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改善民生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23 02:28:00

導語:縣改善民生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改善民生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推進和諧*建設進程,根據《*市改善民生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改善民生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努力構建和諧*。

二、工作目標

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發揮民力,以發展的思路、惠民的措施、長效的機制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努力使全縣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切實讓發展改革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三、主要任務

(一)努力增加就業崗位

為切實解決城鎮居民就業問題,對有就業愿望和能力的城鎮家庭實施就業幫助,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由財政給予補貼,減免培訓費用,全年技能性培訓勞動力4300人,有組織輸出勞動力7500人,城鎮新增就業崗位4400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600人,其中安置就業困難對象500人。(責任單位:人勞社保局、商務局、職教中心)

(二)實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

為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保障我縣失地農民老有所養,解決其后顧之憂,對全縣人均農業用地在0.8畝以下(含0.8畝)的村實施農民養老保障制度。參保率達到60%以上的村,參保人員達到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按規定享受養老保障待遇,并繼續領取失地少地農民補貼。(責任單位:人勞社保局)

(三)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為切實保障城鄉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落實黨的惠民政策,投資328萬元將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205元;投資412萬元將農村最低生保障活標準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責任單位:民政局)

(四)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

按照增加補助,全面覆蓋,鞏固提高的原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政補助由40元提高到80元,大幅提高參合農民在定點醫院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鎮級由55%提高到70%,縣級由45%提高到55%,累計補償額由1.5萬元提高到3萬元,參合率達到94%;努力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參保率達到80%以上,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責任單位:衛生局人勞社保局)

(五)改善農村殘疾困難群眾居住條件

為做好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改善農村殘疾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對全縣90戶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貧困戶危房改造進行援建。(責任單位:殘聯)

(六)基本實現村村通自來水

為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投資5780萬元,完成11個鎮314個行政村的自來水入戶工程,全縣農村基本實現村村通自來水。(責任單位:水務局)

(七)進一步完善農村路網

為全面改善農村道路通行狀況,服務農村經濟發展,方便人民群眾出行,投資6000萬元,新建、改建農村道路26條,100公里。其中涉及鄉道22條,90公里;村道4條,10公里。所有工程10月底完工。(責任單位:交通局)

(八)擴大集中供熱面積

為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投資3050萬元,新敷設二次管線21000延長米,新建熱力交換站3個,新增供熱面積45.3萬平方米,其中二層住宅樓擴供面積17萬平方米。工程10月底完工。(責任單位:建設局)

(九)擴大免費教育覆蓋范圍

為使公共教育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投資50萬元,免除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生的學費、住宿費、教科書費;投資600萬元,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教科書費;投資1000萬元,對公辦普通高中公助生實行免學費教育。(責任單位:教育局)

(十)加快中小學校標準化進程

為推進基礎教育協調發展,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投資2760萬元,繼續進行陳舊校舍改造和標準化學校建設,新建高標準校舍3.7萬平方米,維修校舍1萬平方米。(責任單位:教育局)

(十一)實施農村中小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

為改善農村中小學師生學習、生活環境,投資980萬元,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采用鍋爐、土暖氣等供暖方式,基本取消直燃式煤爐取暖。(責任單位:教育局)

(十二)加強農村文化體育設施建設

為豐富農民群眾文化體育生活,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投資204萬元,新建方各莊、胡各莊等8個鎮綜合文化站;投資75萬元,在奔城鎮的13個村和柏各莊鎮的12個村,建設農民健身場地設施。(責任單位:文體局)

(十三)進一步改善農村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

為提高基層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改善農民就醫條件,投資200萬元,為基層衛生院購置診療設備;安排專項資金,選送業務骨干進修、組織技術培訓,以增強基層衛生院技術力量,滿足農民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責任單位:衛生局)

(十四)支持農村沼氣池建設

為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投資1160萬元,新建沼氣池13200個。(責任單位:農業服務中心、生態辦)

四、保障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牢固樹立解決民生問題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問題是最大的政績的理念,切實提高對民生工作的認識,把改善民生作為黨委、政府施政的最高原則,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關注、最現實的需求,確保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2、加強領導,成立組織。為確保改善民生攻堅行動的順利開展,縣委、縣政府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改善民生攻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縣級領導分包制度,與責任單位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目標完成情況與干部績效考核掛鉤。各單位也要對工作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和分解,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制定獎懲措施,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3、加強宣傳,為改善民生攻堅行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作用,積極做好宣傳工作,為深入開展改善民生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h電視臺要設立專題欄目,定期報道改善民生攻堅行動的各項工程進展情況。同時,有關單位也要利用多種形式將改善民生攻堅行動內容公諸于眾,增強社會關注度。

4、加強協調督導,構建科學的工作機制。相關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認真梳理本部門涉及的改善民生工作情況,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統籌規劃,明確思路,研究制定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強的措施,確保改善民生攻堅行動保質保量地完成??h改善民生攻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攻堅行動的督導、調度,推進攻堅行動的深入開展;要積極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協調機制,通過聯席會議、工作例會、現場辦公等形式,準確掌握攻堅行動的進程,針對存在的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底數,確保各項民生工作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