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基層基礎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2022-02-01 11:30:00
導語:統計基層基礎能力建設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雙基”建設的指導思想
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根本要求,以提高數據質量為核心,以提升統計工作水平為目標,全面加強“雙基”建設,推進全縣統計工作的法制化、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強化全縣統計工作,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全面提高全縣統計基層基礎能力。
二、“雙基”建設的總體目標
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為核心,以健全基層統計組織網絡、完善管理制度、改進統計手段、加強統計法制、規范機制運行、擴大統計宣傳、提供優質服務為重點,著力解決基層基礎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加強業務建設,規范調查行為,全面夯實基層統計基礎,從而達到統計機構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規范、信息更加暢通、數據更加準確、工作更加高效的建設標準,實現統計人員專職化、統計工作規范化、報表臺帳標準化、統計管理制度化、統計調查法制化、統計手段現代化的“六化”目標。
三、“雙基”建設的實施范圍與主要內容
全縣“雙基”建設在全縣各部門、鄉鎮場(街道)、工業園區、企事業單位和村(居)民委員會的范圍實施。主要內容是:
(一)基層統計網絡建設
1、抓好縣級統計隊伍建設,配齊配強領導班子、充實人員力量,建設一支適應依法行政、依法統計要求的堅強隊伍。
2、健全完善鄉鎮場(街道)、工業園區統計組織網絡。適應基層政府組織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以及搞準源頭數據的需要,配全配強統計人員。各鄉鎮場(街道)、工業園區應依法配備專職統計人員,各村(居)民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統計工作,完善統計調查組織網絡。
根據經濟發展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縣級統計部門要積極工作,爭取支持,創造條件,創新鄉鎮場(街道)、工業園區統計管理體制。積極探索實行派出制,爭取恢復鄉鎮統計站機構,實現統計業務和人員垂直管理。實現統一的工作模式,即統一組織協調統計活動,統一實施管理統計調查工作,統一處理、報送統計數據,統一安排統計工作經費的“四統一”機制,全面完成鄉鎮場(街道)、工業園區統計組織網絡建設任務。
3、企事業基本統計單位依法設置統計機構或配備專(兼)職統計人員。大中型企業單位要設置統計機構、配備專職統計員,并確定企業負責人負責本企業的統計工作;小型企事業單位配備專職統計員或指定專人負責統計工作,明確統計負責人。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要為統計機構、人員創造和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辦公設備、計算機、信息傳輸等工作設備。
(二)基礎工作建設
1、加強部門統計基礎建設。落實《寧夏部門統計管理辦法》和統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要求,強化機構、人員建設,健全管理制度,依法規范統計調查工作。按照行政審批程序強化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審批(備案),嚴格執行政府統計數據信息報送交換共享制度和數據管理制度,加強對部門的統計普法宣傳、執法檢查和業務培訓指導,履行部門統計管理職責,提高部門依法統計工作水平,推動全縣統計工作協調健康發展。
2、加強統計基礎工作。進一步健全統計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涉及統計工作全過程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依法統計。加大依法管理統計活動力度,依法管理和審批統計調查項目和統計報表;規范組織開展統計調查行為,建立健全統計調查和統計報表布置、報送“雙簽”制度,統計資料與管理制度和統計資料檔案規范化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統計教育培訓、宣傳普及和統計服務工作的運行機制。
3、加強統計法制建設,完善統計全員執法和監督檢查工作機制。要結合“雙基”建設,進一步加大統計法制建設工作力度,加強統計執法隊伍建設和執法監督檢查。堅持依法治統、依法興統的理念,充分發揮統計法制對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的推動、保障、引導和規范作用,推進依法統計進程和依法統計水平的提高。
4、加強統計信息自動化建設。加快推行網絡環境下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傳輸和信息咨詢服務工作,加快“四級”平臺建設,完善信息網絡建設,建立健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數據庫,提高網絡功能應用水平;建立完善統計局局域網,并實現與縣黨政門戶網站互聯互通;加快鄉鎮(街道)、工業園區統計機構信息網絡建設,形成上連縣統計局,下連村(居)委會和入園企業,以鄉鎮(街道)、工業園區綜合統計為核心的統計信息網絡,2009年互聯互通率達到50%;2010年達到80%,2011年實現100%互聯互通,全面實現網上統計作業,提升統計工作現代化水平,保障統計數據質量。
加大聯網直報方法制度改革,積極鞏固擴大聯網直報成果,推動企事業單位全面實行聯網直報制度。2009年,大中型企業聯網直報率達到60%,2010年達到80%,2011年全部實現聯網直報。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小型企業、事業單位實行聯網直報,2011年基本實現聯網直報。
5、加強數據質量控制。依法建立科學、完善的數據質量控制、審核制度,強化統計數據質量的審核把關。建立統計數據質量控制和主要統計指標評審評估制度。建立專業統計人員和主管領導層級質量控制、審核、審簽制度,統計數據生產過程必須要逐級把關、審查、簽名蓋章;各級各單位統計員或統計調查員要在統計調查、加工整理、處理匯總、報送提供等各個階段,認真履行對數據質量審核把關的法定職責,對數據質量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確保各級各項統計數據的客觀真實。
6、加強統計臺帳、原始紀錄基礎建設工作。建立健全鄉鎮(街道)、工業園區、村(居)民委員會兩級和企事業單位的原始記錄、統計臺帳,切實做到“數出有源、有據可查”,實現統計臺帳標準化、原始紀錄完整齊全。
7、加強統計宣傳。加大對統計人員的知識培訓和業務指導,嚴格執行統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穩定統計人員隊伍,提高統計隊伍的整體素質。
四、“雙基”建設的步驟和時間安排
全縣“雙基”建設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分三個階段實施。著力解決影響基層基礎工作的突出問題,構建網絡、制度、管理、規范四位一體的長效機制,使基層基礎保障能力明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明顯提高,社會各界對政府統計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第一階段:健全完善,夯實基礎,規范工作階段(2009年)。主要任務是制定方案,健全統計組織網絡,充實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流程。重點做好方案的制定,健全機構,修訂制度,配齊人員,配置設備,規范原始記錄,抓好“雙基”建設的試點示范建設,確定習崗鎮、金貴鎮、立崗鎮、德勝工業園區三個鄉鎮和一個工業園區為2009年“雙基”建設試點單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在具體實踐中摸索統計“雙基”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及時總結交流,用點上的實踐經驗指導面上的全面工作。
第二階段:鞏固強化,提高管理水平階段(2010年)。主要任務是在鞏固第一階段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強化各個環節的工作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一)認真回顧第一階段建設工作,查漏補缺,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根據當年的統計工作重點和要求,部署安排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的各項工作。
(二)全面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狠抓組織建設、人員素質、工作水平、業務能力、數據質量、信息網絡、法治建設等各個方面的強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全面提升統計工作整體水平。
(三)根據《統計誠信星級單位認證辦法》,開展統計誠信星級單位認證活動,把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引向深入。
第三階段:總結經驗,擴大成果階段(2011年)。主要任務是縣統計部門要全面實現“六化”即: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法制化、專業化、現代化,鄉鎮要實現“五化”即: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法制化、專業化,縣屬部門與企事業單位要實現“四化”即: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法制化,村(居)委會要實現“三化”即: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五、保障措施與檢查驗收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了加強對全縣統計基層基礎能力建設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統計基層基礎能力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縣長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抽調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各鄉鎮、工業園區、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把基層基礎建設和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統籌安排,從機構、人員、管理、業務、網絡、服務、法治、發展等各方面抓好落實,抓出實效。
(二)統一標準,規范管理。各鄉鎮及有關部門要按照自治區《全區統計基層基礎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全面貫徹,認真執行,按照本《方案》提出的具體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常抓不懈,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三)爭取支持,加大投入。要積極爭取區市統計部門的支持,多方籌集資金,確保“雙基”建設所需經費,保證硬件建設。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所需的統計工作經費要納入單位的經費支出計劃;鄉鎮場(街道)和工業園區的各項統計工作經費支出、大型普查和專項調查經費支出,要列入鄉鎮財政總支出計劃。
(四)加強督查,嚴格考核??h統計局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加大督查力度,制定考核驗收量化標準,進行嚴格考核,每年至少檢查驗收一次,獎優罰劣,力爭三年內完成各項建設任務,為基層統計工作再上新臺階創造條件。
- 上一篇: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計劃
- 下一篇:魯西文化旅游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