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系統法治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07 10:07:00

導語:衛生系統法治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系統法治建設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法治江蘇”的要求,切實加強衛生法治建設,解決醫療衛生服務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扎實推進“法治*”建設工作,為我市“十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特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加強“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

充分認識“法治*”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理順領導體制,完善工作網絡,配強工作人員,切實加強對工作的組織領導。調整充實衛生系統“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全系統法治*建設工作的日常工作,并配齊配強辦公人員。各醫療衛生單位也要相應調整加強本單位“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由單位一把手兼任組長、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要建立完善“法治*”建設活動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議事制度、成員單位職責制度、領導責任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聯絡員制度以及考核、督辦、業務培訓等一系列制度。把“依法治理”工作的各項任務層層分解,逐一落實,形成工作合力,使“法治*”建設活動在全系統迅速開展起來。要加強考核檢查,把“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各單位、各科室責任制考核之中,與業務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實行“依法治理”工作“一票否決制”,凡工作落后的單位和個人一律取消年終評選先進的資格。

二、認真抓好宣傳發動工作

今年是爭創“法治江蘇合格市”活動的起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省首批建成“法治江蘇合格市”的目標。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大力加強“法治*”建設活動的輿論宣傳,深入開展憲法和國家基本法律法規、衛生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法治江蘇建設綱要》的普及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突出重點,加強領導干部、衛生執法人員、醫務人員的法制教育,動員大家積極主動地自覺參與“法治*”建設,迅速形成“法治*”建設活動的高潮。要抓好對“法治*”宣傳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宣傳工作計劃。要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板報、閱讀櫥窗等方式,做好單位職工的宣傳發動工作,宣傳普及率要達到100%。

要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突出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廣泛開展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傳染病防治、醫療機構管理等衛生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積極開展城鄉居民及流動人口的衛生法制宣傳教育。積極開展“送法下鄉”、“食品衛生宣傳周”、“12∙4法制宣傳日”等法制宣傳活動,加強法制宣傳陣地建設,創新教育手段和途徑,切實增強衛生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廣大市民對衛生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率。

三、加強行政能力建設

切實加強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業務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各級黨政領導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依法執政能力,不發生領導班子成員的重大違法犯罪案件。進一步完善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機制,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法治建設工作,不發生因決策失誤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事件。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范事業單位人員招聘工作,推進公開、平等、民主的選人用人機制。繼續深化“致力于事業、服務于人民”和“讓病人更滿意,讓市民更放心”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全系統干部、工作人員的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爭創服務型機關、服務型單位。充分發動群眾依法民主監督,征求群眾對醫療衛生工作的建議、意見和批評,保證群眾的合法權益。

四、切實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

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醫療服務熱點問題,扎實開展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專項治理活動,確保年內有1-2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1、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在市、鎮兩級政府的重視、支持下,使農民人均合作醫療保障水平在目前130元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高,并在年內實現補償兌付的及時化。

2、加強管理,控制醫療費用增漲。

一是繼續實行公立醫療機構人均門診費用的零增漲、人均住院費用增幅較前三年平均增幅下降2個百分點、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比例較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

二是嚴格執行“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和抗生素使用規范,推行部分輔助檢查項目結果互認制度,減少重復檢查,防止濫檢查和濫用藥。

三是實施醫療衛生機構藥品協管配送改革,切斷藥品供應商非法促銷藥品的途徑,促進規范用藥,降低病人費用。

四是進一步落實醫療救助、外來流動人口和本市特困人群孕產婦的限價分娩、優扶對象減免部分醫療費用等惠民政策,減輕病人負擔。

五是嚴格執行物價政策,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繼續完善住院費用“一日清”制度,切實履行告知義務,使病人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3、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強化“六位一體”功能,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基本技能,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政策,努力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

4、繼續開展“讓病人更滿意,讓市民更放心”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衛生行風建設,不斷完善各項便民措施,努力實現服務態度、服務技能、服務質量的新提高。

五、全力打造公正高效的衛生執法環境

全面加強衛生執法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堅持衛生監督公正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積極探索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新舉措,進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責任制和執法告知制度,保障公民知情權。依法加強食品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督,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密防控食物中毒發生,保障市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規范消費領域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經營行為,使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嚴格依法生產、規范管理、誠信經營。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營造公平、有序、健康的食品市場競爭環境,樹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良好的社會形象。

1、認真實施限時辦結制度。

(1)對衛生許可證的審核發放實施靠前服務、陽光操作、全程指導,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符合發證條件的二天內辦結。

(2)對投訴舉報案件的處理,在一周內完成現場調查、取證,提出處理意見并及時答復舉報投訴者。

2、開展“進企業、進學校、進駐點單位”的“三進”培訓、指導服務。

(1)對全市大中型賓館飯店負責人、關鍵崗位人員進行衛生安全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知識的全面培訓,對節日辦酒單位進行巡回監督指導。

(2)對全市80所學校的從業人員進行上門集中培訓,幫助掌握相應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3)對用餐人數200人以上企業食堂進行重點整治改造并加強指導,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4)全程派駐衛生監督人員做好全市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3、依法監督,力控食物中毒。

(1)全面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樹立一批食品衛生示范單位,廣泛宣傳,促進我市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2)加強企業食堂衛生安全監管,嚴控食物中毒的發生,確保員工飲食衛生安全。

(3)扎實推進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前移衛生監督關口,突出加強對農村、學校、建筑工地的食品安全監管。

(4)加強以小快餐為重點的行業的食品衛生整治,提高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水平。

六、有效促進單位的依法管理

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落實職工對單位內部管理的民主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監督,維護職工權益。加強對外來人員的服務和管理工作,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為外來人員提供就醫便利,維護和保障外來人員的各項合法權益。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堅決防止嚴重危害市民健康、生命財產安全或公共財產安全的惡性事件,不發生在全市有影響的火災、交通事故等安全生產事件。進一步健全公共安全防范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機制,提高防災救災能力。

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繼續以深化“平安*”創建活動為抓手,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創建平安單位活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要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繼續深化同邪教組織的斗爭,防止敵特分子的破壞,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健全醫療糾紛調解體系,加強制度化建設,落實防控措施,加強醫療質理管理強化源頭管理,減少和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杜絕責任性醫療事故,維護社會穩定。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技防體系建設,強化綜治組織建設,加強對重點人群的教育和管理,預防和壓減可防性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