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病蟲害疫情預防實施辦法
時間:2022-02-09 03:30:00
導語:農作物病蟲害疫情預防實施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全縣農作物病蟲陸續進入危害盛期,為了有效控制農作物重大病蟲災害,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產量損失,確保農業生產目標的實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以提高防效、減少用藥、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保障豐收為目標,大力發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不斷提高植保抗災減災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標
在做好大面積病蟲草鼠防治的同時,重點加強對土蝗、草地螟、小菜蛾、地下害蟲、馬鈴薯病害和農田鼠害等重大農業有害生物的防控,達到重大疫情不蔓延危害,重大病蟲害不爆發成災,安全用藥水平顯著提升,農藥使用量逐步降低。糧食作物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主要糧食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提高5個百分點,主要病蟲的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病蟲害防治責任制
今年我縣多種病蟲預計為偏重發生,土蝗、地下害蟲、小菜蛾、馬鈴薯病害較重,防控任務艱巨。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植保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強化各項措施,認真組織實施,做到“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控”,將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要按照上級要求,全面落實“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和聯防聯控”的長效機制,加大重大病蟲防治指揮和組織協調力度,確?!胺乐呜熑巍⑾x情監測、防治經費、應急物資、監控技術”五到位。為保證防蟲工作順利實施,成立武川縣農作物病蟲害防控領導小組,具體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牧業局,辦公室主任:(兼)。辦公室負責蟲情監測、信息報送及人員技術的落實等日常事務的開展。
(二)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病蟲防治信息
農業植保部門要加強病蟲調查工作,增派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調查,查清達標地塊,確定重點防治區域和防治適期,及時掌握病蟲發生消長動態,準確中短期預報,制定防治方案。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將病蟲發生與防治信息傳送到千家萬戶。各鄉鎮要做好病蟲防治動態、防治效果及存在問題等情況的收集,及時向植保部門報告,做到“早監測、早預警、早發現、早防控”。
(三)做好防治技術指導工作,確保防治科學有效
植保部門要大力推廣以農業防治和生態調控為基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為主導的綠色防控技術,確保防治科學、安全、有效。
(四)大力推行專業化防治和統防統治
要充分發揮專業化防治和重大病蟲應急防控的主導作用。一是對土蝗、草地螟重大害蟲全面開展應急防治,堅持“政府扶持、專業管理、統防統治”的原則,由鄉鎮村委會組建重大病蟲應急防治隊,進行統防統治;二是大力開展專業化防治,堅持“政府扶持、技術指導、聯防連治”的原則,從植保機械、植保技術、病蟲信息及安全監管等方面積極扶持引導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區域內及縣鄉間跨區域的專業化防治;三是全面開展群防群治,堅持“政府動員、農戶參與、群防群治”的原則,組織動員農民開展統一防治,加強技術指導,特別是科學用藥、安全用藥技術的宣傳培訓,確保病蟲害防治安全有效。
(五)部門協調配合,做好防控物資供應
農資部門要根據防治需要,組織供應高效對路農藥,要做好農藥、藥械、防護服等所需物資調運和儲備工作,保障物資供應;工商、質監、農業行政執法大隊要加強農藥市場監管,嚴格禁、限用農藥管理,依法對制售假劣農藥違法行為給予嚴厲打擊,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藥;加強農民安全用藥技術培訓,指導農民做好自我防護。
四、技術措施
(一)土蝗
防治指標:田邊草灘10頭∕㎡,農田5頭∕㎡
防治適期:3齡盛期
藥品選擇:90%馬拉硫磷油劑、75%馬拉硫磷油劑、4.5%高效氯氰菊酯等有機磷或菊酯類農藥。
(二)跳甲、芫青
藥品選擇同土蝗
(三)小菜蛾
防治指標:1頭∕株第一次防治。每隔一周再防一次,連防2—3次
防治適期:幼蟲3齡前
藥品選擇:阿維·高氯、高效氯氰菊酯、吡蟲啉、啶蟲脒、毒死蜱等藥劑。
(四)地下害蟲
防治指標:0.5頭∕㎡
防治適期:2齡幼蟲盛期
防治方法:
1、在有萎蔫苗或枯心苗的植株周圍泥土中挖出幼蟲處死;
2、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噴施植株下部或灌根防治;
3、將麥麩炒香,40%毒死蜱乳油按藥:水:麩皮=1:20:100的比例制成毒麩,于傍晚在每隔一段距離堆施。
五、安全防護措施
(一)穿戴防護裝,如防護服、手套、口罩、眼鏡、雨鞋,防止農藥進入眼睛、接觸皮膚或吸入體內。
(二)注意施藥安全。下雨、大風、高溫時不可施藥,要始終處于上風位置施藥。
- 上一篇:城鎮市容整潔創建工作意見
- 下一篇: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