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15 10:33:00

導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

為全面推動我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國發〔20*〕43號)、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蘇發〔20*〕15號、中共宿遷市委、宿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市打造教育產業集聚城的決定》(宿發〔20*〕3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為重點,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建立?。ê醒耄?、市、區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

二、實施范圍

全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公辦和民辦各中小學學校在校學生;公辦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學生。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就讀的學生,與所在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享受同等政策。

三、任務目標

(一)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從20*年春季學期起,我區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全部享受免除學雜費政策,區財政按照小學每生每年200元,初中每生每年300元給于補助,學校不得再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收取雜費、信息技術教育費、冬季取暖費。切實做到免收對象一個不漏、免費項目一個不缺、公用經費一分不降。

(二)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在全面落實免雜費所需資金的同時,全面落實農村中小學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按照省市文件規定,20*年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為:小學每生每年30元、初中每生每年50元。以后根據省相關規定適時調整,逐步達到中央制定的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免雜費補助資金和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全額納入區財政預算統籌安排,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并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的要求,按序時進度撥付給學校。

(三)繼續落實“一免一補”政策。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都能及時得到政府提供的免費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要根據實際生活水平和貧困所占比例,確定補助標準和補助辦法。學校要相應減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住宿費。

(四)建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和債務化解機制。根據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在校生人數和校舍生均面積、使用年限、單位造價等因素測算每年校舍維修改造所需資金。要按定額標準將校舍維修和改造經費列入區鄉財政預算,并在編制義務教育經費預算時統籌落實,區財政局根據年度校舍維修和改造計劃,將資金劃撥到區教育局,學校維修改造工程完工經審計機關出具的審計決算報告后,到區教育局會計集中核算中心進行結算。征收的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主要用于中小學改善辦學條件和學校校舍維修改造等支出,同時用于化解中小學學校債務,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撤并學校的資產,由教育局按規范和公開透明的程序負責變現,所變現的資金要繳入財政部門專戶中,專項用于化解中小學債務。

(五)繼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進一步落實以區為主的管理體制,將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全額納入區本級財政預算,達到區鄉統一標準,統一津貼、補貼和社會保障等,區教育局負責提供中小學校教育經費(包括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的年度收支預算,并將教師及工資增減變動情況及時報送區人事局、財政局,確保教師工資正常、足額發放。

四、保障措施

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時間緊,任務重。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統籌安排,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把握和利用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歷史機遇,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組織實施。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組織開展這項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采取更加得力的工作措施,積極穩妥、扎實有效地全面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

(二)明確責任,確保政策落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依法保證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生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生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不減少對農村義務教育應承擔的經費投入;不準挪用學校公用經費發放教師津貼;不準亂收費加重學生的經濟負擔。財政部門負責將農村義務教育各項經費全部納入預算,落實所需資金,并負責監督、檢查農村義務教育各項經費的落實和使用情況。教育部門要科學準確地提供農村中小學的基本數據、基本信息、測算依據和標準,為推進改革決策工作提供保障條件,配合財政部門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做好資金管理的相關工作,嚴格農村中小學收費管理,監督檢查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資金安排、使用、管理情況。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協調,密切配合,積極承擔相應的改革任務,共同推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體制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建章立制,加強經費管理。一要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農村中小學預算編制制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要根據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需要,結合學校發展規劃,把學校維持基本運轉的日常經費和保證事業發展的建設經費全部納入預算。要以學校為預算單位,村?。ń虒W點)統一納入其所隸屬的鄉鎮中心校統一編制,由區教育局匯總,報區財政局納入區級財政預算,經區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后執行。二要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區教育局要成立教育財務管理核算中心,統一管理中小學財務工作,實現中小學“校財局管”。免學雜費和公用經費補助資金要全部用于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開支,保證農村中小學正常運轉,不得用于教師發放工資和福利、基本建設投資、償還債務等。要加強財產物資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財產管理制度,確保財產物資安全有效使用和完整保值。三要建立監督機制。財政、教育、審計、物價、監察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預算執行、會計核算、學校收費、經費管理及資產管理等方面的監督檢查,確保專項經費及時足額到位,確保??顚S谩^r村中小學校要實行財務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特別是師生員工的監督。要加強對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督導,把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落實情況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發揮教育督導職能,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撥付、使用和管理情況的督導檢查。

(四)嚴格規范收費行為,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亂收費。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可從根本上治理農村教育亂收費現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中小學校攤派不合理的收費項目或“搭車”收取費用,不得強迫學校、學生訂購報紙刊物。嚴禁任何單位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擠占、截留、平調、挪用預算內教育經費和學校收費收入。

(五)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新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下,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要結合農村城鎮化建設和學齡兒童人口變動趨勢,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優化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要進一步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全員聘任,競爭上崗,擇優錄用,優化、調整農村教師隊伍結構。依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加強農村中小學編制管理,嚴禁聘用新的代課教師,堅決清退不合格的教職工,建立農村教師隊伍的補充機制。要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嚴格執行教學計劃,規范教學秩序,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義務教育評價體系。積極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防止教育資源過度向少數學校集中,促進教育公平。

(六)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宣傳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落實宣傳措施。各新聞媒體要采取多種形式宣傳中央的政策規定,把改革的重大意義和具體政策規定,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出去,及時反映改革的成效。教育部門要組織學校、教師,深入農戶,大力宣講這項惠及農村家庭和學生的“民心工程”,讓農民群眾和農村學生全面了解中央的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從各方面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支持關心、主動參與和積極監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