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工業性投入目標責任制考核
時間:2022-06-23 10:41:00
導語:鎮工業性投入目標責任制考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確保全市工業性投入繼續保持適度增長,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目標
年全市確保完成工業性投入435億元,其中制造業投入407億元;實施省、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200個;在建項目中總投資額1億元以上項目100個(具體考核指標分解詳見附表)。
二、考核對象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三、考核原則
(一)體現產業導向原則。鼓勵發展符合我市先進制造業基地產業導向目錄要求的產業和項目;從嚴控制不符合我市先進制造業基地產業導向目錄,污染、能耗較大但不屬于國家限制、禁止的項目;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不準引進布點。
(二)重大項目帶動原則。鼓勵實施特大型、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工業投資項目。對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作用強的大項目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年終考核時予以加分。
(三)注重工作實效原則。把全市工業性投入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區)(含開發區,下同),通過強化考核、狠抓落實,引導各縣(市、區)為企業增加投入提供良好服務。
四、考核內容
(一)工業性投入完成總量(70分)。
1.完成市下達工業性投入考核指標的,得50分;完不成工業性投入考核指標但完成制造業投入考核指標的,得40分;兩項考核指標均未完成的,不得分;超額或沒有完成工業性投入考核指標的,每超過或低于考核指標三個百分點,加或扣1分。本項最高加或扣為10分。
2.工業投入同比增幅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得20分;工業投入增幅低于全市平均增幅但制造業同比增幅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得10分;兩項考核指標均未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不得分;工業投入同比增幅超額或沒有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每超過或低于三個百分點,加或扣1分,本項最高加或扣為10分。
(二)生產性設備占比(10分)。
1.制造業投入中設備投資占比達50%以上(含50%)的,得10分;達不到50%的,每降低兩個百分點,扣0.5分,直至扣完本項分值。
2.引進設備50萬美元以上,且已辦理海關報關手續的項目,每個項目加0.5分,本項最高加5分。
(三)重點技改項目(15分)。
1.市及市以上重點技改項目開工率85%以上(含85%),竣工率50%以上(含50%),得7分;低于兩個指標中的任一標準的,每低一個百分點,扣0.5分,直至扣完本項分值。
2.市及市以上重點技改項目當年實際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20%以上(含20%)的得8分;增幅低于20%的,每低一個百分點,扣0.5分,直至扣完本項分值。
3.列入國家級重點技改項目且當年開工的,每個項目加1分;列入省級重點技改項目且當年開工的,每個項目加0.5分;列入市級重點技改項目且當年開工的,每個項目加0.2分;當年竣工的5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每個項目加0.3分。同一項目不重復計分,本項最高加10分。
(四)統計數據正確率及報送時效(5分)。
1.統計數據必須全面、正確、及時,項目清單建設內容表述清晰(包括建設內容、主要工藝及設備、產能、竣工時間),經貿部門制造業投資統計數據與統計局數據誤差5%以內(含5%),且按時報送有關統計資料的,得5分;項目清單建設內容表述不具體的,視情扣分;經貿部門與統計部門數據誤差在5%以上的,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扣0.2分;不按時報送統計資料的,每出現1次扣1分,直至扣完本項分值。
2.在工業性投入統計中,發現明顯弄虛作假的,每發生一次,扣2分,直至扣完本項分值。
五、考核方法
每月按開工建設項目清單上報投資完成數,按季公布完成情況,年終在各縣(市、區)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上報的工業性投入完成數的基礎上,由市經委牽頭,會同市發改委、統計局、財政局、海關等部門,按項目清單進行隨機抽查,并按抽查結果占自報數的比例折算全部完成投資額。
各縣(市、區)及開發區對工業性投入工作考核可參照本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