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建設提高災害能力的方案
時間:2022-06-18 09:48:00
導語:農田水利建設提高災害能力的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我市受強臺風影響,造成了36.23萬畝農田受淹受災,經濟損失高達11770萬元。如,鎮萬畝畈的綠基農場、涌森農場等幾千畝的農作物受淹時間長達2天2夜,經濟損失數百萬元;又如,長河鎮云海村的400畝蔬菜整整淹了3天3夜,90%以上的蔬菜絕收。究其原因,除了臺風本身帶來的強降雨外,主要是我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嚴重滯后,歷史欠債較多,致使農田排水不暢,受淹時間過長,大量農作物致死,經濟損失慘重。俗話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水利環境,也實施了一批土地整理項目,有效增強了農田防災抗災能力。但是,由于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視不夠,整理土地內水利設施的不配套,一些重大水利工程的缺失等等因素,影響了我市農業抗災防災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如,長河鎮云海村地塊,由于區域內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滯后,中心溝排水不暢,農田積水不能及時排到附近的直江和三塘橫江;又如半掘浦工程,在半掘浦段和七塘后河道寬達60米,但新浦段仍是老河道,寬度不到一半,半掘浦的河水排到新浦段時,由于河道陡然變窄,一旦遇大雨暴雨等自然災害,反使河水回灌,造成中橫線兩側、逍林的農田大面積受淹。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主要屬于公益性范疇,需要各級政府的組織發動和資金投入,特別是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更是離不開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但是隨著1983年第一輪土地承包到戶,種地成了一家一戶的事,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已經獨立經營的人們都不愿意再管,于是,原來不是問題的問題,新時期成了難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籌資難,農田水利設施維修管理難,農田水利設施綜合利用難等問題越來越凸顯。我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大多是20世紀70年代興建的,當時建設標準不高,排灌渠道以泥渠為主,配套不齊,存在先天不足,加之年久失修,后天失調,渠道滲漏、堵塞嚴重,導致服務農業和抗災的能力不強?,F代農業需要現代化的農田水利設施相配套,廣大農民群眾也迫切需要改變這種落后狀況,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擁有旱澇保收的良田。然而,目前由于負有支持農田水利責任的鎮級財政投入十分有限,村級集體組織又沒有很好地組織發動進行冬閑季節的興修農田水利活動,作為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主體的農民一盤散沙,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無從談起。面臨“兩工”缺位等農田水利建設環境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投入總體呈下滑趨勢的嚴峻形勢,我市農田水利工程狀況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這將嚴重影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事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亟需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相關的政策扶持,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切實提高農業防災抗災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服務。
建議:
1、摸清底子,搞好整體規劃。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一項極其重要且需要整體規劃,系統開展的長期工程。水利部門要盡快組織力量,對全市去年農田受淹受災情況以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現狀作一次全面普查,掌握全市農田受淹面積,分布范圍、受災程度、受淹原因等第一手資料。在摸清底子的基礎上,搞好規劃,對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出一個詳細的長、中短期相結合的整體規劃。編制規劃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分層次、分年度來逐步推進此項工作。力爭通過3—5年時間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使我市農田的抗旱抗澇能力有一個大的提升。
2、制定政策,形成激勵機制。水利部門要積極當好參謀,制定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鼓勵各地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盡快在建設主體、資金投入、信貸支持、管理維護、績效考核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配套政策。譬如明確鎮(街道)為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主體,負責三類河道、中心溝等的整修、清淤疏浚工作,與整體水系形成灌排順暢的水網。村級集體作為農田三溝的責任主體,相應出資配套,組織發動,投勞投工,牽頭組織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農田水利管理群眾組織,加強管護,保障農田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又如市財政要將農村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納入到公共財政的支持范疇,設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資金,不斷加大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農民自愿投入為基礎、其他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對于農戶自用為主的微型工程,政府可采取民辦公助方式給予適當補助等等。
3、因地制宜,組織有序實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必須在整體規劃的指導下,分級負責,分類管理,因地制宜,分年度、分地區有序推進。水利局要在前一輪河道整治的基礎上,繼續實施以大江大河疏浚、打通卡口為重點的河道整治工程建設,同時要組織發動各鎮(街道)根據不同區域受災程度、受災原因等實際情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按照重點地塊和一般地塊有機結合的方式,加快農村河道和小流域整治進程以及農田三溝配套建設,真正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落到實處。當前,必須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三面光渠道、機電泵站和堰壩,小型水閘、節制閘、排澇閘以及田間排澇設施等小型農田基本水利建設,改善農田灌溉和排澇設施,增加旱澇保收面積。
4、依托優勢,提供高效服務。水利部門要依托專業優勢,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行技術指導,要為水利工程的勘察、設計、測算等提供服務,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工程建設第一線,培訓技術力量,加強施工指導,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提高工程施工質量。要加強工程檢查驗收,制訂工程驗收標準,完善工程建設評價體系,按照工程驗收有關規程來組織工程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5、部門協作,形成建設合力。國土資源部門、財稅部門實施的國土整治項目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規定要有一定的資金用于項目區的水系建設及農田水利建設,這類項目內容水利部門須提前介入,主動與國土資源部門、財稅部門商榷,落實項目區內的水系建設以及灌溉排水設施等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對存在問題的已實施項目要進行整改,必要時可進行整治項目的再整治。
- 上一篇:市區飲用水源地提案
- 下一篇:市構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