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病害防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26 11:29:00

導語:水產病害防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產病害防治工作方案

近階段已經是炎熱的夏季,這期間既是水產養殖的黃金季節,也是水產病害多發、魚蝦類死亡率高的階段。這期間水產養殖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水溫高,有機質污染嚴重,對養殖的魚蝦類危害增大。隨著水溫升高,魚蝦類的攝食量增加,排泄物也相應增加,有機質的氧化分解作用加快,當排泄的有機質大量積累超過水體自身的氧化功能時,就會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導致水質變壞,魚蝦病增多,嚴重的會造成魚蝦類大批死亡。

2、過高的水溫會影響魚類的生長。在炎熱的夏季,有時常出現36℃的持續高溫天氣,在這種情況下,中午11時到下午4時,池水的上層水會出現32℃左右的高溫水,這對養殖的常溫性魚類非常不利。溫水性魚類在水溫達到3O℃以上時,魚的攝食功能下降,消化吸收率降低,魚的生長速度減慢。水溫進一步升高會引起魚類生理代謝不良,抗應激能力下降,嚴重的也會引發魚類死亡。

3、夏季魚類生長快,飼料營養差也會引起疾病和死亡。夏季水溫高,光照好,魚類吃食量大,生長快,一些低質或含有不良物質和激素的飼料會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

4、夏季水溫高,防病治病用藥不當,也會引起魚類中毒死亡。消毒藥物和殺蟲藥物對魚類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尤其是夏季水溫高的時期,最易殺傷魚鰓引起死亡。因為藥物的毒性是隨著水溫上升而增加的,在化學反應中,溫度每上升1O℃,藥物的毒性就會增加2~3倍。

根據以上問題,在夏季搞好水產養殖,需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1、減少低層的缺氧區,提高池塘的氧化功能??刂瞥靥了w的深度,把池水控制在1.5米左右,以促使水體上下自行對流,防止池水在高溫季節出現分層現象,避免底部出現缺氧區,減少亞硝酸鹽、氨氮和硫化氫的產生。同時,多開增氧機,促使水體上下對流,使水體中的溶氧分布均勻,同時促使底部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分解或散發到大氣中去,減少對魚類的危害,提高溶氧,減少疾病,促進生長。在水體透明度小于20時,立即抽排底層水的1/3,同時加新水,以減少池水中的有機質濃度,保持良好的水質狀態。定期潑灑光合細菌和復合菌或底質改良劑,可有效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增加池塘的氧化功能,減少病害的發生。

2、克服過高水溫帶來的危害。延長使用增氧機的時間,促使水的上下層對流,以降低表層水的溫度。有進排水條件的池塘,可在中午增氧機開前或開后,向池中加入井水,同時在池塘另一邊溢流排出上層高溫水。改變魚的喂食時間,把喂食時間改在上午11時前和下午4時以后,避開中午表層水溫高的時間,減少魚類的能量消耗和應激反應,以防強幅射熱對魚類的傷害。

3、選擇優質飼料,加強營養,提高魚的體質和抗應激能力。飼料最好是品牌飼料,可起到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降低飼料系數,減少魚類排泄物,提高魚體抗應激能力的效果。少用或不用含有有害物質和各種激素的飼料,以防營養不良和魚類的組織性病變而引發各種疾病和出血性死亡。

投喂的飼料量不宜過多,應堅持“八成飽”的喂料原則,保持魚的進食和生長處于良好狀態,以避免過飽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和腸道性疾病發生。

4、科學用藥,減少藥物對魚類的危害。夏季的魚病防治辦法應以調控水質和改良底質為主,用藥也要以改善環境和保護環境的環保藥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