橋墩鎮、馬站鎮等鄉鎮的中小學校,自2008年1月1日起,納入相應的縣會計預算核算中心分中心核算,同時建立縣會計預算核算中心龍港分中心。
(三)規范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使用。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是縣政府辦學資金的主要組成部分,統一納入縣財政預算管理,主要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和充實學校公用經費,不用于平衡財政預算、行政部門支出和教職工福利和獎金等人員經費支出。
(四)堅決制止亂收費。從**年春季學期開始,學校只能按規定收取課本費、作業本費和寄宿學生住宿費。中小學不得收取教輔材料費、學具費、校服費、保險費、體檢防疫費等代辦收費。取消存車費、熱飯費、飲水費等服務性收費,相應的合理支出納入公用經費開支范圍??h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對違反規定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加強中小學編制管理,堅決清退不合格和超編教職工,切實提高中小學師資水平和管理水平。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城鎮優秀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支教制度,鼓勵引導更多的優秀教師為農村教育服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快中小學課程改革,嚴格控制中小學教科書種類、數量和價格,逐步建立推行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義務教育評價體系。促進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資源過度向少數學校集中。
(六)強化監督檢查。通過“校財縣管”機制的實施,杜絕挪用各項專項資金、公用經費及教師津補貼。義務教育經費安排切實做到公開透明,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h監察、財政、教育、物價、審計等部門要加強對義務教育經費安排使用、收費等情況的監督檢查。
(七)加大宣傳力度。各鄉鎮政府和縣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宣傳工作,廣泛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版報等宣傳媒介,采取多種形式,向全社會進行深入宣傳,使其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