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開展企業服務方案
時間:2022-12-02 01:40:00
導語:街道開展企業服務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所屬各企業: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的文件精神,為了進一步營造我街道良好的工業發展環境,結合街道企業實際,特制訂街道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和全市干部大會精神,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針對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在結構調整、技術創新、融資、用工用地、節能降耗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通過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到企業等多種形式,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全力推進我街道工業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街道“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的領導,經街道黨工委研究決定,成立*街道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林安任組長,人大工委主任許敬學,分管工業副主任郭旭東任副組長,成員由倪玉琦(經貿辦)、章永斌(國土所)、吳謹君(鄉建站)、夏錦華(商會)、王姚春(工會)、趙慧玲(經貿辦)、陳穎(經貿辦)組成,具體負責我街道“企業服務年”活動。
三、服務內容
(一)了解企業資金需求等問題,提出切合實際的解決措施,積極為企業搭建銀企合作,互信共贏的平臺。
(二)了解企業用地需求情況,對部分企業閑置廠房、低效用地、房地產權證“兩證”未辦等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措施,并全程跟蹤服務。
(三)了解企業技改投入情況,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資金、土地等制約因素,切實推進重點項目實施進度。
(四)了解招商引資企業情況,聽取企業對我市服務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企業解決項目落地的相關問題。
(五)了解企業負擔情況,認真疏理企業目前呼聲最大,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減輕負擔。
(六)了解企業生產、銷售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存在的問題。
(七)加強涉企政策宣傳,解讀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工業發展政策。
四、服務方式
根據我街道工業布局,街道在成立“企業服務年”領導小組基礎上,專門成立2個工作小組,第一組由許敬學為組長,趙慧玲、章永斌、夏錦華、虞蘭芳為成員,負責走訪畈口、塔山、城郊片所轄企業;第二組由郭旭東為組長,倪玉琦、吳謹君、王姚春、陳穎為成員,負責走訪厚仁、殿山、城西、金信工業園所轄企業。各小組要按照七個方面的服務工作要求,對企業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解決或提出解決的措施,并將走訪情況匯總在3月10日前上報街道活動領導小組。
五、工作要求
(一)要充分認識“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的重要性。樹立保企業就是保發展、保就業、保穩定、保大局意識,認真做好工作部署,深入發動,積極主動參與,切實抓好工作的落實。
(二)切實加強“企業服務年”領導。把“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并指定專人服務承辦,配合部門積極主動做好協助工作。
(三)要加大服務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立足現實,在服務企業發展力度上,服務發展深度上做文章。落實各項措施,運用各種載體,強化各環節服務措施,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
*市創建*省教育強市工作實施方案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科教興省”和建設教育強省戰略,加快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提高教育整體水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遵照《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的通知》精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省教育強市創建活動。為確保這項活動扎實、高效、有序地開展,制訂創建*省教育強市工作實施方案。
一、創建教育強市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突出教育的優先發展地位。通過開展創建教育強市活動,加快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二、創建省教育強市奮斗目標
全面優質普及十五年教育,全市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達到98%,小學、初中普及率和鞏固率保持在100%和99%以上;初中升高中比例達到95%以上。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教育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規模比例保持在1:1。教育設施、設備、師資等教育資源能夠比較好地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城鄉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教育強鎮人口覆蓋率達到100%。教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位于*省中等水平。2009年爭取通過省教育強市驗收。
具體目標如下:
1.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確立科學的人才觀和質量觀,堅持用素質教育的標準來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達到較高水平。
2.完成布局調整規劃。小學和初中(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分別調整為65所和25所,再創建一批省標準化學校。
3.優化教育教學資源。力爭全市所有鎮鄉、街道都成為*省教育強鎮(鄉、街道),再創一批達到省等級重點高中和省市示范性學校標準的優質學校。
4.大力發展職成幼教。擴大職業類高中辦學規模,增加招生人數,提高辦學質量。鎮鄉、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具_到省一級標準,中心幼兒園基本達到《*省鄉鎮中心幼兒園基本要求》的標準。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批名師、名校(園)長,提高中小學教師學歷水平,全市小學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比例和初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均達到80%以上,普通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8%以上,公辦職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5%以上。
6.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學校的校舍、專用多功能教室(含職業學校實驗實訓基地)、體育場地、教學儀器、音體美勞衛器材、電教設備、校園網、多媒體、計算機和圖書等,力爭達到省定標準。各級各類學校實驗開出率達到100%。
三、創建教育強市行動措施
1.加強創強工作領導,健全監督檢查體系
(1)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創強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各級各類學校建設納入城區市政建設和鄉鎮建設規劃。
(2)建立由市主要領導負責和有關部門參加的創強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創強辦公室,全面統籌、協調、指揮創強工作,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建立相應的創強領導小組,各單位黨政主要領導是本單位創建省教育強市第一責任人,市教體局和財政局等職能部門及鎮鄉、街道要制定創強工作計劃,確保創強工作按計劃有序順利實施。
(3)建立創強督查體系,由市創強工作領導小組對創強工作進行督查。建立創強工作定期通報制度,及時通報創強工作進度,總結創強工作經驗,對創強工作開展的比較好的鎮鄉、街道和部門進行表揚,對創強工作不力、工作進展緩慢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對在督查中發現問題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嚴肅的組織處理。
(4)組織專門工作隊伍,成立若干個工作小組(設在市教體局),在市創強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及時分析、研究和解決創強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確保創強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積極籌措教育資金,依法保證教育投入
(1)繼續增加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依法確保教育投入的“兩個提高、三個增長”。即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財政支出總額中教育經費所占比例應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2)建立政府依法確保教育投入增長的監督檢查機制,完善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辦法,繼續加大教育經費統籌力度,繼續減免教育基建收費,認真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加強對教育經費的管理,認真落實職業教育“六項行動計劃”和新“四項工程”建設的配套費用。
(3)公辦學校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仍納入財政綜合預算管理,預算內資金安排做到逐年有所增長。
(4)足額征收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部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2009年,在學?;A設施建設、儀器設備添置、校園環境改造、教師素質提升、職業教育發展等方面重點投入。
3.加快學校建設進度,切實改善辦學條件
加快實施《*市完善中小學布局調整及省萬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新建和擴建一批學校,提高全市生均用地面積和生均建筑面積,基本完成布局調整規劃。加快標準化學校建設,再創建一批省標準化學校,力爭有更多的初中和小學達到要求。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專用多功能教室和體育場地的建設,增加教學儀器、音體美勞衛器材、電教設備、圖書、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數量,力爭達到或接近省定標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形成體現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文化氛圍。強化“四化”工程建設,即硬化、綠化、美化和潔化,使每一所學校都能做到校園布局合理,整潔衛生,景點亮麗,花香濃郁,環境優雅,成為美麗的花園、學習的樂園和學生的家園。辦好現有的省等級重點高中和省市示范學校,再創建一批優質學校,形成一個體現我市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最高水平的示范群體。
4.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各類教育
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促進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建設好市職業中專,力爭2009年達到省一級重點職業高中的辦學標準,同時使其它職業類中等專業學校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和壯大。加強成人教育工作,鎮鄉、街道要辦好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落實辦學場地,優選成教干部,強化師資隊伍,增加培訓人數,提高培訓質量,鎮鄉、街道成技校基本達到省一級標準。加強學前教育的規劃和管理,鎮鄉、街道要按《*省鄉鎮中心幼兒園基本要求》辦好中心幼兒園,并通過中心幼兒園加強對轄區內其它幼兒園的指導,在此基礎上,鼓勵一批中心幼兒園爭創省一、二級幼兒園。鞏固教育強鎮創建成果,15個省教育強鎮(鄉、街道)要確保各項指標有所提高,柏社鄉力爭達到*省教育強鄉評估標準。
5.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師資素質
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形成教育系統內部競爭激勵機制,不斷完善校長負責制、中層干部競聘制和教師聘任制。加快培養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建立名師名校長培養和管理辦法,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學術名師、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和職業學校優秀“雙師型”教師。加強師訓基地建設,健全師資培訓經費保障機制,加強教師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高學歷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6.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努力推進素質教育
各級各類學校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實行規范辦學,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開展民族精神教育、誠信教育、社會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三風”建設,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積極穩妥地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科學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青少年學生德育基地、實踐基地和活動場所建設,加強社區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
7.健全輿論導向機制,形成重教良好氛圍
構建創建教育強市的輿論宣傳機制,形成創強宣傳網絡。市委宣傳部、教體局、報社、電臺、電視臺等部門,要將創建省教育強市的宣傳納入本部門工作計劃,扎實開展創強宣傳工作。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深入宣傳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廣泛宣傳教育發展成就,總結推廣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創強工作的新舉措和新實踐,及時報道創強工作進度。通過宣傳發動,形成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推動創強工作順利進行。加強對創強建檔工作的領導,根據《*省教育強縣評定操作標準》的要求,制訂建檔制度和檔案目錄,培訓檔案管理人員,強化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創強申報和評估的準備工作。在省教育強市評估前,編輯出版《*市創建教育強市工作手冊》、《*市教育成果宣傳畫冊》,拍攝制作《*市教育發展專題片》,準備好所有的評估材料。
五、創建省教育強市工作步驟
創建省教育強市采取“整體規劃,分段實施,穩步推進”的方針。整個創建工作分五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9年2月10日至3月31日)宣傳發動階段。
1.成立市創建省教育強市工作領導小組和教育強市創建辦公室,組成各有關工作小組,落實創強工作職責。
2.召開全市創建省教育強市動員大會,落實教育創強任務。
3.鎮鄉、街道分別召開動員會,部署本單位的創強工作。
第二階段(2009年4月1日至8月31日)自查整改階段。
1.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對照《*省教育強縣評定操作標準》和本轄區教育發展狀況,逐項進行自查整改。
2.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切實做好學校布局調整、設施設備完善、薄弱學校改造、優質學校建設以及創強檔案收集整理等工作。
3.教育強市創建辦公室組織開展創強建檔工作業務培訓。
4.組織第一次督查,主要督查創強工作任務完成進度。
5.加強宣傳報道工作,全面宣傳我市教育創強工作。
6.邀請金華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廳專家對我市創強工作進行檢查。
第三階段(2009年9月1日至10月31日)自查驗收階段。
1.組織第二次督查,主要對創強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核查驗收。
2.在市驗收之后,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根據整改意見,查漏補缺,積極整改。
3.創建教育強市工作領導小組完成申報主體材料送市委、市政府審查,完成各項創強評估備查材料。
4.市政府向省政府遞交創建*省教育強市申報報告。
第四階段(2009年11月1日至評估工作結束)迎接驗收階段。
1.組織第三次督查,主要督查各項工作任務是否完全到位。
2.接受金華市教育局、省教育廳對我市申報省教育強市報告的審查。
3.所有創強材料最后審定包裝。
4.召開迎檢工作會議,進行迎檢培訓,做好迎檢準備工作。
5.迎接省評估組對我市創建省教育強市工作的正式評估。
第五階段(評估工作結束以后)為鞏固提高階段。根據省教育強市驗收組的反饋意見,制定我市教育工作整改計劃,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按要求進行整改,鞏固創強工作成果。
創建教育強市、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是本屆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全市干部和群眾的共同使命和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和單位必須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分工負責,真抓實干,為創建省教育強市作出貢獻。
- 上一篇:科技局開展企業服務工作方案
- 下一篇:計生委預防腐敗體系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