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蔬菜質量安全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25 03:45:00
導語:農委蔬菜質量安全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蔬菜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是加強蔬菜質量安全監管,提高農業生產者的質量安全管理能力,推動蔬菜標準化生產,提升蔬菜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蔬菜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特別是保障**20**年世博會期間蔬菜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據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以及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生產流通各環節的追溯管理和監督檢查”的要求,切實做好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工作,特制定20**年開展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質量可追溯系制度建設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緊緊圍繞市農委發展現代農業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地產蔬菜質量安全水平為重點,積極推進“生產標準化、產品標識化、營銷品牌化”,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手段,不斷強化蔬菜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確保蔬菜質量安全衛生,為20**年世博會作出應有貢獻。
二、工作目標
(一)建設單位和面積目標
20**年,市郊迎世博蔬菜生產重點基地158家,生產面積達6.2萬畝。(見附件二)要求這些基地建立和執行質量可追溯制度,實現上網查詢蔬菜生產情況。其中,30家單位的重點蔬菜生產基地,實現條形碼查詢蔬菜生產情況。
(二)質量安全目標
實現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的158家單位上市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達99%以上,高于全市平均1個百分點以上。
三、工作內容
(一)加強產地環境管理,推行產地編碼
制訂統一、規范、簡便、適用的編碼規則,全面建立產地和產品編碼管理,推動實施產地和產品編碼制度。同時,要以基地為載體,帶動農業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推行產地編碼,建立生產基礎信息,從源頭做到蔬菜身份的可識別、可追溯。
(二)建立田間生產檔案標準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檔案農業管理制度
1、設計全市統一的重點蔬菜生產基地的田間檔案記載本。結合無公害農產品等生產技術要求,涵蓋生產者信息、農業投入品進出庫記錄、生產檔案信息、質量檢測信息和產品相關信息等。
2、設計田間生產檔案標準化模塊。把已確定的田間檔案記載內容,設計操作便捷的田間生產檔案模塊。
3、全面建立蔬菜生產田間檔案管理制度和及時上網:根據田間生產檔案標準化管理要求,對蔬菜生產全過程(包括種子、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田間管理、質量檢測等關鍵措施以及產品銷售等)進行記錄,按照工作要求蔬菜生產信息及時上網,特別是實現條形碼查詢蔬菜質量的生產基地必須在蔬菜上市時做好數據傳送,確保蔬菜質量可追溯。
4、完善田間檔案管理系統:根據田間檔案記載要求,進一步完善生產管理田間檔案的填報和管理軟件,為生產者和管理者提供生產管理信息的查詢服務,以便生產者和管理者能及時檢查蔬菜生產各環節的操作情況,提高生產環節的可追溯管理能力。
(三)推廣良好農業規范,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
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要全面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大力推廣良好農業規范(GAP),規范蔬菜生產過程,健全田間生產檔案,落實蔬菜質量責任制,全面實施蔬菜標準化生產。
(四)加大產地產品監測力度,建立合格產品準出制度
1、加強產地監測: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要加強產地環境監測,建立不符合產地標準全面退出機制。
2、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基地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強生產投入品管理,建立健全蔬菜生產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鼓勵實行農資倉庫標準化管理,推廣使用市區補貼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原則上不能使用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規定農藥品種和化肥之外等農資產品,若確屬蔬菜生產需要,但必須經鄉鎮植保員確認農藥品種并簽名后方可使用。一旦檢查發現農資使用與管理混亂的情況,進行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者則取消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資格,并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3、加強蔬菜質量檢測:根據定量抽檢測與快速檢測相結合的原則,加大對基地上市蔬菜質量檢測的力度,特別要對檢測中農殘超標的產品及時追根溯源和依法處罰和實行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退出機制。
4、建立植保員簽名制度和合格產品準出制度:對生產出售的蔬菜產品建立完善的質量可追溯記錄,全面建立產品合格把關和準出制度,基地使用農藥和蔬菜產品準出要全部實現植保員簽名制度。
(五)設計產品包裝追溯標識方案,推動實施產品標識制度
按照《農產品包裝和管理辦法》要求,加強蔬菜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對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認證和世博供應蔬菜產品必須進行包裝標識。對世博供應產品和認證產品設計合理的產品追溯條碼標簽,規范標識內容。產品包裝標識內容必須包括產品名稱、產地編碼、生產日期、生產者、產品認證情況等信息,基地要建立詳細的備案管理制度,確保產品流向的可追蹤。
(六)構建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完善產品身份識別手段
構建蔬菜質量可追溯信息網絡化管理平臺,建立農產品編碼數據庫、田間生產檔案數據庫、產地產品檢測數據庫以及流通環節和目標市場數據庫,完善和改進蔬菜質量可追溯系統管理軟件,為生產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用戶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服務,為追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主體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以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為推廣應用主體,不斷擴大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的覆蓋面。
四、工作進度
1、編制產地、產品編碼規劃,設計田間檔案標準化模塊,20**年2月底前完成;
2、基地生產環境檢測,20**年3月—**月底;
3、質量可追溯管理軟件的完善和調試安裝,20**年3月—6月;
4、召開工作會議,布置相關工作要求,20**年2月;
5、結合基地追溯工作調研情況,設計產品包裝追溯標識方案,20**年3月—6月;
6、結合質量可追溯系統實施,進行相關軟件改進和運行工作,20**年7月—9月;
7、良好農業規范的培訓和推廣,20**年4月——**月;
8、網絡媒體宣傳,20**月**—12月;
9、經驗交流總結,20**年12月。
五、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由市農委蔬菜辦牽頭,成立工作小組,加強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市農委蔬菜辦、各區縣農委蔬菜辦主要領導為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工作負責人,蔬菜生產條線負責人組織實施,相關鄉鎮和基地生產負責人具體落實,市農業信息公司負責蔬菜質量可追溯信息化工作的技術開發與完善,運行與維護工作,市、區縣、鄉鎮農業技術部門負責農業技術服務與支撐。每個基地的信息上網工作必須落實到人。
2、規范管理,加強檢查
一是建立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區工作小組每2個月舉行一次聯席會議,研究可追溯制度建設工作產生的各種問題,并對下階段工作提出要求。區縣與鄉鎮、基地實施單位也應建立相應的會議和工作制度。
二是建立監督檢查制度。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重點對蔬菜生產基地實施單位,基層責任人員進行抽查評價,特別是在田間檔案記載和上網的及時性、準確性等方面進行檢查,以檢驗可追溯制度建設工作效果。
3、宣傳引導,擴大影響
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是全面提高生產者安全生產和責任意識,切實提高產品質量的一項有效措施。以迎世博保安全為契機,充分借鑒國內外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的成功經驗,及時對質量可追溯進展情況進行跟蹤、樹立典型、總結經驗,探索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建設的長效機制。同時,通過各種新聞媒體等,大力宣傳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的成效,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擴大對全社會的影響。
4、政策支持,資金保障
將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工作與優質農產品質量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加強全程追溯管理,保障基地產品質量安全。不斷完善質量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統,以實現全程可追溯作為提升重點蔬菜生產基地生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從而不斷提高迎世博重點蔬菜生產基地產品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該項工作市財政在資金上予以專項支持,各區縣要按一定的比例落實配套專項資金。各重點基地所在的鄉鎮也要積極地創造條件,提供必要的支持。
- 上一篇:行政改革信息管理論文
- 下一篇:農委蔬菜生產管理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