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安全預案

時間:2022-06-14 10:57:00

導語:農業生產安全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生產安全預案

一、總則

(一)為了預防和減少因種子、肥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質量問題引起的農業生產事故發生,迅速有效處置農業生產事故,保護農民利益,維護社會穩定,根據《農業法》、《產品質量法》、《省農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凡本縣區域內發生的農業生產事故的預防、控制及應急處置工作適用本預案。

(三)本預案所稱農業生產事故主要指因種子、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造成農作物損害的突發性農業事故。

(四)根據農業生產事故發生程度分為三級:

1、縣域內農作物受災面積10000畝,或成災面積5000畝,或絕收面積3000畝以上的為Ⅰ級;

2、縣域內農作物受災面積4000畝(含)以上10000畝以下,或成災面積2000畝(含)以上5000畝以下,或絕收面積1000畝(含)以上3000畝以下的為Ⅱ級;

3、縣域內農作物受災面積1500畝(含)以上4000畝以下,或成災面積800畝(含)以上2000畝以下,或絕收面積400畝(含)以上1000畝以下的為Ⅲ級。

受災指產量損失10%以上,成災指產量損失30%以上,絕收指產量損失80%以上。

二、組織體系和職責

(一)成立縣農業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由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擔任,領導小組成員由縣委宣傳部、縣府辦、農業局、工商局、質監局、財政局、公安局、民政局等單位負責人組成。

主要職責:統一組織、協調農業生產事故的預防、控制和處置工作。

(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由縣農業局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農業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制訂、修訂和實施,事故發生時,提出應急工作計劃;負責農業生產事故信息、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督信息監測匯總工作,及時掌握農業生產事故發生情況;開展農業生產事故處置工作宣傳、預防措施技術咨詢,做好信息報送、傳遞等工作。

(三)領導小組下設若干應急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的劃分及職責:

1、綜合協調組:縣府辦負責牽頭,由各成員單位派人參加。

主要職責:檢查督促各成員單位對農業生產事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協調新聞宣傳報道,維護社會穩定;督查事故處置經費、物資儲備到位和使用情況。

2、事故調查組:縣農業局牽頭,由縣工商局、質監局等組成。

主要職責:調查農作物受害情況,組織技術專家組開展事故鑒定,查找事故原因,提出生產補救措施;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決策咨詢。

3、事態控制組:縣工商局牽頭,由縣農業局、公安局、質監局等組成。

主要職責:依法查清經營單位違法行為,對致害農業投入品進行控制,追查源頭;做好農業投入品抽樣送檢工作;協調賠償損失,維護農民群眾利益。

4、物資保障組:縣財政局牽頭,由縣民政局、農業局等組成。

主要職責:籌措事故防控和應急處置所需物資和經費;協調監管緊急物資發放和處置經費的使用;負責對事故發生后造成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救濟。

三、應急響應

(一)信息報告:縣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建立相應的農業生產事故信息報告體系,公開事故舉報電話,各鄉鎮政府要安排專人負責農業生產事故的信息報告工作。一旦發現有疑似Ⅲ級以上農業生產事故發生時,應在6小時內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辦公室在接到報告后6小時內組織有關部門派員到現場開展調查核實,確認事故。確認后應在4小時內將發生情況向縣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報告。

(二)預案啟動:

發生農業生產事故,各應急工作小組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責,按下列程序處理:

1、事故調查。事故調查組及時掌握受害農作物種類、癥狀、危害程度、面積等情況,特別是對引發事故的種子、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質量、施用情況進行重點調查,分析事故原因,評估受害程度,根據受害程度劃分事故等級。

2、控制事態。事態控制組對導致農業生產事故的農業投入品采取控制措施,暫時停止該產品銷售、使用。

3、生產自救。農業部門根據受害原因及時提出相應的技術補救措施,出臺針對性的栽培管理措施;事發地鄉鎮政府,根據農業部門提出的技術補救措施指導農戶開展生產自救;有關部門及時調撥生產補救所需物資。發生Ⅱ級以上農業生產事故時,新聞單位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宣傳資料,在媒體上向全縣開展宣傳、提醒,指導農戶采取相應補救措施,防止受害面積擴大。

4、責任追究。由工商部門牽頭,會同農業、質監等部門對造成事故的農業投入品進行抽樣檢驗;對經營單位進行立案調查,追查源頭,依法處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同時督促事故責任方及時補償農民損失,事發地鄉鎮政府協助做好補償工作。

(三)善后處理:

農業生產事故發生后,鄉鎮政府應做好災情調查統計工作,對生產生活困難的農戶,上報縣民政部門,給予相應救助。

(四)應急結束:

整個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后,辦公室應提出結束應急的報告,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宣布應急結束。

(五)信息和新聞報道:

農業生產事故發生后,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及時掌握事故調查進展等信息,迅速向縣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報告,并通報給新聞媒體,新聞報道應準確、客觀、全面。

四、應急保障

(一)組織保障:按照本預案要求,加強農業生產事故決策指揮體系、預防控制體系、應急處置體系的建設,各成員單位要將責任落實到位,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二)技術保障:縣農業部門建立農業生產事故專家鑒定組,成員在從事農業生產工作的具有相應職稱的農業技術人員中聘請,對農業生產事故原因作出鑒定,為應急處理提供相應的決策建議??h專家組不能確認的,應及時向上級農業部門報告要求派專家進行鑒定。

(三)資金保障:縣政府財政要確保農業生產事故應急處置所需經費,主要用于事故調查、專家鑒定、產品檢測、農戶救災補助以及種子、農藥、肥料應急處置儲備等支出。

(四)物資保障:建立糧食作物種子、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應急處置儲備制度,并及時更新,以保障應急使用。

五、監督管理

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確定人員負責應急工作,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確保本預案落實到位,并接受縣政府的監督。

六、附則

(一)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修訂本預案。

(二)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