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商貿節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02 11:05:00
導語:商務商貿節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在津衛之南、海*岸,一個充滿勃勃生機與創新活力的城區吸引著國內外的關注目光。在這里,眾多金融企業聚財斂金,世界五百強分享發展成果;鱗次櫛比的商務樓宇制造充溢著現代元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優越的文化資源,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高雅藝術和群眾文化活動;生態宜居小區演繹著溫馨和睦……這就是*市*區,一個蓬勃發展和諧的現代化新城區。
優勢
*區位于*市區的東南部,總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81萬,是*市重要的中心城區之一。近年來,在建設經濟強區、文化大區、生態宜居城區的新“三區”奮斗目標指引下,*區按照與濱海新區形成產業對接、錯位發展的思路,深度規劃,開拓創新,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區面貌日新月異,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比較優勢。
——中心城區得天獨厚的繁華與繁榮成就了*區的區位優勢??v貫城區南北的友誼路承載起*市重要對外展示窗口的作用,作為迎賓主干線,這里坐落著本市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大禮堂。友誼路兩側展覽中心、會議中心、高檔賓館匯集。
——創建國家衛生區、國家園林城區加深了*人“宜居*”的印象。“九橫九縱”道路骨架縮短了時空距離,地鐵1號線穿越全境,新建的5條快速路和13座立交橋加快著*開放的腳步;海河、津河、衛津河、復興河、長泰河,五河相連,水脈相通;友誼公園、津河廣場、中環公園,綠色起伏、遠近錯落,生態*生機盎然。經過全區上下4年的不懈努力,2008年,*區一舉榮獲國家衛生稱號,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顯著改善。
——一年一度多姿多彩的*文化旅游博覽節構筑了高品位、多樣化、開放型的文化大區。市歌舞劇院等10個市屬文化院團、*大劇院等9個文化場館云集區內,本市最大的廣場銀河廣場助推了市民廣場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文化“三絕”楊柳青、泥人張、風箏魏聚集*。12所大專院校、160多所有各類學校,使*區教育文化資源優勢明顯。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等200多個科研院所,加上*信息中心、科技咨詢大廈和產權交易中心等交易場所,使*區區域信息靈敏,科技外腦作用顯著。
實力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區多年來堅持“規劃立區”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凸顯了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文優勢,使區域經濟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8年,全區完成區域生產總值400億元,同比增長15.5%,區屬生產總值112.5億元,可比增長21.6%;完成三級財政收入48億元,同口徑增長22%,其中區級財政收入23億元,同口徑增長27.6%。
經濟高增長的背后是全區上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區域經濟布局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直接結果。從2003年起,*區把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招商引資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升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舉措,連續6年精心打造了一個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平臺——中國·**商務商貿節。在6屆累計簽訂合同項目103個、合同投資額達到370多億元的同時,*區利用這一平臺,引導投資方向,實施產業升級。從首屆商務節打出小白樓商務中心區概念,到友誼路金融商務服務區,從逐年提出的打造解放南路物流經濟帶、大沽南路商業街,再到“十一五”規劃的宣傳展示,國內外投資者通過商務商貿節這一平臺了解了*區“依托中心城區,對接濱海新區,打造服務全市的服務型經濟強區”的商務中心區的發展定位。
逐年引進的符合產業導向的“成長型”、單位投資強度大的“規模型”大項目、好項目為各大經濟功能區的建設增添了后勁。2008年,各大經濟功能區共落實重點項目35個,投資總額達212.9億元。這些大項目、好項目進一步增強了經濟功能區的集聚和輻射作用。友誼路現代金融服務區集聚輻射效應更加明顯,僅去年就吸引了東亞銀行等7家金融保險機構,*濱海股權交易所也落戶于此。小白樓商務中心區全面提升高端商務功能,被列入市20項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現有商務樓宇20余座。陳塘科技文化園也開啟了新的建設篇章,完成園區城市規劃設計,創業園、園區服務中心動工并分別于今年4月和7月建成開園,陳塘科技園已被視為未來*新的增長極。海河旅游風景帶也隨著小白樓、*灣、德式風情區等節點的建設初展英姿。解放南路綜合商貿帶以家居、裝飾、汽車為主題的現代物流中心形成規模。大沽路商業街交通便利,各項商業設施和載體建設已進入加速實施階段。
各經濟功能區產業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瞄準國際化標準,大力發展高端現代服務業,通過規劃培育金融保險、商務服務、商貿物流、文化會展等十大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搶占產業結構的制高點。以樓宇經濟為特征的現代服務業得到長足發展,區內已建成商務樓宇80座,建筑面積200多萬平方米,進駐企業近3000家,在培育了金融、貨運、中介服務等7座特色產業樓宇的基礎上,形成了環渤海發展中心、天信大廈、萬順國際貿易中心3座納稅超億元的商務樓,全區樓宇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20%以上。金融保險業集聚效應明顯,區域內銀行分行、保險公司、證券營業部及其他金融企業達69家,集聚了全市88.9%以上的內資銀行分行;法律、咨詢、廣告等商務服務機構占全市的40%以上,商貿業引入外來資本,創新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先后建成大型連鎖超市12個,各類專業賣場30多個。服務業2008年完成增加值280億元,占地區GDP的70%,創造就業崗位占全部新增就業崗位的85%以上。
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多年來服務型政府建設所營造出的良好環境,在“服務強區”的發展思路的指引下,“所有的部門都是服務的部門,所有的崗位都是服務的崗位,所有的人員都是服務的人員,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四個所有”服務理念在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腦中已根深蒂固。
2004年,*區建成了規模、設施一流的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全區26個政府職能部門進駐,實行“一站式”集中辦公,聯合審批,提升行政效能。在此基礎上,*區建立區、街、社區三級服務體系。2008年區政府啟動“數字*”工程,全面建設包括公眾信息服務、政務辦公服務兩個門戶網站和三個基礎網絡,搭建數據資源、政務辦公、數字社區、企業服務四個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政府服務大提速,全面優化了投資環境。2007年,*區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6個國際組織授予“跨國公司最佳投資城區”稱號。2008年,全區實現招商引資內資到位額74.8億元,同比增長31.2%;外資到位額1.06億美元,同比增長92%;成功引進國內500強優勢企業10戶;新增民營企業1338家,總戶數達到9772家。
前景
2009年,市委、市政府對*區的功能定位重新進行定義為:市級行政中心、文化藝術中心、商務辦公中心、創意產業基地、生態宜居城區。*區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前瞻性和主動性,借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之勢,將更大程度地釋放多年蓄積的發展能量。
采訪:區長談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未來總體城市設計(四區四帶八大功能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最新功能定位,未來的*將以打造融匯海河文化的國際名城為總體目標,建設一座智慧創新之城、產業集聚之城、文化博覽之城、生態宜居之城,“四區四帶八大功能區”的整體發展框架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一、市級行政文化中心區。配合城市行政功能的南移,建設市級行政中心,以此為契機帶動周邊地區的更新和提升,吸引外省市駐津辦事處、各地商會聚集;依托既有的文化設施資源,結合娛樂中心、演藝中心、博物館、圖書館等設施的建設,打造城市文化藝術中心,使其成為未來*政治活動、國際國內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二、小白樓商務中心區。將繼續強化作為城市CBD組成部分的商務金融功能,同時結合復合型開發模式,重點發展法律、咨詢、精品商業和酒店業,積極吸引跨國公司、國內知名企業設立地區總部、研發設計中心,聯動和平與河東,三區跨河共建城市主中心。
三、陳塘科技型城市副中心區。通過大力發展創意產業、總部經濟、高技術服務業等生產型服務業,形成中心城南部新經濟圈,成為*未來的重要增長極和城市南部發展潛力中心。
四、梅江、梅江東國際社區。通過整理生態資源,引進優質的國際學校、國際醫療機構,進一步提升居住品質,打造生態型國際社區典范。
五、海河城市發展帶。在這條城市經濟走廊的*段,將依次形成歷史文化體驗段、休閑娛樂游憩段、服務集聚新城段、科技創新會展段和生態宜居示范段五大特色區段。
六、友誼路金融服務帶。升級原有的金融服務功能,同時融合休閑娛樂等復合功能,增強地區活力,促進金融服務業的進一步集聚。
七、大沽南路——尖山商業商務帶。沿大沽南路拓展商業功能,提升商業模態,建設人性化的城市級大型綜合商業街區;在尖山地區協同區域發展,以組織機構辦公、文化交流、商業體驗為主導功能,建設本市的區域性組織機構集聚區。
八、解放南路綜合商貿帶。立足既有的家居建材和汽車商貿產業基礎,提升業態水平,引進創新模式,建設突出體驗功能的綜合商貿服務帶。
從現在開始,*區將通過區域協同、交通引導、生態優先和文化提升策略推進“四區四帶八大功能區”城市設計規劃的實施,整合在建設經濟強區、文化大區、生態宜居城區的進程中形成的自身發展稟賦要素,挖掘城市創新潛力,形成*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比較優勢。
采訪:區委書記:歡迎投資者來*發展
輝煌斑斕的成就,凝結著*人的心血和才智;前所未有的機遇,激蕩著*人的創業豪情;在新一輪競相發展中,*區正在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科學發展的強勁動力,同心攜手求發展,在81萬*人的手中——一個充滿希望、活力無限的和諧的現代化新城區將會崛起于海*岸。
- 上一篇:林業生產管理論文
- 下一篇:文化經貿活動總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