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節能依法治理方案

時間:2022-02-13 10:18:00

導語:民政局節能依法治理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節能依法治理方案

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渝府發〔〕123號)精神,現就切實做好我縣節能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節能工作,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全縣節能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能源利用的效率還不高,節能的空間與潛力還很大,工作任重道遠。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各耗能大戶要從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出發,充分認識加強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憂患意識,把節能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性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和完善節能措施,切實抓緊抓好,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目標,推動我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節能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屆五中全會和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落實資源節約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強化管理為抓手,以提高終端用能效率為重點,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強化宣傳,抓點促面,節存量限增量,努力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節能工作格局,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節能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相結合,做到節能與發展互動;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節約優先、效率為本;堅持節能與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強化管理相結合;堅持發揮市場作用、依法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堅持源頭控制與存量挖潛相結合;堅持重點突出,分類指導和全面推進相結合;堅持把企業作為節能的主體;堅持全社會共同參與。

(三)主要目標。全縣萬元GDP能耗和規模以上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由“十五”期末的1.42噸標準煤和2.75噸標準煤降到1.13噸標準煤和2.05噸標準煤。

三、實現節能目標的主要途徑

(一)著力構建節能型產業體系。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落實國務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國發〔〕40號)精神,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健康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支撐、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立足節約能源、推動發展。

(二)加快調整工業結構。加快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我縣能源、冶金、機械加工、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嚴格控制新建、擴建、改建高耗能項目,遏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加強現有企業節能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技術和設備。積極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不斷優化工業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企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

(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第三產業能耗低、污染少的優勢,加快推進以休閑旅游、商貿流通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發展,提高第三產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注重發揮旅游業在第三產業的龍頭作用,以發展休閑旅游為重點,加快推進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要以方便企業生產和方便群眾生活為中心,發展和提升商貿物流、餐飲、社區服務等服務業,積極發展信息、科教、文化等其他服務業。

(四)加強技術創新。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加強節能技術研發,相關部門要配合企業聯系科研單位,加強對高效能工藝、技術、產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發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節能技術推廣應用,相關部門要引導企業應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工藝和生產設備;組織實施一批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節能技術項目。

(五)強化節能科學管理。認真實施節能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強節能執法檢查。加強和完善企業能源消耗統計制度建設。加強企業能源消耗定額管理,各重點能耗企業要根據下達的能耗限額制定科學合理的產品能耗定額,逐步將能耗定額分解落實到產品、工序和崗位。建立健全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完善計量檢測體系,提高能源計量管理水平。

四、著力抓好重點領域節能

(一)工業節能。抓好鋼鐵、電力、煤炭、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和19家年耗標煤1000噸以重點用能企業的節能工作,把節能指標分解到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和重點用能企業,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加強跟蹤、檢查和分類指導,加大對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由縣經委牽頭,開展年耗標煤5000噸以上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報告和節能規劃編制工作。

(二)建筑節能。認真執行《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市居住建筑節能施工及驗收規程》、《市公共建筑節能施工及驗收規程》的有關規定,穩步開展建筑節能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節能65%建筑標準的試點工作。

(三)交通節能。加速城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改善道路質量,提高道路等級。發展節能型交通運輸工具,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舊汽車,推廣使用小排量節油汽車、CNG汽車;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舊船舶,采用新船型和先進動力系統。采用先進設備加強交通運輸管理,推進運輸企業集約化經營,提高運輸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四)商業和民用節能。在公用設施、賓館、商廈、寫字樓、體育場館、居民住宅中推廣使用高效節電照明系統、稀土三基色熒光燈、高強度氣體放電燈及電子鎮流器,減少普通白熾燈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壓汞燈,提高高效節能熒光燈使用比例。嚴格執行公共場所夏季空調制冷和冬季空調采暖溫度設置標準。積極倡導社區節能化。

(五)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節能。建立完善對政府機構節能規章制度,以節電、節油、節水為重點,推動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節能。抓好政府機構辦公室設備和設施節能,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辦公設備、設施。凡新建或改造的政府機構辦公建筑必須采用節能材料及圍護結構,并達到節能65%的標準。加大節能產品采購實施力度,不斷完善相關機制,提高節能產品采購的透明度和效能。推動公務車節油,逐步推行一車一卡定點加油制度。到年,我縣各級政府機關和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實現節電、節水20%以上。

五、建立完善節能長效機制

(一)建立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縣經委要將“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和重點耗能企業。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將GDP能耗降低指標分解到本地區的重點行業和企業,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制,狠抓落實。從年開始,縣目標辦要把GDP能耗指標納入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指標。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有關部門要抓緊抓好GDP能耗指標的分解和考核工作,盡快建立、完善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制度,切實保證節能降耗工作落到實處。

(二)實施GDP能耗公報制度??h統計局、縣經委每年定期向社會公布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的單位GDP綜合能耗、單位GDP電耗、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重點企業單位產值綜合能耗等指標。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各企業要按照有關規定報送有關能耗指標統計數據。縣政府有關部門要把實現節能降耗指標作為經濟分析和監測的重要內容。

(三)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節能專項評估和審查。對未進行節能審查或未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建設、規劃、國土、環保等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對擅自批準項目建設的,要依法依規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項目建成后,達不到節能標準的不予通過工程竣工驗收,不得投入使用??h經委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的具體辦法,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

(四)建立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機制。重點耗能企業要編制節能規劃,開展能源審計、能源平衡測試,建立責任制;建立和完善能源計量、統計、標準、用能定額考核、節獎超罰等管理制度。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強對企業用能狀況的跟蹤、指導和督查。

(五)建立節能監測督查機制。要建設縣能源利用監測中心,完善節能監管體系。加強對高耗能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主要用能設備、生產工藝,以及機關、商廈、賓館等公共場所的用能情況監測;對節能設計規范和產品能效指標執行情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六)推行市場化節能新機制。積極支持、鼓勵有實力、有資質的投資者及專業人員進入節能服務市場,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提供“診斷、涉及、投資、改造、管理”等一條龍服務。推動自愿性節能產品認定,定期開展能效標識專項檢查??h質監局、縣工商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節能產品的日常監督管理,規范節能產品、技術市場,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節能產品的企業和單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縣經委設立節約能源辦公室(簡稱縣節能辦),負責全縣節能日常工作。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節能工作領導機構,加強對本地區、本行業節能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職責分工推進節能工作。綦南供電局、供電公司、天然氣公司、渝綦水務公司要支持縣節能辦開展節能管理、服務工作,充實專業力量,落實必要的工作經費,確保完成各項任務。

(二)加大節能投入??h財政要逐步加大公共財政對節能工作的投入,以帶動全社會節能工作的開展,確保節能任務的完成??h經委、縣財政局、縣稅務部門要研究制定國家和市對節能減排稅收政策的貫徹意見。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優先為符合條件的節能項目提供融資服務。

(三)做好節能基礎工作。由縣質監局牽頭,指導年耗標煤1000噸以上的重點用能單位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完善計量檢測體系,配備必要的能源計量器具。由縣統計局會同縣經委研究完善現行的能源統計指標體系,實施重點耗能企業單位產品能耗季報制度。由縣經委牽頭,建立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能源統計直報系統??h經委、縣建委、縣交通局、縣農業局等部門和單位要建立節能降耗季度分析制度,研究分析節能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并向縣政府報告。

(四)加強節能管理隊伍建設。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節能管理隊建設,充實節能管理人員,落實節能工作資金,完善節能監督體系,強化本地區和本行業節能工作的日常間斷管理和監察(監測)工作。全縣各用能單位要設立能源管理崗位,配備能源管理人員,負責管理與監督檢查本單位能源利用狀況,能源管理人員要定期組織參加節能管理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五)廣泛開展節能宣傳教育。縣委宣傳部、縣電視臺、縣新聞社、縣經委等部門和單位要制定年度節能宣傳計劃,集中宣傳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各部門和企業節能經驗,曝光一批浪費能源、污染環境的單位和企業。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專項節能宣傳經費,安排好每年的節能宣傳周活動,重點宣傳國家有關節能的方針政策、法律、標準和規范,宣傳節能對促進經濟發展、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宣傳日常生產、生活節能常識、知識等。