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標準專項資金暫行方法
時間:2022-01-18 03:53:00
導語:技術標準專項資金暫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推進我市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鼓勵社會各方積極參與,促進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規范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的使用、監督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市關于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若干意見》(辦[2011]18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實施我市技術標準戰略工作。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全市從事技術標準研制,參與國際、國內和省標準化組織及其活動,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并取得重大成果,企業標準化人才培訓,建立技術性貿易壁壘(WTO/TBT)應對和防護體系,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項目建設等予以經費資助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凡在市轄區內依法設立的法人單位(企業、行業協會、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可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申請專項資助經費。
第二章資助的原則、范圍和額度
第五條申請專項資助經費的標準化工作項目應當符合下列原則之一:
(一)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展方向,并有利于促進全市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相關科技成果的標準化、產業化;
(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利于促進知識產權與技術標準的結合,增強的競爭力;
(三)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四)有利于提升產品在國際、國內、省內市場的競爭力;
(五)有利于保護人體健康、促進節能降耗、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加強環境保護、提升安全生產水平、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等;
(六)有利于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幫助產品跨越國外技術貿易壁壘;
(七)有利于提升現代農業、服務業整體水平,促進標準化體系建設;
(八)其他。
第六條專項經費資助范圍:
(一)技術標準研制。
1、主導或協助制定、修訂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以及企業聯盟標準;
2、承擔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化科研項目。
(二)標準化活動的組織、管理。
1、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工作組的工作;
2、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工作組的工作;
3、承擔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和工作組的工作;
4、承辦國際、國家、省標準化組織的論壇、年會或學術研討會等;
5、承辦省、市標準化重大活動項目。
(三)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并取得重大成果、企業標準化人才培訓。
1、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試點和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并取得相關證書或資格認可等;
2、通過聯合高校,開展培訓班等形式培訓企事業標準化技術人才。
(四)建立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和防護體系。
1、建立市范圍技術標準數據庫;
2、建立市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體系;
3、建立市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和防護體系。
(五)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項目建設。
1、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2、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3、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
4、其他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項目。
第七條技術標準研制項目資助額度。
(一)標準制修訂項目。
1、每主導制定、修訂一項國際標準,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0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
2、每主導制定、修訂一項國家標準,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3萬元;
3、每主導制定、修訂一項行業標準,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3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
4、每主導制定、修訂一項地方標準,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協助制定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5、在專業鎮及產業集群中,每主導制定一項企業聯盟標準,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多個單位同時參與制定、修訂同一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原則上只對參與程度最高的一個單位予以資助。
(二)標準化科研項目。
1、承擔國家級標準化科研項目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
2、承擔省級標準化科研項目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3萬元;
3、承擔市級標準化科研項目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第八條參與國際標準的起草,并且其提案是唯一被采納為國際標準核心內容的,為主導制定、修訂國際標準的單位;參與國際標準起草,并且其提案被采納為國際標準重要內容的,為協助制定、修訂國際標準的單位。
本辦法所稱國際標準是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所制定的標準,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
第九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主導制定、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單位:
(一)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唯一起草單位;
(二)標準文本的“前言”中排序首位的起草單位。
不符合上述兩款所列條件之一的參與標準制定、修訂者視為協助制定單位。
第十條企業聯盟標準原則上由行業協會(商會)負責制定或修訂。
第十一條標準化活動組織、管理項目資助額度。
(一)對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工作組工作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
(二)對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工作組工作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3萬元;
(三)對承擔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和工作組工作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四)對牽頭承辦國際、國家、省和市標準化組織的論壇、年會或重要學術研討會等重大標準化活動的單位,一次性資助額度由市質監局會同市財政局視具體情況研究確定。
第十二條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并取得重大成果、企業標準化人才培訓項目資助額度。
(一)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單位,取得國家AAAA級證書,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取得國家AAA級證書,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二)聯合高校,培訓企事業標準化技術人才,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
第十三條建立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和防護體系項目資助額度。
(一)建立市范圍技術標準數據庫,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
(二)建立市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體系,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三)建立市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和防護體系,一次性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第十四條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項目建設。
(一)各類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試點)的承擔單位,通過驗收后,一次性資助原則上不超過3萬元;
(二)各類省級標準化示范區(試點)的承擔單位,通過驗收后,一次性資助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
(三)各類市級標準化示范區(試點)的承擔單位,通過驗收后,一次性資助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
第十五條對在實施技術標準戰略過程中確需資助的其它項目或活動,資助額度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由市質監局和市財政局協商確定。
第三章資助項目的申請、受理、評審
第十六條每年3月31日前接受上一年度資助項目的申請。各縣(市)質監局受理轄區內的申報項目材料,經初審后,向市質監局推薦申報;市直及云城區申報項目材料直接由市質監局進行初審。
第十七條申請資助的單位應提交下列材料:
(一)《市實施技術標準戰略項目資助經費申請表》一式兩份;
(二)營業執照、法人登記證或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文件(復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四)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
(五)申請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研制專項資助經費的,應提交法定主管部門批準該標準的文件或已正式的標準文本;
申請國際標準研制專項資助經費的單位,應提交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出具的參與制定相關國際標準的有效證明材料。
(六)申請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化科研項目專項資助經費的,應提交下達相關項目的主管部門出具的成果鑒定或結題驗收文件。
(七)申請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試點和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項目資助經費的,應提交下達相關項目的主管部門出具的驗收文件或認證證書。
(八)申請承辦重大標準化活動專項資助經費的,應提交已經主管部門批準擬實施的活動方案及經費預算報告;
(九)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項目驗收報告;
(十)其他相關材料。
第十八條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采用專家評審制。由市質監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已受理的資助申請項目進行論證和評審,按照第五條的規定擇優選擇資助項目,并在專項資金總額內確定資助額度。
第十九條申請單位的申請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申請單位不符合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
(二)申請項目不符合本辦法第五條規定條件的;
(三)申請項目不屬于本辦法第六條規定資助范圍的;
(四)申請單位是在市轄區范圍外注冊的企事業單位;
(五)其他不符合申報條件的。
第四章資金的使用與管理
第二十條專項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顚S?,專賬核算。每年由市質監局根據專家評審結果,提出資金使用計劃,報市財政局審批同意后向項目承擔單位撥付資金。
第二十一條接受資助的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工作。如遇特殊情況需要調整時間和內容的,應報市質監局批準。
第二十二條專項資金的使用要注重績效,并按規定每年對資助項目進行績效評價。
第二十三條市質監局應會同市財政局對實施技術標準戰略項目資助資金的使用實施監督檢查。對弄虛作假騙取資助資金的申請單位,應當責令其將獲得資助的費用全額退還市財政,予以公開通報批評,并依法追究責任。
第二十四條市質監局、市財政局及評審專家應當嚴格按照規定條件對申請資助項目予以審查,如發現有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等行為的,依法追究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
- 上一篇:經貿委黨組管理工作總結
- 下一篇:開校教育督導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